鯰魚效應:父母就該“狠”一點,讓孩子在競爭中成長!

鯰魚效應:父母就該“狠”一點,讓孩子在競爭中成長!

現在很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為了讓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長,許多父母不惜一切代價為孩子提供舒適安逸的環境,使他們“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有的孩子3歲還不會自己尿尿、4歲還不會自己穿衣、5歲還不認得回家的路......

可想而知,這樣的孩子一旦要自己獨立生活和工作,在激烈的競爭中是不堪一擊的。

鯰魚效應:父母就該“狠”一點,讓孩子在競爭中成長!

挪威人喜歡吃沙丁魚,尤其是活魚。市場上活魚的價格要比死魚高許多,雖然漁民想盡千方百計讓沙丁魚活著回到漁港,但是絕大部分沙丁魚還是在中途因窒息而死亡。

然而,卻有一條漁船總能讓大部分沙丁魚活著回到漁港。人們十分好奇,可是船長嚴格保守著秘密,直到船長去世,謎底才揭開。原來是船長在裝滿沙丁魚的魚槽裡放進了一條以魚為主要食物的鯰魚。鯰魚進入魚槽後,由於環境陌生,便四處遊動。沙丁魚見了鯰魚十分緊張,左衝右突,四處躲避,加速遊動。這樣一來,沙丁魚缺氧的問題就迎刃而解,沙丁魚也就不會死了。回到漁港時,一條條沙丁魚活都活蹦亂跳的。

這就是著名的“鯰魚效應”。

鯰魚效應:父母就該“狠”一點,讓孩子在競爭中成長!

正如“鯰魚效應”的沙丁魚一樣,只有將孩子處在一個競爭的環境中,讓孩子受到刺激,才能培養孩子積極的競爭意識,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打造未來立足社會的“硬實力”。


鯰魚效應:父母就該“狠”一點,讓孩子在競爭中成長!

加拿大有一位享有盛名的長跑教練,在短時間內培養出了多名長跑冠軍。人們四處打探他訓練的秘訣,結果卻讓所有人都頗感意外。因為他用了一個神奇的陪練——不是人類,而是一隻兇猛的狼。

為了使運動員們能始終保持良好的競技狀態,作為每天長跑訓練的第一課,這位教練一直要求隊員們跑步到訓練場,不允許使用任何交通工具。有一名運動員的家距離訓練場並不遠,但他幾乎每天都是最後一個到場。教練準備放棄這個運動員,勸告他早些改行,以免浪費自己的時間。

鯰魚效應:父母就該“狠”一點,讓孩子在競爭中成長!

突然有一天,這名隊員竟然比其他人早到了20分鐘。教練推算經過,驚奇地發現他的速度已經打破了世界紀錄。於是,他向這名隊員詳細瞭解當時的情況。原來,在這名隊員離家不久經過一段5公里的曠野時,他遇到了一隻野狼。這隻野狼拼命地在後面追他,嚇得他拼命地奔跑,直到將野狼遠遠拋在後面,以確保自己安全。

鯰魚效應:父母就該“狠”一點,讓孩子在競爭中成長!

因為後面有一個可怕的敵人,為了不讓自己喪命,所以這名隊員將他的潛能最大限度地釋放出來,盡最大的努力向前奔跑,以使自己不被狼追上。受此啟發,不久,教練請來了一個馴獸師和他訓練的幾匹狼,每到訓練時刻,就讓他將狼從籠子裡放了出來,追趕運動員。結果,所有隊員的成績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鯰魚效應:父母就該“狠”一點,讓孩子在競爭中成長!

競爭的力量會讓一個人爆發出他最大的潛能,創造出驚人的成績。這位長跑教練正是運用了這一點。當今社會,你追我趕,如果你不努力,就會被競爭對手拋在後面。孩子如果在成長的道路上不注重培養競爭力,也會被他的競爭對手所打敗。

鯰魚效應:父母就該“狠”一點,讓孩子在競爭中成長!

作為父母,應該從小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樹立公平的競爭觀。教育孩子引導孩子克服自卑,勇敢迎接挑戰,樹立作為強者的勇氣和信心。同時,也要避免過度的競爭觀,告訴孩子不一定要事事比人強,而是自己堅定信念,強化基本功,努力做到最好。

鯰魚效應:父母就該“狠”一點,讓孩子在競爭中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