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不承認波蘭走廊,再戰一場又被剜去1

先回顧一下普魯士的光榮歷史

在中世紀初期的歐洲,普魯士所在地屬於典型的蠻荒之地,這裡遍佈沙質低地和沼澤,貧瘠的土壤非常不利於當時所高度依賴的農耕生產。為此,奧地利人曾不屑地稱它為“神聖羅馬帝國的砂石罐頭”。

12世紀起,通過不斷的東征,條頓騎士團成了普魯士這塊地盤的主人。同期,德意志人開始向這裡移民。到了16世紀,當地的普魯士人被德意志人逐漸同化,所使用的普魯士語也消失了。

1525年,來自勃蘭登堡的阿爾伯特當選為條頓騎士團總團長,他隨後宣佈將條頓騎士團“改組”為普魯士公國,並自任普魯士公爵。阿爾伯特死後,屬霍亨索倫家族的其孫女婿繼承並建立了勃蘭登堡-普魯士公國

拒不承認波蘭走廊,再戰一場又被剜去1/4領土,看德國如何聲明?

1701年,作為支持哈布斯堡王朝的實際行動,勃蘭登堡大選帝侯腓特烈三世跟隨奧地利向法國波旁王朝宣戰。1月18日,“換來”國王頭銜的腓特烈三世在柯尼斯堡加冕成為普魯士國王,開始了普魯士王國長達170年的輝煌歷史

繼承了條頓騎士團驍勇善戰的優良軍事傳統,普魯士軍隊向來以紀律嚴明,軍事素養高而著稱。到1786年腓特烈二世去世時,普魯士已成為當時的歐洲強國之一,他的侄子腓特烈·威廉二世繼位後,又接著完成了對波蘭的第二次和第三次瓜分。

拒不承認波蘭走廊,再戰一場又被剜去1/4領土,看德國如何聲明?

1861年,威廉一世繼位後即任命俾斯麥為首相,開始著手策劃德意志統一大業。在“將奧地利排除在德意志外”這一指導思想下,俾斯麥遠交近攻,運籌帷幄。1864年,普魯士打敗丹麥,1866年又打敗奧地利將其踢出德意志,普魯士至此建立起北德意志邦聯。

1871年,普魯士贏得普法戰爭。1月18日,在普魯士王國成立170週年紀念日這一天,威廉一世在法國凡爾賽宮鏡廳即皇帝位,以普魯士王國為首的德意志帝國正式建立

發起一戰

1888年,威廉一世的孫子威廉二世繼位德意志帝國皇帝。這位稍有殘疾的皇帝非常好戰,1914年薩拉熱窩槍聲傳來之後,正是在他信誓旦旦的擔保下,老邁的奧匈帝國皇帝約瑟夫才最終決定開戰。

拒不承認波蘭走廊,再戰一場又被剜去1/4領土,看德國如何聲明?

異常殘酷的四年戰爭打下來,德國已是獨木難支。1918年11月7日,正當威廉二世在比利時的德軍大本營親自指揮作戰時,後方突然傳來國內爆發革命要求其下臺的消息。心有不甘,威廉二世試圖只放棄德意志帝國皇帝頭銜而保留普魯士國王稱號,最終,在陸軍統帥興登堡勸說下,威廉二世悻悻退位隨後流亡荷蘭,德國戰敗投降。

1919年,在戰後的巴黎和會上,對德國的嚴懲自然成為主要議題。人為刀俎我為魚肉,除了負擔鉅額戰爭賠款和接受極為苛刻的條件,德國的領土也被四鄰東剜一塊西割一塊。其中,一條几十公里寬的“波蘭走廊”一刀將德國劈成兩半,令德意志無比驕傲的東普魯士至此成了德國的外飛地。

拒不承認波蘭走廊,再戰一場又被剜去1/4領土,看德國如何聲明?

一紙《凡爾賽條約》,“東北問題”成了德國人心中的最痛,此後的歷屆德國政府都拒絕承認“東部邊界”。 毫無疑問,與德國本土隔離的東普魯士經濟發展受到嚴重影響,為減少對“跨境陸路交通”的依賴,德國不得不在20年代開闢航海通道連接兩地。

發起二戰

1939年,完成德奧合併並解決了捷克後,希特勒開始找波蘭人談談了。德國提出建立連接德國本土和東普魯士的跨境公路,要求波蘭歸還但澤。不出所料,在英法撐腰下,硬氣的波蘭人一概拒絕,9月1日,德國閃擊波蘭拉開二戰序幕,17日,蘇聯紅軍也如約而至,波蘭第四次被瓜分殆盡。

拒不承認波蘭走廊,再戰一場又被剜去1/4領土,看德國如何聲明?

二戰後期的1944年,柯尼斯堡遭盟軍轟炸而損失慘重,1945年,蘇聯紅軍發起柯尼斯堡戰役,隨後佔領這座城市。根據當年7月的《波茨坦協定》,包括東普魯士在內的原德國10餘萬平方公里領土割讓給波蘭,其中柯尼斯堡劃歸蘇聯

拒不承認波蘭走廊,再戰一場又被剜去1/4領土,看德國如何聲明?

1946年,將德國人驅逐乾淨後,柯尼斯堡被蘇聯更名為加里寧格勒。就這樣,歷經兩次大戰,令德意志無比驕傲的“德國東北”,從淪為自己的一塊“飛地”到最終淪為別國的一塊“飛地”。1953年和1970年,當時的東德和西德分別承認了東部邊界

1990年,兩德統一,德國在當年11月與波蘭簽訂條約,最終確認兩國在奧得河-尼斯河一線的“東部邊界”,同時聲明放棄對西里西亞、東波美拉尼亞、東普魯士和但澤的領土要求,並將“在已統一的領土以外,沒有任何德國領土尚未加入德國”寫入當時的基本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