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孤僻怎麼辦?

孩子孤僻怎麼辦?

開學已經一個星期了,有些同學的家長還不認識,於是班主任劉老師決定對同學們進行一次家訪。

這天輪到去學生宋冰家了。

“宋冰。”課間休息時劉老師在教室裡喊了一聲,沒有人回應。

劉老師以為孩子沒有聽見,就放開嗓門又喊了一聲:“宋冰。”

還是沒有人回答。

“宋冰同學在嗎?”這次劉老師又加大了聲音,並用目光掃視了一遍整個教室,這時候宋冰才慢吞吞地從座位上站起來,看著劉老師,但還是沒有出口回應她的呼喊。

“宋冰,老師今天放學準備去你家,高不高興?”

宋冰只是點了點頭,還是不說話,也沒有一絲笑容。

劉老師覺得很奇怪:這孩子怎麼了?是不舒服嗎?其他同學一聽說老師要去自己家都很高興的呀,怎麼她一點兒興奮勁都沒有呢?

下午放學後劉老師和宋冰一起去她家。一路上,宋冰都不主動說話,劉老師問了她五次,她連兩句話都沒回答上,只是板著臉默默地走著。

到家後,宋冰只是跟媽媽說了一句:“媽媽,我們班主任來了。”然後就進自己的房間獨自寫作業去了,家長喊了她好幾遍都沒出來。

宋冰的媽媽很無奈:“這孩子從小就這樣,上幼兒園時就不理睬其他小朋友,現在還是這樣,平時就是見到親戚朋友也跟不認識一樣,真拿她沒辦法。”

劉老師聽了宋冰媽媽的話,建議她帶宋冰去給心理醫生了解一下。

孩子孤僻怎麼辦?

在兒童心理專家的耐心引導下,宋冰才逐漸將她為什麼不愛搭理別人的原因表露出來:我不喜歡和其他小朋友,我就喜歡自己一個人玩,想玩什麼就玩什麼,想怎麼玩就怎麼玩。有時候小朋友們會拉著我一起玩,可是我就是不想去,因為他們嫌我胖,跑不過他們,有人還說我是胖豬,我很不高興。老師好像也不喜歡我,不關心我,不願意和我說話。上課時明明會的題目我也不敢舉手,我怕答錯了同學們會嘲笑我,老師就更不喜歡我了。在家裡爸爸自己看電視,可是就是不讓我看,媽媽也總是訓我,他們也都不喜歡我。

孩子孤僻怎麼辦?

在我們身邊,總有一些像宋冰那樣的孩子,性格內向、膽小謹慎、不善言辭,好像天生就不善於交往。其實,這些孩子就是性格孤僻。心理學家認為,孩子性格孤僻的表現有三大特徵:社交障礙、語言發育障礙、智力和認知缺陷。

孩子孤僻怎麼辦?

孩子性格孤僻並非都是天生的,每個孩子都希望與別人交往並渴望被人認可。那麼,孩子為什麼會變得孤僻呢?具體來講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1、自身性格原因

天生性格內向的孩子往往是退縮、迴避型的,易害羞,會影響他的交際能力,找不到自己的人生價值,生活空虛無聊,久而久之就容易變得孤僻。

2、家長教育方式的偏差

有些父母對孩子的要求過高或者太嚴厲,常常以大人的標準來衡量孩子,動不動就指責孩子這不行那不行、使用家庭暴力等,這會使孩子變得自卑感很強,覺得家長討厭自己,從而孩子變得遠離家長,性格也越來越孤僻。

也有一些家長對孩子過於擔心和過分愛護,什麼都替孩子做好了,剝奪了孩子很多參加社交鍛鍊的機會,孩子沒有遇到過什麼困難,一旦家長不在身邊,孩子遇到問題往往束手無策或採取無所謂的態度來消極應對。

3、家庭缺失或錯位

父母是家庭穩固的兩大支柱,如果父母關係不和、離異或病故,孩子就會缺少應有的家庭溫暖,因而性格孤僻,對周圍事物冷漠。另外,如果父母是雙職工,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很少,又不善於傾聽孩子的心聲,使得孩子有苦無處傾訴,日久積壓造成孤僻性格。

4、父母性格孤僻

如果父母本身就不善於和人交往,自己從不到別人家做客,也沒有朋友到自己家裡來玩,當孩子領著小朋友來家裡玩時,家長變現冷淡或者反對,也容易造成孩子孤僻。

5、長期處於孤獨的環境

獨門獨戶的居住環境以及長時間依賴看電視、看書等行為隔離了孩子的社交空間,課業壓力重則減少了社交時間。孩子因為缺乏一定的人際交流,會變得孤僻、不願意與人交往,對社交產生牴觸。

孩子孤僻怎麼辦?

既然大多數性格孤僻的孩子都是受到後天成長環境的影響,那麼孩子正在或者已經性格孤僻了應該怎麼辦呢?

1、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

給孩子創造出一個和睦、融洽、民主的家庭,儘量不在孩子面前爭吵,讓孩子真正感到自己是家庭中的重要一員,讓孩子感到家庭的溫暖、體驗到家庭的歡樂。

2、鼓勵孩子,多讚揚孩子

孩子也有他/她的自我意識,看重別人尤其看重家長、老師對自己的態度及評價,應從滿足其正當心理需要出發,把握時間,多運用表揚、鼓勵的方式,順其自然地與之心理相容,使他產生語言交流的慾望,不要隨意批評、否定孩子,甚至指責訓斥孩子。

3、給孩子樹立良好榜樣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是什麼樣的人,孩子在潛移默化中也會受到影響。家長應以身作則,在言行、人際交往等各方面都應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孩子耳濡目染,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塑造一個良好的性格。

4、創造機會讓孩子更多參與社交活動

家長應讓孩子從“自我”的小圈子走出來,讓孩子多與鄰居的孩子一起玩耍、遊戲、生活。可以利用節假日、業餘時間帶孩子到遊樂園、動物園、公園等場所玩,帶孩子去串門、走親戚,減少孩子對不同人、不同情境的陌生感,增強其交往需要與興趣,形成活潑、開朗大方的性格。

5、加強鍛鍊,增強孩子體質

有試驗證明:身體好的孩子,承受力更強,更富有領導力,更有活力,思維更活躍。所以,父母應多帶孩子參加各種運動,鍛鍊體質,去旅遊參觀、登山攀登、游泳、鍛鍊......在運動中培養孩子勇敢、樂觀的精神,慢慢的,孩子自然就更樂意和小夥伴玩耍了。

6、增強孩子的參與意識

孤僻的孩子多沉迷於玩遊戲機、看電視等這些缺乏社會交往、社會交流的興趣,對周圍的東西不聞不問,對社會、周圍的人和事採取不參與的態度。家長有必要中斷孩子的這些著迷的愛好,多與孩子進行情感交流,鼓勵孩子陪同父母外出採購、參與做飯或幫鄰居取報、取奶、送信等,以讓其與人進行交往及培養其助人為樂的品德。

7、更多的關注與陪伴

孩子需要持久、穩定、長期的鼓勵,家長要多花時間和孩子聊天,要有耐心,多傾聽,通過聊天可以瞭解孩子的很多想法以及目前的困擾,同時也鍛鍊了孩子的表達能力。

8、發現孩子的強項

家長要儘可能的挖掘孩子的強項,然後有意識地著重培養,讓孩子嚐到勝利、成功的果實。有一技之長的孩子,將更容易找到與同伴交流的話題,這對本不太合群的孩子來說,是個融入團隊很好的切入點。

孩子孤僻怎麼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