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棟商住樓 一段扶貧情 市建發集團幫扶永泰溪墘村發展集體經濟

市建發集團幫扶建設的“榕發商住樓”。

上週五,永泰縣大洋鎮溪墘村村委會主任林遵容和不少村民一早就忙活開來,掛鞭炮、貼橫幅、做衛生……雖然寒風陣陣,但村裡卻喜氣洋洋。“今天可是我們村的好日子!”

讓大夥兒忙著慶祝的對象,是村委會旁一棟4層的新樓。當天,這棟名為“榕發商住樓”的嶄新建築正式竣工,市國資委、市建發集團的工作人員也早早來到村裡,和全村人一同見證。“你們的‘造血式’扶貧,可幫了我們大忙!”揭牌儀式上,林遵容握著市建發集團主要負責人的手高興地說。

這棟“顏值”頗高的商住樓,就建在溪墘村村委會旁,總面積720平方米,土黃色外牆,配上紅褐色點綴,加上通透明亮的窗戶,儼然成了村內一景。“這不僅是村裡的第一棟商住樓,更是我們脫貧攻堅的好幫手!”林遵容笑著說。

說起這棟樓的由來,可有一段故事。

時間回到2017年7月7日上午,這天,福州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和權屬企業市建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黨委與溪墘村黨支部正式“結親”,結對幫扶村裡發展經濟,推進精準扶貧“雙聯雙扶”。

溪墘村有575戶2350人,面積4.6平方公里,有建檔立卡貧困戶22戶,是省定貧困村。在村裡“逛”了一圈後,市建發集團領導班子和相關人員對村情、收入情況及當地的特色資源進行詳細瞭解。“村裡的大康生態園是福州的休閒農業示範點,我們可以此為基礎,串起一個不斷‘造血’的產業扶貧鏈。”

市建發集團主要負責人告訴記者,房建項目是集團的主業,市場優勢及管理優勢明顯,而溪墘村又沿襲了永泰建築之鄉的傳統,走出去的“能工巧匠”不少。結合生態園的發展需要,一棟商住樓的建設,剛好可以在發揮建發“特長”的同時,給村裡送去發展的新引擎。“‘造血式’扶貧貴在精準,要讓村裡的優勢‘立得住’,又‘長得大’。”

一支由市建發集團主要領導負責、房建專業技術人員組成的扶貧開發項目推進小組第一時間成立。“別看只有4層,建起來不容易,涉及到許多複雜環節,還好我們有放心的‘顧問團’,24小時隨時‘陪伴’。”林遵容告訴記者,項目選址、施工圖設計與審查、工程招投標等,每個設計施工的關鍵環節,都少不了“建發人”的身影。

隨著80萬元幫扶資金匯入,2017年9月,商住樓正式動建,在村民的期待中一點點揭開面紗。考慮到村裡的實際需要,這棟樓還結合當地建築特色,進行細化設計,與村內建築融為一體。

在新修繕的村部前,寬闊的村道一路延伸,詹厝段河道蜿蜒而去,緊鄰大康生態園旁,2株寓意幸福的丹桂剛剛種下,漂亮的商住樓正待迎客。“結合生態園發展,商住樓能租給商戶使用,還能給來村裡度假的遊客提供住宿場所,作用大著呢!”林遵容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新樓“入駐”加上精準扶貧“雙聯雙扶”,每年能給村裡增加約10萬元的村財收入。現在,樓裡已迎來首批租客。

“你們給村裡送思路、送脫貧‘利器’,我們要送上滿滿的感謝!”昨日,“為民幫扶 愛滿山村”的一塊牌匾,在村裡人的“護送”下,“抵達”市建發集團。林遵容說,2018年,村裡成功實現了貧困村“摘帽”和22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的穩定脫貧。

“我們國有企業一定會履行社會責任,盡最大努力幫村裡打好這場脫貧攻堅戰!”市建發集團主要負責人說,以商住樓為起點,集團還將圍繞“實”和“新”繼續做好扶貧“文章”,讓項目接地氣,幫扶實實在在,“跑”出脫貧攻堅的“溪墘速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