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艦越來越小 “南森”一撞就倒

珠海航展高潮迭起,世界媒體爭相報道;

北約國家不甘寂寞,聯合軍演難上頭條;

情急之下爆出猛料,盾艦“南森”一撞就倒。

盾艦越來越小 “南森”一撞就倒

多虧了搶灘

倒黴催的是挪威南森級護衛艦英斯塔號(F-313Helge Ingstad),標準排水量4000噸,長約130米;與之相撞的是馬耳他籍油輪Sola TS號,排水量高達11萬噸,長度超過250米,油輪寬度與軍艦相比就更不是一個級別了。

盾艦越來越小 “南森”一撞就倒

兩船過招,輕量級選手被KO,油輪只是輕微受損,英斯塔號卻遭遇了滅頂之災,水線附近被撕開了大口,海水湧入速度超過了船自身的排水能力。艦長還算果斷,下令衝灘,雖然艦艇後部已沒入水面,總算沒有徹底傾覆。從後期傳來的圖片看,搶救無望。倒黴催的英斯塔號很有可能成為世界上第一艘被撞沉的宙斯盾艦,也是首艘沉沒的現役盾艦。

盾艦越來越小 “南森”一撞就倒

5艘南森級是挪威海軍的命根子,也是歷史上最大手筆。2000年6月23日,挪威海軍與AFCON簽署了5艘南森級的建造合約,總值約210億挪威克朗(依2000年匯率,約合25億美元),是英斯塔號是南森級的第4艘,2006年開工,2007年11月下水,2009年2月服役。不到10年落到這般下場,5億美元就這樣打了水漂,看著圖中最新款NSM反艦導彈,小編只能感嘆:敗家啊!!!

盾艦越來越小 “南森”一撞就倒

迴天無力

小編更感慨的是,曾幾何時,盾艦都是像提康羅德加、阿利伯克這樣的萬噸驅逐艦、巡洋艦,有些也和油輪撞過,畢竟是萬噸艦,結局沒有如此悽慘,如今盾艦噸位不斷刷新新低,一不小心就這樣被“擊沉”了。

盾艦越來越小 “南森”一撞就倒

提康羅德加級巡洋艦

盾艦的“盾”起源於美國海軍“宙斯盾”雷達系統。傳統雷達由馬達驅動天線快速轉動來改變掃描方向,實現360度偵探;新型相控陣雷達通過改變雷達波的相位來改變波束掃描方向,“宙斯盾”系統的SPY-1相控陣雷達使用固定在艦體上的4個雷達陣列,分別掃描90-120度,4個可實現360度全覆蓋。裝備這種相控陣雷達的軍艦如同裝上了4面盾牌,我們把這類軍艦成為“盾艦”。當然,有些電子掃描雷達因為陣列少,也採用機械轉動獲得更大的掃描範圍,例如45型驅逐艦、地平線級護衛,小編就不提了。

盾艦越來越小 “南森”一撞就倒

英國45型驅逐艦

“宙斯盾”至今仍是世界範圍內名氣最大、應用最廣的相控陣雷達系統,廣泛應用於美國、日本、西班牙、韓國、挪威、澳大利亞海軍的軍艦上,數量超過100艘。除此之外,名氣稍大的還有APAR主動相控陣雷達。

盾艦越來越小 “南森”一撞就倒

德國F124薩克森級防空多用途護衛艦

APAR主動相控陣雷達本來是給德國、荷蘭、西班牙準備的,歐洲合作的又一產物。遺憾的是西班牙F-100型阿爾瓦羅·巴贊級護衛艦中途退出,換裝了宙斯盾系統;最終修成正果的是德國F124薩克森級防空多用途護衛艦和荷蘭七省級護衛艦。後來,採用此係統的還有丹麥伊萬·休特菲爾德級護衛艦和加拿大“哈里法克斯”級護衛艦改裝項目。

盾艦越來越小 “南森”一撞就倒

荷蘭七省級護衛艦

這些歐洲小盾,一下子把盾艦的等級從萬噸級降到了標準排水量4000噸,滿載排水量5000至6000噸。

盾艦越來越小 “南森”一撞就倒

南森級vs航母 個頭確實不大

沒落的俄羅斯海軍再無力再造萬噸巡洋艦,22350型開工歷經12年終於服役,4500噸(滿載5200噸)的排水量直接稱為護衛艦。22350型護衛艦是俄羅斯海軍在冷戰結束後第一種主戰水面艦艇,也有“盾”,與之配套的是新銳9M96E導彈和9M100導彈。

盾艦越來越小 “南森”一撞就倒

俄海軍希望之星 22350型護衛艦

世界的另一端,東瀛小國日本卻是不折不扣的海軍大國。近些年,日本海自裝備水平穩步升級,8艘(27DDG型1艘在建)裝備宙斯盾的萬噸驅逐艦,加上裝備FCS-3A型主動相控陣小盾的2艘日向級和2艘出雲級直升機驅逐艦(3萬噸,也有臉叫驅逐艦)、4艘秋月級、2艘朝日級驅逐艦(閹割版防空系統),不算村雨級等驅逐艦,僅盾艦就18艘,實力直逼中國海軍。

盾艦越來越小 “南森”一撞就倒

大盾與小盾

這還不算完,日本又要搞事情。11月1日,防衛省宣佈將開工建造首批2艘30FFM型(平成30年型多用途)護衛艦,單價5億美元。日本計劃從2019年至2022年,建造8艘30FFM護衛艦,首艦2020年開工,2021年服役。30FFM護衛艦名義上側重反潛反水雷和近海巡邏,實際則比中國056型大的多,標準排水量3900噸,滿載排水量5500噸。

盾艦越來越小 “南森”一撞就倒

30FFM型護衛艦 建造數量8艘

30FFM功能全面,同樣裝備了FCS-3A小盾,16單元MK-41可以裝填8枚新型反潛導彈和32枚ESSM防空導彈,越過76mm直接裝上了127mm主炮,雖有護衛艦之名,戰鬥力已大大超過054A,和秋月級伯仲之間,其目的昭然若揭,簡直和海上“自衛”的定位相差了一個太平洋……

盾艦越來越小 “南森”一撞就倒

不容小覷的秋月級驅逐艦

4000噸往下,3000噸的盾艦有木有?有!

2012年12月,澳大利亞與CEA公司簽署了一項總價超過6.5億美元合同,為8艘安扎克級護衛艦安裝整體桅杆,上面裝有6面CEAFAR相控陣雷達。

盾艦越來越小 “南森”一撞就倒

澳大利亞安扎克級護衛艦

3000噸往下,2000噸的盾艦有木有?有!以色列的~

2000噸往下,1000噸的盾艦有木有?有!還是以色列的~

印度給自家最新款、滿載排水量7500噸的“加爾各答”級驅逐艦選用了四面以色列埃爾塔公司製造的EL/M-2248主動有源相控陣雷達,搭配6組8聯裝垂直髮射巴拉克-8防空導彈。好東西自家當然要用,2014年,滿載排水量1200噸的薩爾5小型護衛艦2號艦拉哈夫號,低調魔改後重現江湖,4面小盾加身,於是拉哈夫號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小的盾艦。

盾艦越來越小 “南森”一撞就倒

薩爾5級輕型驅逐艦

2015年5月,以色列與德國廠商簽訂4.3億採購合同,標的為4艘薩爾6級輕型護衛艦,該艦選用了MEKO A80(以德K-130護衛艦為藍本)艦體平臺,同樣裝備EL/M-2248雷達。

盾艦越來越小 “南森”一撞就倒

薩爾6級輕型驅逐艦 近期分段已合攏

雖然艦長只有89.1米,艦寬12.4米,滿載排水量只有2100噸,但該艦裝備了4組4聯裝魚叉反艦導彈,32單元垂直髮射巴拉克-8防空導彈。

盾艦越來越小 “南森”一撞就倒

艦載“鐵穹”發射

還有,2組20單元艦載“鐵穹”近程防空導彈發射裝置(用於對抗火箭彈),2座“颱風”遙控武器站系統(整合12.7mm至30mm機關槍/炮和長釘導彈),1座奧托·梅萊拉76mm艦炮,一座機庫可以搭載直升機。簡直是武裝到了牙齒,這武器密度和世界上任何一艘5000噸級護衛艦比也不落下風。

盾艦越來越小 “南森”一撞就倒

“颱風”遙控武器站系統

1000噸往下,幾百噸的盾“艇”有木有?有!

今年俄羅斯第3艘22800輕型護衛艦下水,該艦排水量只有800噸,卻配備了Zaslon公司研製的4陣面固定式有源相控陣雷達,可能是目前已知的最小盾艦,開創了“盾艇”的先河。

盾艦越來越小 “南森”一撞就倒

22800輕型護衛艦還是叫盾艇比較好

回顧這些年新銳戰艦的發展,一方面,導彈越來越精巧,裝備越來越智能,裝備定位越來越精確,一般國家5000噸的上下的驅護艦越來越多,動輒萬噸的時代已經過去;另一方面,對於志在遠洋的大國海軍,對遠洋驅逐艦、瀕海戰鬥艦、中等噸位護衛艦的需求呈現多樣化。

盾艦越來越小 “南森”一撞就倒

曾引發轟動的2款一體化桅杆 1款已上055艦 1款正待主人

磨刀不誤砍柴工,盲目發展新裝備不如靜下心來論證一下需求,是大號054B,還是052E,緩2年給這些試驗裝備找到主人也不急,畢竟052D都已經下餃子了。

盾艦越來越小 “南森”一撞就倒

華羅庚號試驗艦上的新型雷達暫未列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