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了,代購!國家正式出手,三天後開始實施!

28寸的行李箱,是他們“吃飯”的工具。

2012年,“代購”是百度搜索中“未來十年最有前景的行業”。發展至今,打開朋友圈誰沒三五個歐美、澳洲、日韓代購刷屏。

他們中有空姐、網紅、寶媽、學生,在各國上演掃貨盛宴,狂歡中,“七年之癢”悄然而至。

《電子商務法》將於2019年1月1日起正式付諸實施,就是3天后,從韓國代購化妝品、從澳洲代購奶粉等,不管從哪國代購,都需要營業執照,還要是採購國和中國雙方的營業執照,一旦違規,將最高罰款200萬!

這對做代購、微商的人來說影響很大,但另一方面,對消費者來說是一種保障。


別了,代購!國家正式出手,三天後開始實施!


01

“紅色警報”拉響


“誰要來了?”“稅要來了!”在電話裡衝著正在幫她分貨、打包的媽媽大吼,掛完電話眼淚就忍不住了。

其實秀兒也不想這樣,11月以來,本就有很多代理表示,“觀望一下”暫時不想發朋友圈,剛剛有好幾個老“代理”退群,臨走前還不忘提醒“少發廣告”,擊潰了她最後一道防線。

代理群中,從同學好友到網友陌生人,都是負責幫她分銷從國外採購回來的化妝品和奢侈品的。“剛開始的時候,也有怕過”,但不菲的利潤,寬鬆的監管,不用朝九晚五打卡的自由,深深地誘惑著她遊走在“灰色地帶”。

一切的“苦難”皆因瘋傳的“代購法”。今年8月31日,五年前開始起草、歷經四審的《電子商務法》正式頒佈,並將於2019年1月1日起付諸實施。

秀兒的代購生意自然算在其中,自從“代購法”頒佈以來,她每天都焦躁不安。

以前她也曾在海關被“稅”過,當時只要補足隨機行李箱中產品的稅費即可,一般就小几千元。因為大部分的產品,在她抵達機場之前,就被“安全”郵寄回國了。

最近,海關的抽查明顯不同從前,整體稅費嚴查下來要五位數,貨物還會被扣押很長的時間。

各路自媒體扎堆的唱衰“代購”,大家本就如驚弓之鳥,貨一時間不能按時到位,精心培育起來的代理一個接一個地被嚇走。秀兒真的是孤立無援,“監管還未行動,生意已經斷了路子。”

根據《電子商務法》要求,通過互聯網等信息網絡從事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經營活動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要依法辦理市場主體登記並繳納稅務,一旦違規最高罰款200萬!

也就是說,原本註冊個微信號就能“做生意”的代購們,現在需要分別申請買賣兩國的營業執照才行。無論是直郵還是人肉代購,今後全都逃脫不了依法納稅,“碰運氣”的時代將消失。

“資生堂心機粉,絲芙蘭的價格是576元人民幣,我賣出的價格是470元,日本採買大概380元。如果足額繳稅,利潤空間會很小。”真的要納起稅來,就真沒什麼人願意“冒險”了。

“明年或許將減少近50%的從業者。”這個首部綜合電商法的霸氣,顯然震懾到了“大部分利潤出自稅前商品差價”的代購。


別了,代購!國家正式出手,三天後開始實施!


02

“零門檻”不復存在


眼看他高樓起,眼看他宴賓客,現在再看看,他朋友圈乾乾淨淨。除了代購,“喜提”愛車、買下豪宅的微商們也不好過。

“你說,不做微商,我還能做什麼?”看完《電子商務法》糾結著是註冊個人還是公司營業執照的蘭蘭,耷拉著腦袋問丈夫。

兩年前,這款微商產品出現在她的朋友圈。因為自己使用的效果好,就加入了該微營銷團隊,“零門檻,只需要拿貨,沒有代理價;不刷屏,只分享美麗,不用擔心被拉黑”。

“感覺品牌正規,內部培訓有素,公司制度完善”,聽話照做地發朋友圈,沒想到真的有朋友來諮詢,後來有同學購買,再後來有親人想做她的代理,團隊就這樣慢慢組建起來了。

蘭蘭很感激公司,兩年的時間就將她由全職寶媽打造成“成功人士”。“產品也因為質量問題爆過負面新聞,但公司很快出面解決,組織聲明會,澄清惡意誹謗,併發出律師函,給足了大家信心。”

歷經風雨,一路堅挺。現在公司的後臺系統裡,蘭蘭的代理數已經破萬人,但是真正跟著她一起“堅持每天五條朋友圈以上”的也不過數百人,大多數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電子商務法》頒佈以後,公司要求大代理們必須註冊營業執照,蘭蘭只能隨著公司的安排,到處找人諮詢“如何註冊營業執照”,需要準備各種各樣的文件和證件,填寫密密麻麻的表格,繁瑣的辦證手續讓她十分頭疼。

更讓她擔心的是,很多小代理都是“試試看”才加入的,“辦證”肯定會嫌麻煩而放棄,團隊招代理的速度也會變得很慢、很難。

對於微商來說,只有招代理才能“掙大錢”,營業執照將成為最大的阻礙。

據瞭解,各大電商平臺上的代購、微信朋友圈裡的微商、在直播平臺中“帶貨”的博主,都在《電子商務法》“必須進行登記、辦理營業執照”的範圍內,除了法律規定的特殊情況外,“無證經營”將面臨最高1萬元的罰款!

過去只需註冊賬號就能“做買賣”的零門檻時代,將不復存在!


別了,代購!國家正式出手,三天後開始實施!


03

消費者“防火牆”

2018年是“說再見”的一年,很多行業都面臨著挑戰,俗話說“危、機並存”,對於消費者來說,《電子商務法》的出臺或許是件好事兒。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發展,通訊給我們帶來便捷的同時,也帶來很多潛在的威脅。《電子商務法》不只是對賣方的限制,更多的在於對買方的權益保護,無形中建立起一道“防火牆”。

代購、微商發展迅猛我們有目共睹,商品魚龍混雜真假難辨,《電子商務法》通過明確合法經營,強調依法納稅,從而減少消費者買到假貨的概率,還是很讚的。

具體來看,《電子商務法》很注重細節,它要求電商平臺承擔“連帶”責任,禁止商家“刷好評”,隨意“刪差評”的現象,否則將面臨最高50萬元的罰款!


別了,代購!國家正式出手,三天後開始實施!


別了,代購!國家正式出手,三天後開始實施!


要知道,隔著冰冷的屏幕,評論是最有溫度的“廣告”,《電子商務法》能讓網購“少點套路,多點真誠!”

“大數據殺熟”、“押金難退”也是時下消費者面臨的兩大難題,一旦出了事,都不知道如何維權。

明年開始,都將有法可依!


別了,代購!國家正式出手,三天後開始實施!


別了,代購!國家正式出手,三天後開始實施!


04

結語

站在時代的風口上,“豬都會飛”。大風停後,一切都將歸於寧靜。

2019年,究竟會怎樣?

我也想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