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勢│這些關於 2019 的預言裡,你覺得哪幾個會成真?

趋势│这些关于 2019 的预言里,你觉得哪几个会成真?

2018 年的科技圈起伏跌宕,那麼 2019 年的科技圈又會是怎樣的呢?今天,蒐集了多家外媒對 2019 年科技圈的預測,和大家一起分享。你覺得這些預測裡,有哪些將預言成真?

Facebook:沒有桑德伯格的時代?

華盛頓郵報的文章稱,Facebook 2018 年至少發生了 21 起重大丑聞。不論具體是不是 21 起,Facebook 的 2018 年的確有點難過。接連不斷的醜聞下,越來越多的用戶對 Facebook 失去信心,認為後者(及其他類似公司)根本沒能保護用戶們的隱私。

究竟誰該對 Facebook 一系列的問題負責?

理論上來說,桑德伯格作為 COO 負責日常運營,難逃其咎。但另一方面,小扎作為 Facebook 的一把手,不僅受到了多家科技媒體的嚴厲批評,還被人催著 “不行就趕緊辭職”。儘管如此,牢牢掌握 Facebook 的小紮在負面輿論中仍多次強調不會辭職。

在這種情況下,有不少媒體預測桑德伯格將於 2019 年離開已經工作了十多年的老東家—— 畢竟,她去其他公司還將擔任 CXO 級別的職位,還能修復個人形象。

趋势│这些关于 2019 的预言里,你觉得哪几个会成真?

而對於 Facebook 來說,這可以讓它重新思考自己的業務模式,甚至變成訂閱模式,用戶付錢以避免被 Facebook 上的廣告打擾、或犧牲自己的隱私。當然對於 Facebook 來說,這將是個有一定風險的、根本性的、巨大的改變。

桑德伯格對 Facebook 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以至於硅谷一些創業者經常被投資人勸告,“你需要找到你的桑德伯格”。今年年初小紮在接受採訪時談及桑德伯格已在 Facebook 效力已滿十年時說,“希望以後很多個十年裡,我們都能一起工作。” 如果桑德伯格離開待了十年的 Facebook,對小扎來和 Facebook 來說,恐怕都要適應一段時間。

特斯拉:不會倒下,但面臨嚴酷競爭

“特斯拉又雙叒叕交不出車了” 的新聞屢見報端,但 2018 年的特斯拉其實過得還不錯:Model 3 挺過了 “production hell(產能噩夢)” ,不僅及時交出了車,甚至還盈利了。

趋势│这些关于 2019 的预言里,你觉得哪几个会成真?

儘管如此,特斯拉仍然挑戰重重,其中之一就是穩固它在自動駕駛領域的地位。隨著自動駕駛領域不斷升溫,競爭日漸激烈:大眾汽車預計在未來幾年內造出 1500 萬量電動車,還預計在 2020 年推出一款名為 “I.D.” 的、充一次電可以跑 595 公里的掀背車(hatchback)。如果說大眾的車不如特斯拉有高級感、有格調,沃爾沃、捷豹、保時捷等車廠也紛紛加快了研發電動車的步伐。

電影《Margin Call》裡有一句臺詞:“成為最終贏家有三條路:最早入場、做得最好、或者乾脆用不正當手段。” 最早入場的特斯拉能否笑到最後,目前看來還是未知。

蘋果:從硬件到軟件

你買了今年蘋果新出的手機嗎?

小探周圍的確有些人換了 iPhone X,但也有不少人覺得自己的 iPhone 6/7/8 挺好用,因此沒有換的必要。的確,隨著 iPhone本身的不斷完善,人們更新換代的頻率也逐漸減低,這也反映在了iPhone X 不盡如人意的銷量上。

意識到這一點的蘋果在 2018 年以來,一直努力拓展軟件方面的業務,並且很有可能在 2019 年繼續如此。Apple Music、iCloud、AppleCare + 等就是例子。據外媒報道,蘋果接下來將發展訂閱新聞及訂閱視頻方面的業務。

即便如此,蘋果仍然面臨諸多挑戰。在北美,智能電視目前的領軍者是 Roku 和三星,而蘋果的 Apple TV 相比前兩者還是小眾得多。因此為打開市場,不喜歡和人合作的蘋果恐怕也需放下高冷身段。2018 年 12 月份,蘋果的 Apple Music 與亞馬遜的 Echo 合作,讓 Apple Music 的音樂也能從 Echo 上播放出來,這種合作對於以前的蘋果來說恐怕無法想象。而想在軟件方面繼續有進一步突破的蘋果,很可能繼續和更多 “亦敵亦友” 的公司合作。

趋势│这些关于 2019 的预言里,你觉得哪几个会成真?

說完了大公司,我們來說說 2019 年可能會崛起的新技術。哪些新的技術將會成為趨勢?

5G:爭奪戰愈發激烈,但像 4G 一樣普及還需時間

5G 無疑是 2018 年的新聞熱點之一,從華為到 AT&T,從中國到美國,5G 的確是兵家必爭之地。為什麼 5G 這麼重要?因為其他一些很火熱的科技領域,比如物聯網、智能城市等等都需要 5G 提供基礎設施 —— 高速而穩定的網絡。沒有 5G,物聯網、智能城市等概念再酷炫,也只是紙上談兵。

5G 的競爭已經進入了白熱化階段,2018 年底一系列的新聞使得這種趨勢更為明顯,而公司、甚至國家之間,也已經到了紛紛出大招的階段。但雖然競爭激烈,真想讓 5G 和今天的 4G 網絡一樣普及,還需要一段時間。在 2019 年,5G 網絡有望在少數幾個美國城市裡第一次走進人們的生活,因此在 2019 年我們或許會看到試點型的 5G 技術落地,但大規模落地的可能性不大。

相應地,蘋果、三星公司也推出了各自的 5G 計劃。12月底有報道稱,蘋果將等到 2020 年再把 5G 放到蘋果手機裡,而老對頭三星則計劃在 2019 年就率先推出能適用 5G 的手機 —— 儘管這會快速耗盡電池的電量。

說完了 5G,下面來說說 2018 年繞不開的一個話題:區塊鏈。

如果可以選擇,區塊鏈行業或許會希望 2018 年能徹底跳過,假裝沒有。拋開跌得慘不忍睹的幣價不談,2018 年的區塊鏈本身也面臨不少問題:不少項目無法按時交付成果,甚至乾脆關閉項目,比如穩定幣領域曾經的熱門項目、獲得 Google Venture、Andreessen Horowitz 等多家 VC 融資 1.33億美元的區塊鏈項目 Basis 就以失敗告終。而說了半天的 Killer app,現在仍然沒有出現。

那麼,2019 年的區塊鏈又會是怎樣?The Information 的作者 Sam Lessin 發佈了一篇預測文章。有意思的是,這篇預測文章的作者在 2017 年底對 2018 年的區塊鏈進行了預測,當時的 14 個預測裡說對了 11 個,因此我們不妨看看這位 “區塊鏈麥玲玲” 對 2019 年區塊鏈做出的五大預測:

Telegram、Kakao 等社交網絡公司會深度應用區塊鏈;

(房地產等)線下資產上鍊;

比特幣價格平穩保持目前價格;

長尾幣(Long-tail coins)價格繼續走跌;

務實的解決方案將比純粹發揚區塊鏈精神的 “區塊鏈原教旨” 式解決方案更有前途。

如果他預言準確的話,看來比特幣價格還將在 4000 美元左右苦苦徘徊一段時間... 說完了 5G、區塊鏈等熱門領域,我們再來說說其他新興的科技領域。

趋势│这些关于 2019 的预言里,你觉得哪几个会成真?

圖自 CB Insight,版權屬於原作者

CB Insight 近日發佈了名為 “Game Changers 2019” (2019年的遊戲改變者)的報告,報告裡提出了 12 個有 “改變世界” 潛力的新興領域,它們分別是:

量子 AI(Quantum AI)

邊緣計算(AI on the Edge)

虛假新聞監查(Disinformation Defense)

智能政策決定(Smart Policing)

疼痛管理藥物(Non-Opioid Pain Management)

長生科技(Longevity Boosters)

抗藥細菌類藥物(Superbug Killers)

智能物聯網基礎設施(Intelligent Beam Steering)

全面智能車輛(Vehicle-to-Everything Tech,又稱 V2X)

生態系統工程(Ecosystem Engineering)

生態平衡建築(Net-Zero Buildings)

海洋生物保護(Ocean life preservers)

由於篇幅限制,我們不能依次詳細介紹。不知道這些目前處在最前沿、但相對曝光量少的領域,哪個會成為 2019 年的新熱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