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传统文化 凝聚传承力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课程融合研讨会

暨首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校经典案例展在京召开

致敬传统文化 凝聚传承力量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诗人说:“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新年踏着轻盈的脚步悄悄来到。”而伴随着2019年的到来,一场教育与文化的盛宴也如约而至。1月5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课程融合研讨会暨首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校经典案例展”在北京华北宾馆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和华夏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共同主办,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协办,励耘在线(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承办,名师成长大讲堂和光明《教育家》杂志分别提供平台支持和媒体支持。多位教育界、文化界的领导、知名专家学者同来自全国各地的近千名非遗传承人、校长和教师代表汇聚一堂,共同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课程融合的有效路径,以赤诚之心致敬传统文化,以满腔热忱凝聚传承力量。

致敬传统文化 凝聚传承力量
致敬传统文化 凝聚传承力量致敬传统文化 凝聚传承力量

大会组委会秘书长黄小伟、主任张蕾陪同顾明远会长为大会题词

致敬传统文化 凝聚传承力量

北京市第二十中学艺术中心兼国际教育部主任、艺术团总监吴刚主持大会

参加本次活动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有: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原文化部副部长潘震宙、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所长张世平、华夏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理事长乔申乾、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会长杨丽丽、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党委书记董增刚、首都师范大学文化遗产学系主任郗志群、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刘魁立、中国民族声乐学会副会长李元华、光明《教育家》杂志执行社长兼总裁徐功明、济南市天桥区教育局局长张萍、大会组委会秘书长黄小伟等。北京市海淀区西颐小学孩子们带来的精彩的京剧表演《国韵芳华》,拉开了大会开幕式的帷幕。随后,多位领导、专家通过致辞,表达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崇敬之情,同时对大家提出了殷切期望。

致敬传统文化 凝聚传承力量

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在致辞中说,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有优秀的文化传统,这是我们中国人的魂,是我们中国人的根。如何将我们的文化传承下来,教育是百年大计。我们要从小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深化他们的理解。传承不能放在嘴上,而要落实在行动中,将中华文化与课程相结合,与活动相结合,是当下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他特别指出,非遗中包含了各种各样的手工技艺,而这些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只有通过舞蹈、音乐、戏曲、绘画等文化载体对学生进行引领,才能在精神层面为他们带去全新的体验,培养他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优秀品质,从而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致敬传统文化 凝聚传承力量

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

原文化部副部长潘震宙表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与课程体系相融合的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是促进文化和教育紧密融合、共同推进、合作双赢的很好的做法。传统文化为素质教育提供了积极的价值导向和丰富的人文营养,那些身怀绝技的非遗传承人,进校园、下课堂,言教身传,是青少年成长的良师益友。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是一种生动活泼的德育和美育形式,对增强青少年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意义深远。只要文化与教育得到理想的整合,只要课程安排得当,是不会增加学校负担的。

致敬传统文化 凝聚传承力量

原文化部副部长潘震宙

华夏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理事长乔申乾在致辞中首先代表主办方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祖先留给子孙的珍贵遗产,保护中华文化,维护文化主权和安全,是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条件,是百年大计。责任重于泰山,工作千头万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从青少年抓起,从学校教育抓起,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课程相融合,在现有体制下,不等不靠、主动出击、积极作为,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创新。文化与教育资源重组,优势互补,一定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致敬传统文化 凝聚传承力量

华夏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理事长乔申乾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党委书记董增刚教授向大家介绍了首师大历史学院和首师大北京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在非遗教育方面的实践与成果。他指出,党的十九大后,我们迎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各级各类教育体系,创新利用非遗资源,进行高效普及推广,是非常重要的课题。首师大历史学院是国内较早关注非遗教育的高等学府,首师大北京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是北京地区文化遗产研究与普及的专业机构,都形成了完整的非遗高教体系。学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规范、推广非遗教育,努力打造行业领先的非遗教育品牌,为祖国培养优秀接班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等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首师大历史学院和首师大北京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将与各方携手合作,将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扎实推进下去。

致敬传统文化 凝聚传承力量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党委书记、教授董增刚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刘魁立表示,人生在世,有几个关系要处理好,包括人与自然、与社会、与周围的人以及与自己内心的关系。这几种关系都离不开对于文化的回归和根植。非遗传承人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的创造者,是文化的传承者。把他们请到学校,与师生进行交流,把技艺教给年轻人,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当他们把自己的技艺传授给学生的时候,其实也是在改变、提升孩子们的价值观。他们将自己对于传统文化的情感传递给孩子们,使下一代更有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希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课程融合创建工程能够开出鲜艳的花,结出丰硕的果。

致敬传统文化 凝聚传承力量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刘魁立

开幕式上,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张世平所长做了《诵读经典 传承文明》的主旨讲座。他通过援引相关政策法规,指出了在学校中开展经典诵读的重要性和重大意义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对在学校中开展经典诵读工作给出了许多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

致敬传统文化 凝聚传承力量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所长张世平

随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苑利以《传承的密码》为题,对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什么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怎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使大家对非遗有了更加全面透彻的了解和认识。

致敬传统文化 凝聚传承力量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苑利

本次活动内容可谓精彩纷呈。来自全国各地的120余所学校携各自在文化传承方面的特色经验和成果参加了“首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校经典案例展”,40余位国家级和省市级民族非遗项目传承人也现场展示了他们的非遗“绝活”,令活动现场充满了浓浓的文化气息。

致敬传统文化 凝聚传承力量致敬传统文化 凝聚传承力量

大会突出研讨、展示性质,在两天的时间中,既有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李群、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郗志群、中国戏曲学院戏曲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姚志强等专家带来的专题讲座,又有济南市天桥区教育局张萍局长、北京史家小学王欢校长、北京市海淀区西颐小学尹丽莉校长、黑龙江省鸡西市和平小学陈景利校长、中央美术学院附属实验学校姜源校长、天津市西青区实验小学高占英主任带来的主题报告和特色经验分享。同时,大会还特别邀请李派拳法第五代传承人徐万桩、河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蔚县剪纸代表性传承人高佃亮、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雕版印刷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李江民以及潮州麦秆画工艺师郑烨娃做相关项目与课程融合的介绍,体现了非遗传承人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的深刻思考与卓有成效的实践。活动现场还进行了以“梦创中华”为主题的学校传统文化艺术教育成果展演。

致敬传统文化 凝聚传承力量

济南市天桥区教育局局长张萍

致敬传统文化 凝聚传承力量

北京史家小学校长王欢

致敬传统文化 凝聚传承力量

李派拳法第五代传承人徐万桩

致敬传统文化 凝聚传承力量

河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蔚县剪纸代表性传承人高佃亮

致敬传统文化 凝聚传承力量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雕版印刷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李江民

致敬传统文化 凝聚传承力量

潮州麦秆画工艺师郑烨娃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及《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调动全社会力量,依据“文教相融”与“课程统整”的核心理念,加快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全过程融入学校美育、德育等课程体系,助力学校学科融合协调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和华夏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共同开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课程融合创建工程”。在本次活动开幕式上,工程正式启动。顾明远、潘震宙、乔申乾、杨丽丽、董增刚、徐功明、黄小伟等领导、专家共同为工程启动剪彩,表达了对文化传承和教育发展的美好愿望。活动现场,主办方还为“工程”的首批传承人顾问代表和学校顾问代表颁发了聘书。据悉,“工程”旨在构建科学系统的基于“主题”的文化传承课程体系,搭建学校、家庭及社会“三位一体”的传统文化校园移动学习平台和资源平台,建立常态的交流与互动机制。充分发挥文化项目传承人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校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开展基地建设、师资培训、实践活动、主题论坛、成果展示等系列活动,聚合各方资源,提升学校的文化传承力,共同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致敬传统文化 凝聚传承力量

创建工程启动剪彩仪式

致敬传统文化 凝聚传承力量

为传承人顾问代表颁发聘书

致敬传统文化 凝聚传承力量

部分传承人代表合影

欢迎合作

国艺设计事务所

国艺研习所

(空间设计)

(礼品设计)

(手艺策划)

致敬传统文化 凝聚传承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