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大學生宮頸癌晚期去世,母親痛罵是男朋友害的,結果……

“醫生求求你了,救救我的女兒吧,她才20歲,她還年輕啊……不能就這樣走了!她走了,我們該怎麼辦啊!”

這是來自20歲女孩母親的哀求!老母親甚至說,如果可以的話,願意用她的命來換女兒的健康,可現實往往就是這麼殘酷!

在校大學生宮頸癌晚期去世,母親痛罵是男朋友害的,結果……

青春如夢,歲月如花流水似年,稍縱即逝

所有醫護人員都盡力了,經過一個小時的緊急搶救,也沒有能挽救一個花季少女,她慢慢地停止了呼吸,停留在她最美的時光裡。她呼吸停止,頸動脈停止搏動,瞳孔散大,心電圖為一條直線,醫生只能無奈地宣佈,搶救無效去世。

❖ 青春年華

在校大學生宮頸癌晚期去世,母親痛罵是男朋友害的,結果……

據醫生回憶,她主訴,自己是一名在校大學生。她在16歲的時候就與男友發生了關係,這麼多年裡,前前後後換了很多男朋友……月經紊亂有很長時間了,經量增多,月經週期延長,更為糟糕的時候,每次和男友同房之後,還會出現出血。

這樣的情況持續了很長時間,因為覺得害羞,一直沒到醫院接受正規的診斷和治療,只是到藥店買點清洗液。用藥治療覺得情況有所好轉,就沒有在意。一時的大意和所謂的自尊一步步吞噬了她!

就是宮頸癌奪去了她年輕的生命!!!

HPV是導致宮頸癌的“罪魁禍首”

在校大學生宮頸癌晚期去世,母親痛罵是男朋友害的,結果……

宮頸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在全球範圍內, 平均每分鐘即檢查出一例新發病例,每兩分鐘就有一名女性死於宮頸癌。每年, 中國的宮頸癌病例佔全球的28%以上,新發現的宮頸癌病例為10萬,死亡病例3萬,是15歲至44歲女性中第三大高發癌症。

1989年美國一項研究表明,性伴侶數≥10個者在宮頸癌新發病例中佔36%,說明多個性伴侶與宮頸原位癌及宮頸癌均有明顯的相關性。流行病學研究還發現,初次性生活年齡過早,如<18歲者,比25歲以上者患病危險性高12.3倍。

在宮頸癌高發的情況下,預防和救治宮頸癌迫在眉睫,而宮頸癌是唯一有疫苗可預防的癌症,即宮頸癌疫苗,又稱為HPV疫苗,是一種可以預防人乳頭狀瘤病毒(HPV)感染的疫苗。

WHO(世界衛生組織)指出:接種宮頸癌疫苗,預防HPV感染,是目前最有效、最經濟的手段。

廣大女性朋友們,請及時接種宮頸癌疫苗

為了自己,更是為了愛我們的人!

在校大學生宮頸癌晚期去世,母親痛罵是男朋友害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