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牌局解析:驚人反轉的決賽!是荷官瘋狂還是他故意調戲?

在WSOP的賽場上,尤其在主賽事決賽桌的這種關鍵時刻,往往會發生一些令人窒息的經典逆轉。畢竟,德州撲克在諸多撲克遊戲中,一向是以牌局走向變幻莫測著稱——前一秒還認為自己勝券在握的優勢方,也許對手只需擊中一張關鍵牌,就能讓整個局勢逆轉。而所謂的

“荷殺”,也因此在WSOP的賽場上司空見慣。

不過,見識過各種“荷殺”的你,恐怕從未見過如此令人歎為觀止的、僅憑發牌就能一手營造出“反轉再反轉”大戲的瘋狂“荷殺”!

這是發生在WSOP2010年主賽事決賽桌上的一手牌局。

當時,前注、小盲、大盲分別為75,000/300,000/600,000,場上僅有三人未選擇棄牌。其中,加拿大人喬納森·杜阿梅爾(Jonathan Duhamel)手牌拿到J♥、10♦,並選擇加註1,400,000,從而使得底池上升至2,900,000。

雖然隨後事情的發展,與加拿大人並沒有什麼關係,但他的這一手自信加註,無疑為後來這局牌中的兩位真正主角之間的較量添了一把火。

緊接著,作為故事真正主角之一的邁克爾·米茲拉希(Michael Mizrachi)由於手牌不錯,拿到A♦、Q♦,因此選擇了跟注,將底池抬升至4,300,000。

經典牌局解析:驚人反轉的決賽!是荷官瘋狂還是他故意調戲?

(2010年前後十分活躍的邁克爾·米茲拉希)

而接下來,故事的另一位主角,馬修·賈維斯(Matthew Jarvis)由於對自己拿到的一手9♥、9♣頗為滿意,再加上考慮到對手的加註似乎也並不十分堅決,因此在思考過後,選擇了將自己剩餘的近1300萬籌碼All-in全下!

看到賈維斯的孤注一擲,最初的加註者杜阿梅爾果斷選擇了棄牌(事後看來,2010年主賽事的喬納森的確在每次危險局面下都進退相當有度,也難怪會成為當年度的冠軍)。

然而,僅從手牌來看,獲勝概率並不太大的米茲拉希在稍加考慮後,大膽選擇了跟注,引得現場一陣驚呼。

此時,兩位選擇了將命運交給荷官的選手亮牌,離席,等待命運的仲裁。而賽場上的尖叫聲、呼喊聲也變得更加震耳欲聾。畢竟,人們此時不必再擔心自己的聲音會干擾到任何人,他們只需盡情表達自己的情緒,欣賞接下來的“荷官時間”!

而在這個時候,聚焦著全場關注的那個人——本場比賽的荷官

,卻也是全場最鎮定的人。淡定如他,機械般地發出三張牌:Q♠、8♦、Q♣。

瘋狂ALL-IN的賈維斯只擊中兩對,而米茲拉希則拿到了更勝一籌的三條!

此時,現場已經有許多人開始為米茲拉希勇敢的跟注並獲勝開始歡呼。然而,荷官很快讓他們驚掉了下巴——

轉牌(Turn)發出:9♠

這張轉牌成為了真正的轉折,米茲拉希依舊只是三條,而得益於flop的一對Q和這張至關重要的轉牌,此時賈維斯已經手握葫蘆!

經典牌局解析:驚人反轉的決賽!是荷官瘋狂還是他故意調戲?

此時,即便是有著大心臟的職業德撲選手,賈維斯也禁不住面露笑容。儘管他沒有表現得太過於興奮,但相信那也僅僅是出於禮貌,和對剩下的、不過13%的失敗率的一種必要尊重。

然而,已經兩次在發牌後讓現場變得嘈雜的那位荷官卻將自己的瘋狂進行到了最後——

河牌發出:A♠!

米茲拉希拿到了比對手更大的葫蘆!

全場一片沸騰!

經典牌局解析:驚人反轉的決賽!是荷官瘋狂還是他故意調戲?

由此,被瘋狂的荷官“調戲”了一番的賈維斯,將自己的賽事成績定格在了第8名,遺憾出局。雖然幸運勝出的米茲拉希最後在該屆比賽也僅僅獲得第5,但相信這樣一場令人瘋狂的牌局,應當會比當年度的冠軍更令人印象深刻!

的確,在一番心理博弈之後,兩個互不服輸的對手只能將命運交給荷官,這種感覺往往讓人感嘆遭遇“荷殺”的無奈。而人們在感慨荷官的瘋狂、無情時,也切莫忘記了,在每一次“荷殺”之前,選手們彼此之間往往已經進行過的若干輪心理較量——這種心理“暗戰”的力量,也正是WSOP和德州撲克的魅力所在!


PS:歡迎小可愛們微信搜索“任玩堂”或“appgamecom”關注任玩堂微信公眾號,更多新遊資訊盡在任玩堂!

經典牌局解析:驚人反轉的決賽!是荷官瘋狂還是他故意調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