從100G到400G,數據中心通信需要怎樣的“芯”力量?

“網絡”,對於大部分當代人來說已經成為了“必需品”。大家也常有對於這一現象的調侃,比如以下這個“被與時俱進”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從100G到400G,數據中心通信需要怎樣的“芯”力量?


這樣便利的網絡時代之所以能夠到來,“光纖通信技術”可謂是功不可沒。

1966年,英籍華人高琨提出了光導纖維的概念,在全世界範圍內掀起了發展光纖通信的高潮。1978年工作於0.8μm的第一代光波系統被正式投入商業應用,而早期採用多模光纖的第二代光波通信系統,也很快在20世紀80年代初問世。到1990年,工作於2.4Gb/s,1.55μm的第三代光波系統,則已能提供商業通信業務了。


從100G到400G,數據中心通信需要怎樣的“芯”力量?



光纖


從100G到400G,數據中心通信需要怎樣的“芯”力量?


“光纖之父”高琨,因在“有關光在纖維中的傳輸以用於光學通信方面”做出了突破性貢獻,其被授予了2009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圖片來源:tupian.baike.com

光纖通信如今已成為現代通信的主要支柱之一,在現代電信網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也被看作是世界新技術革命的重要標誌,以及未來信息社會中各種信息的主要傳送工具。

近年來,大數據、雲計算、5G、物聯網以及人工智能等應用市場快速發展,將要來臨的無人駕駛應用市場,給數據流量帶來了爆炸性增長,數據中心互聯逐漸發展成為光通信的研究熱點。


從100G到400G,數據中心通信需要怎樣的“芯”力量?



谷歌大型數據中心內部

目前的數據中心已不再僅僅是一座或幾座機房,而是一組數據中心集群。為實現各種互聯網業務和應用市場的正常工作,要求數據中心之間協同運轉。數據中心之間信息實時海量交互,這就產生了數據中心互聯網絡需求,光纖通信則成為了實現互聯的必要手段。

與傳統的電信接入網傳輸設備不同,數據中心互聯需要實現信息量更大、更密集的傳輸,就要求交換設備擁有更高速率、更低功耗,以及更加小型化。而決定這些性能是否能夠實現的一個核心因素,則是其中的光收發模塊。

關於光收發模塊的一些基礎知識

信息網絡主要以光纖作為傳輸介質,但目前計算、分析還必須基於電信號,光收發模塊是實現光電轉換的核心器件。

光模塊的核心組件由Transimitter(光發射次模塊)/Receiver(光接收次模塊)或Transceiver(光收發一體模塊)、電芯片,另外還包括透鏡、分路器、合束器等無源器件及外圍電路組成。

在發射端:電信號通過Transimitter轉換為光信號,再由光適配器輸入到光纖;在接收端:光纖中的光信號通過光適配器被Receiver接收並轉變成電信號,並輸送到計算單元進行處理。


從100G到400G,數據中心通信需要怎樣的“芯”力量?



光收發模塊示意圖

伴隨著光電集成技術的發展,光收發模塊的封裝形式也經歷了一些變化。在光模塊行業成型之前,早期由各大電信設備製造商各自開發,接口五花八門,不能通用,這樣導致光收發模塊不能互換。為了行業的發展,最終“多源協議(MSA,Multi Source Agreement)”應運而生。有了MSA標準之後,獨立專注於開發Transceiver的公司開始嶄露頭角,隨之行業興起。

光收發模塊按封裝形式可分為SFP、XFP、QSFP、CFP 等:

· SFP(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是一種緊湊型、可插拔的收發器模塊標準,用於電信和數據通信應用,最高可支持10Gbps傳輸速率。

· XFP(10 Gigabit Small Form Factor Pluggable)是10G速率的小型可插拔收發器模塊標準,支持多種通信協議,如10G 以太網、10G 光纖通道和SONETOC-192。XFP收發器可用於數據通信和電信市場,並提供比其他10Gbps 收發器更好的功耗特性。

· QSFP(Quad 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是一種緊湊型、可插拔的收發器標準,主要用於高速數據通信應用。根據速度可將QSFP 分為4×1G QSFP、4×10GQSFP+、4×25G QSFP28光模塊等。目前QSFP28已廣泛應用於全球數據中心。

· CFP(Centum gigabits Form Pluggable)是基於標準化的密集波分光通信模塊,傳輸速率可達100-400Gbps。CFP模塊的尺寸比SFP/XFP/QSFP更大,一般用於城域網等長距離傳輸。

應用於數據中心通信的光收發模塊


數據中心通信可按照連接類型分為三類:

(1)數據中心到用戶,由訪問雲端進行瀏覽網頁、收發電子郵件和視頻流等終端用戶行為產生;

(2)數據中心互聯,主要用於數據複製、軟件和系統升級;

(3)數據中心內部,主要用於信息的存儲、生成和挖掘。根據思科預測,數據中心內部通信佔數據中心通信70%以上的比例,數據中心建設的大發展,也就催生了高速光模塊的發展。

數據流量持續增長,數據中心大型化、扁平化趨勢推動光模塊向兩方面發展:

· 傳輸速率需求提升

· 數量需求增長

目前全球數據中心光模塊需求已經由10/40G光模塊向100G光模塊更迭。中國阿里雲宣傳2018年將成為100G光模塊大規模應用元年,預計2019年進行400G光模塊的升級。


從100G到400G,數據中心通信需要怎樣的“芯”力量?



阿里雲光模塊演進路徑

數據中心大型化趨勢導致傳輸距離需求提升,多模光纖的傳輸距離受限於信號速率的提升,預計將逐漸被單模光纖代替。而光纖鏈路成本由光模塊和光纖兩部分組成,針對不同的距離,也有不同的適用方案。就數據中心通信所需的中長距離互聯而言,有著誕生自MSA的兩種革命性方案:

· PSM4(Parallel Single Mode 4 lanes)

· CWDM4(Coar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er 4 lanes)

其中,PSM4光纖使用量是CWDM4的4倍,當鏈路的距離較長時,CWDM4方案成本則相對較低。從下面的表格,我們就可以看到數據中心100G光模塊方案的比較:


從100G到400G,數據中心通信需要怎樣的“芯”力量?



如今,400G光模塊的實現技術成為了業界關注的重點。400G光模塊的主要作用是能夠提高數據的吞吐量,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數據中心的帶寬與端口密度。其未來的趨勢是實現寬增益、低噪聲、小型化和集成化等性能,滿足下一代無線網絡與超大規模數據中心通信的應用需求。

早期的400G光模塊使用的是16路25G NRZ(Non-Returnto Zero,不歸零碼)信號調製的方式,採用CFP8的封裝。其優點是可以借用在100G光模塊上成熟的25G NRZ信號調製技術,但缺點是需要16路信號進行並行傳輸,功耗和體積都比較大,不太適合數據中心的應用。目前的400G光模塊中,主要使用的是8路53G NRZ或者4路106G PAM4(4 Pulse Amplitude Modulation, 4級脈衝幅度調製)信號調製的方式,來實現400G的信號傳輸。

模塊封裝方面,採用的則是OSFP或QSFP-DD,這兩種封裝形式都可以提供8路電信號接口。相較來說,QSFP-DD封裝尺寸更小,更適合數據中心應用;OSFP封裝尺寸稍大一些,功耗更大,更適合電信應用。

解析100G/400G光模塊的“芯”力量

我們已經簡單介紹了100G和400G光模塊的實現方式,以下可以看到100G CWDM4方案、400G CWDM8方案和400G CWDM4方案的原理圖:


從100G到400G,數據中心通信需要怎樣的“芯”力量?



100G CWDM4原理圖

從100G到400G,數據中心通信需要怎樣的“芯”力量?


400G CWDM8原理圖

從100G到400G,數據中心通信需要怎樣的“芯”力量?


400G CWDM4原理圖

光模塊中,實現光電信號轉化的關鍵是光電探測器。想最終滿足以上這些方案,從“芯”出發,需要滿足怎樣的需求呢?

100G CWDM4方案需要4λx25GbE實現,400G CWDM8方案則需要8λx50GbE實現,而400G CWDM4方案則需要4λx100GbE實現。與調製方式相對應,100G CWDM4和400G CWDM8方案採用NRZ調製方式,分別對應調製速率25Gbd和53Gbd的器件;400G CWDM4方案採用PAM4調製方式,同樣需要器件具有53Gbd以上的調製速率。


從100G到400G,數據中心通信需要怎樣的“芯”力量?



將器件調製速率和器件帶寬對應,對於1310nm波段100G光模塊來說,帶寬25GHz InGaAs探測器或探測器陣列則可滿足需求。


從100G到400G,數據中心通信需要怎樣的“芯”力量?



100G光模塊中的濱松探測器

濱松可為100G光模塊提供具備低暗電流、高靈敏度、高可靠性特性的一整套系列完整的單點/陣列(前照式/背照式)InGaAsPIN探測器。

接下來,我們將來重點聊聊滿足1310nm波段400G光模塊需求的器件。

毫無疑問,相較100G,400G光模塊需要探測器具有更高的帶寬,而探測器的帶寬主要受到其終端電容的影響,終端電容越小帶寬越高。那怎樣才能將它做小呢?很“簡單”,探測器的芯片面積縮小就可很大程度上助攻了。不過注意了,這裡的“簡單”是打了個雙引號的。


從100G到400G,數據中心通信需要怎樣的“芯”力量?



上文我們提到了,數據中心通信是中長距的互聯。光模塊的一個重要參數——Minimum Sensitivity很大程度上將決定模塊可實現的傳輸距離,與之相關的,光模塊的探測器則必須保證高靈敏度、低暗電流的性能。也就是說,探測器芯片面積的縮小,需要在保證靈敏度的前提下進行。這無論對於半導體材料還是工藝而言,都有著極高的要求。

克服了一系列難題,針對1310nm波段的400G光模塊,濱松也於近年陸續推出了單點/陣列 調製速率56Gbd的InGaAs PIN探測器。其中,在單點產品中,除了前照式外,針對10km及更長距離的傳輸應用,濱松還可提供背照式的產品。而背照式探測器要實現高靈敏度和較好的光耦合效率,其光敏面需要一個透鏡來達到目的。而此透鏡是直接生長在芯片上的,產品良率

為一個很大的問題。利用自有的獨特半導體材料生長工藝,對此,濱松可以給予極大的保障,全方位滿足數據中心中長距通信的應用需求。


從100G到400G,數據中心通信需要怎樣的“芯”力量?



400G光模塊中的濱松探測器

作為一家擁有60餘年的光電企業,濱松在光通信器件和InGaAs探測器的研發和生產上,有著豐富的經驗。濱松InGaAs探測器通過掌握核心技術——晶圓生長,芯片刻蝕,芯片切割,芯片測試,實現了所有的生產工序和測試均在內部工廠完成,保證了產品的品質,不斷地為世界提供優質的產品。接下來,我們也希望通過不斷精進自身的技術,為光通信和數據中心通信光模塊的發展提供更好地可能。


從100G到400G,數據中心通信需要怎樣的“芯”力量?


2017年建成的濱松都田製作所第3棟

專門用於化合物半導體的研發和生產

400G-FR4 Technical Specification-100G Lambda MSA Group

400G CWDM8 MSA 2 km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Revision 1.0

100G CWDM4 MSA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2kmOptical Specification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