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解決住房問題有辦法,大量百姓住房問題將這樣解決

我們都知道近年來房地產新的定位已經是房子是用來住的而不是用來炒的,那麼我們的調控也在發生著變化,從過去的單純對房價的調控發展到民生的調控,最終目的是什麼?一定不是房價,最終目的應該是讓大家住有所居。

現實中,大多數購房者還是比較理性的,但也不排除一些購房者期盼房價下跌就是為了自己買得起房。根據當下政策分析,指望房價下跌就買得起房恐怕不太現實,而且是極其錯誤的。因為樓市起伏多變,你可能就會永遠在猶豫,這樣會耽誤真正需要住房的人。當然房價就一直讓它高漲下去嗎?當然不是,穩定房價是重要任務,既是保障正常的市場環境,同樣也是為了防範市場風險。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滿足大家安居樂業。

既然如此,商品房房價大降沒有希望,收入大增的希望也不太大,那又當如何讓大家解決住房問題呢?

國家解決住房問題有辦法,大量百姓住房問題將這樣解決

人民網報道,北京的工作報告透露,2019年要更好解決群眾住房問題。完善住房市場體系和住房保障體系,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完成1200公頃住宅供地,加快已供地住宅項目開工建設和入市步伐。出臺進一步規範管理住房租賃市場政策措施,促進住房租賃市場穩定。加強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統籌,多渠道建設籌集租賃住房5萬套(間)、政策性產權住房6萬套,完成棚戶區改造1.15萬戶。

這也向我們釋放了一個信號,那就是曲線解決百姓住房問題,兩條腿走路,既要有市場體系又要有保障體系。這就是之前我們常說的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

1、市場的歸市場,保障的歸保障真的要實現了。

完善住房市場體系和住房保障體系,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這就意味著未來解決百姓住房問題需要市場的歸市場,保障的歸保障。這是未來供給側改革的基本思路。單純指望保障不靠譜,也沒有那麼大的保障能力。單純指望市場自身的調節也不行,因為總有人買不起房。這也是體現我們社會優越性的地方。

國家解決住房問題有辦法,大量百姓住房問題將這樣解決

國家解決住房問題有辦法,大量百姓住房問題將這樣解決

2、北京首批集體土地入市,地價降幅超兩成。

這兩年我們看到全國各大城市紛紛推出各種概念房,共有產權住房、集體土地建設租賃住房以及其他形式的定向限價商品房等,都是在讓房子迴歸房子的居住屬性,讓房子真正成為房子。一些有點實力想買房但又困難的購房者可以選擇共有產權住房,可以幫助你買房。

12月28日,中國證券報報道,北京市近日有7個共有產權房地塊入市。引人關注的是,其中有3個地塊是大興區瀛海鎮3宗集體建設用地,這是北京市首次將集體建設用地納入到共有產權住房的供地中。本次集體土地參與共有產權房供地,對於將來北京共有產權房的供應方式都是一個探索和變化。

由於省去了很多中間環節,這種土地成本要比周邊其他國有土地便宜得多,對開發商也有很有吸引力,地價成本降下來對房價能不能構成直接影響我不敢說,但有了可能。很多購房者可以通過購買共有產權住房來實現自己的居住夢想了。

國家解決住房問題有辦法,大量百姓住房問題將這樣解決

新規中,不再“必須國有”更是推動了集體土地的直接入市,為購房者增加住房供給提供了更多可能。

3、租購併舉,很多人需要靠租房生活。

在我們的政策思路中,有一條是租購併舉,極大提高了租的比例。對於完全買不起房的人來說,照樣有房子可住,全國在加大住房租賃的供給,為的就是保障所有人都能夠有房住。既然房住不炒,那麼房子就應該先滿足居住問題。這是新階段的新定位,如果說過去很多人還指望買房後房價的大漲來實現財富的暴增,那麼未來隨著房價的穩定,炒房者將失去空間。沒了炒房者,房價就很難再大漲了,單純靠成本拉動房價,那就不用擔心了。

全聯房地產商會創會會長聶梅生曾表示,在現有情況下,指望房價下降是不可能的,當務之急是調整房價收入比,因此需要提高居民的可支付力。租購併舉對於調控的意義非凡,“三代人供一套房”並不合理。

國家解決住房問題有辦法,大量百姓住房問題將這樣解決

諸葛找房認為聶梅生講的話是相對比較客觀,但她說話不嚴謹,房價下降是可以看到的,只是指望房價下跌就買得起房不太現實。確切說法應該是對於購房者不要過分指望房價下跌來買房,我並不認為房價不會下降,甚至有的城市房價其實一直在降,儘管幅度小,但因為過去上漲太快太多,在嚴厲調控下,房價下跌是必然的。

往大了長遠的說,指望房價下跌才買房不現實,認清形勢,不要聽信未來房價還會大漲的忽悠,當然也不要以為以後的房價會便宜到讓人人都買得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