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源於價值觀

談起德國的企業,首先浮現在人們腦海裡的就是奔馳、寶馬、大眾、西門子這些工業大鱷。然而在德國,約佔企業總數99%的中小企業,貢獻了54%的經濟增加值,拉動了62%的就業,它們同樣是德國工業的中堅力量。

在德國350萬個企業中(德國百年企業有800餘家),90%由家族經營。德國最大的100家家族企業,平均年齡超過90歲,皆是名副其實的百年老店。

德國企業精神

1、工匠精神

舒馬赫、施耐德、施密特、穆勒、施泰因曼……這些流行的德國姓氏有什麼共同點?

在德語裡,它們都代表一門手藝:製鞋匠、裁縫、鐵匠、磨坊主、石匠。

從中世紀開始,老師傅帶幾個學徒做手藝,就成為德國人的職業常態。時移勢易,工業化取代了小作坊,但“手藝人”的基本精神沒有變。

今天,德國經濟結構中30%為製造業,如果算上出口,工業製造幾乎佔據德國經濟的半壁江山。

19世紀上半葉,德國作家路德維希·蒂克在他的小說《青年木匠師傅》中,借木匠萊恩哈特的話表達了市民階層對手工業的青睞:“我總是想讓人們的日常用品既實用又美觀,這樣有教養的人就不用再添置別的東西了,我為此感到榮耀。”

正是由於德國熱愛、尊重自己的文化到了如此地步,所以才叫“不變的德國”。

2、經營宗旨

曾經在一次記者招待會上,一位記者問彼得·馮·西門子:“為什麼只有8000萬人口的德國,竟然會有2300多個世界名牌呢?”

這位西門子公司的總裁是這樣回答他的:“這靠的是我們德國人的工作態度,是對每個生產技術細節的重視,我們德國的企業員工承擔著要生產一流產品的義務,要提供良好售後服務的義務。”

當時那位記者反問:“企業的最終目標不就是利潤的最大化嗎?”

西門子總裁回答道,“不,我們德國人有自己的經濟學。我們僅追求兩點:

一、生產過程的和諧與安全;二、高科技產品的實用性。這才是企業生產的靈魂。企業運作不僅僅是為了經濟利益,事實上,遵守企業道德、精益求精製造產品,更是我們德國企業與生俱來的天職和義務。”

在德國,沒有哪家企業是一夜暴富,迅速成為全球焦點的。他們往往專注於某個領域或某項產品,他們有很多“小公司”、“慢公司”,漸漸成為擁有百年以上歷史、高度注重產品質量和價值的世界著名公司。

3、產品追求完美

你跟日本人可以談價格,但你跟德國人談價格,一刀都砍不下來。德國人不承認有“物美價廉”這回事。“德國製造”的優勢在於它的質量,它解決問題的專有技術,它優秀的售後服務。

德國企業製造的產品一般都是具有世界領先水平、別國一時無法制造出來的產品。在德國的出口商品中,有30%在國際市場上都是沒有競爭對手的獨家產品。德國人生產的工業製造品,大到挖地鐵的掘進機,小到文秘工作中的訂書機,從質量上講都是世界第一。

人們常常用“嚴謹”、“認真”等字眼形容德國人,認為這種性格塑造了德國特色的製造業,打造出了“德國製造”的口碑,也贏得了全世界的認可與尊重。

4、員工利益

在德國,很多人進入了一家他們認為很棒的好公司之後,服役20年以上是很常見的事,甚至有些終身不換東家。

在寶馬工廠,就有很多不足60歲的工人,卻在寶馬乾了40年左右。隨處可見的員工高忠誠度是德企的特色之一。當然,員工們認為這是因為老闆先對他們好,所以任何“忠誠”都是雙方的。

德國化工製造企業巴斯夫(BASF)集團人力資源總裁Wolfgang Hapke博士說:“全球來看,巴斯夫全球員工在入職後的前三年,自願離開公司的比例平均為1.3%。”

工匠精神源於價值觀

為什麼產品缺乏價值優勢?

你的企業價值觀建立了嗎?

你的企業精神明確了嗎?

你的組織體系建設了嗎?

歡迎交流!

感覺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