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紡織行業:難!紡織人何去何從?!

2019年紡織行業:難!紡織人何去何從?!

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總結2018年就一個字:

目前來講,紡織行業形勢嚴峻,問題突出,融資難、招工難、惡性競爭、市場紊亂、企業負擔重、盈利水平低下等問題屢見不鮮,紡織行業面臨嚴峻考驗,市場洗牌加速,產能過剩紡織行業轉型升級下,陣痛明顯。

到底難在哪裡?

1. 環保政策常態化,行業洗牌加速

自2017年環保政策全面爆發,2018年各類環保政策法規密集落地,2019年環保高壓持續,各類環保政策規則相繼實施,新一輪中央環保督查全面啟動,環保常態化成為必然趨勢。

2019年1月1日,我國首部土壤汙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汙染防治法》正式實施。同日,號稱為“史上最嚴”,在治理防治汙染方面做出了諸多“令人乍舌”的嚴格規定的《山西省大氣汙染防治條例(修訂)》也開始施行。環保政策持續發力,剛邁入2019年,汕頭183家沿江印染企業已全部關閉停產,印染市場衝擊較大,印染成本材料價格應聲上漲,譬如分散黑ECT300%價格緊急上調42元/kg,漲幅2000元/噸,其他常規品種染料也隨之上漲。

需要指出的是,環保政策壓力下,“散亂汙”企業的淘汰顯著,淨化了市場行業,助力行業有序的發展,促進了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有助於紡織行業的脫胎換骨,但陣痛不可避免。

2. 國際原油市場動盪,PTA水漲船高

國際環境錯綜複雜,中東局勢,風雲變化,美國撤軍,巴以衝突等問題,以及歐佩克組織,沙特阿拉伯和俄羅斯幾大原油出口國協議減產歧義不斷等問題上,原油價格持續走低,但近期反彈明顯,2019年1月1日後,國際油價更是迎來七連漲,PTA行情也是水漲船高,現其內盤市場報價上漲至6420-6500元/噸左右,成交商談則走高至6270-6350元/噸附近。

雖然原油的價格並不能完全決定PTA行情,但兩者存在一定的聯動性。

3. 中美貿易摩擦休戰,未來趨勢不明

2018年12月中美兩國宣佈達成共識,停止相互加徵新的關稅,但不排除美方仍會加徵新的關稅的可能性,畢竟特朗普政府完全有可能重演他們已經一再表現的“棄約精神”。

其次則是中美貿易摩擦問題下造成的紡織原材料的供應問題。

美國是世界最大的棉花出口國,同時也是中國進口棉花最多的國家。

一直以來,我國棉花市場都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需要進口一定數量的棉花滿足需求缺口。2017年1-12月我國共進口棉花115.3萬噸,其中美棉進口量就有50.63萬噸,為進口總量的44%。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2017年我國棉花總供給量(含期末庫存)1245.4萬噸,總需求量711.5萬噸,棉花進口量115.3萬噸,而美棉進口數量僅佔我國需求量的7.1%,佔總供給量的4.1%。

據美國農業部的數據顯示,中國在2018年度累計簽約進口了150萬包美國棉花,這依然表明美國在中國棉花進口市場中佔有重要地位。

不過,中美貿易戰陰影已然存在,對於一些嚴重依賴進口棉花的紡織企業來說,防患於未然,選擇多方渠道供應也成為必然趨勢。

4. 東南亞紡織行業崛起,產業轉移

近些年,東南亞其中尤以越南和孟加拉紡織服裝業風頭最勁,得益於不斷完善的產業鏈,以及薪資水平僅為我國一半的勞動力成本優勢,越南紡織出口企業開始受到越來越多的歐美客商的青睞,部分來自歐美市場的訂單轉向東南亞。

憑藉著國內成熟的紡織技術,依託東南亞勞動成本相對低廉的優勢,以及東南亞特惠關稅待遇,譬如孟加拉的紡織品銷往日本、加拿大及澳大利亞等市場可享受零關稅待遇,其中還包括中國在內。正是如此,在產能過剩和國內環保政策的壓力,部分紡織企業紛紛轉戰東南亞一帶。

但於此同時,東南亞國家當地工人文化低、紀律散、工作效率低下,員工技術培訓成本高,工資薪資漲幅過快,政府營商環境不佳,行業開放水平還有待提高等問題不少,且對紡織企業來說,東南亞轉移成本也是不小的負擔,同樣的還有東南亞局勢安全問題。

5.工人觀念轉變,多地出現返潮流

中西部地區的企業發展迅速,給當地的就業人員提供了很多崗位,這些人不需要遠程到其他省市,而就近在家鄉就業,工資待遇不會低多少,消費水平低,住宿回家等開支減少,又可兼顧父母孩子,在很大程度上也減少了江浙地區的勞動力資源。

工人的觀念由工資多少轉向了是否有休息時間,所以這兩年遇到節假日放假的工廠也越來越多,工廠春節假期的時間也越來越長了。

以前在工廠都會為了討個好彩頭,初八復工。可是如今工人復工時間越來越晚,工廠正常開工時間也不斷推遲,如今初八都是工人報到的時間,正常生產一般都要到正月十五左右了。用工緊張,對於很多紡織老闆來說,19年春節後用工或將是一個大難問題。

據專家預測,照此趨勢,未來如果工人的工資給到萬元以上,才有可能招募到工人,保證人工的正常運轉。

隨著國內人工成本的不斷上漲,並向歐洲用工工資貼近,國內紡企以前的“人口紅利”優勢逐漸降低,紡企優勢大幅減弱。

在人工成本大漲的情況下,多家紡企開始逐步減少員工的數量,另一方面,面對紡織行業人力成本攀升,年輕人不願意從事紡織行業的窘境。

紡織企業未來能做什麼才能緩解這一些現狀?出路在何方?望紡織人且行且珍惜!

2019年紡織行業:難!紡織人何去何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