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娃終於不是“睡渣”了,我有幾個小辦法想告訴你!

我沒生老二前,覺得老大實在是太鬧了,我媽安慰我說:“甭擔心,一般養倆孩子的人家,總有一個孩子老實,一個鬧。”事實證明,我媽說的沒錯,真的是一個老實一個鬧,只是,我萬萬沒想到的是,老大竟然是那個老實的。

我把養老二之後的種種艱辛之旅吐槽給好友們聽,經過一波兒深夜探討,我們一致認為,最能看出孩子是鬧騰款的,還是老實款的,從睡覺這事兒上就能初見倪端。

就說我家老二吧,那絕對是專家嘴裡的那種頂配版的高需求寶寶,從小睡覺就總得趴胸口上睡覺,要不就得抱著。

在我懷裡睡著後,必須20分鐘以後,才能輕輕輕輕的放床上,否則沾床就炸,立刻開始吭嘰,嗷嗷兒,咧咧。。。。。。一整天下來,這種經歷重複上演n次,我這腦袋瓜子之前都是嗡嗡嗡嗡嗡嗡嗡嗡的(此處省略一萬字嗡)。

我想,許是因為老年得子的原因吧,再加上特別懷念老大小時候的時光和種種,每每看到老二,氾濫的母愛立馬兒湧上來了。

有時我抱著他,看著他,就不自覺的低下頭聞聞他,親親他,不捨得放下,再蹭蹭他,親親他。估計也是這個原因,導致我們家老二養成了必須抱抱的習慣,哭ing


我的娃終於不是“睡渣”了,我有幾個小辦法想告訴你!


當媽之後,尤其是當了兩個孩子的媽以後,每天的生活就跟上了弦似的,感覺自己所有的時間都被孩子用一把小刀子,削成了碎片兒。如果還有個睡渣寶寶,或者飯渣寶寶(這個話題我們下次聊),那真是中了頭獎般的“幸運”啊~

剛生下老二那時,我幾乎大部分時間在家裡,一邊照顧孩子,一邊工作的,生活和工作的平衡,原本已經很艱難,再加上老二的鬧騰,真是要命嘞。

So無論我是一個母愛多氾濫的媽,都必須把“好好睡覺”這件事兒提上日程了。經過一個階段的訓練,值得欣慰的是,現在頗有“成果”。

今兒,就把我在老二身上實踐成功的這點兒小方法,跟你說道說道哈。

【媽媽不抱你,但媽媽給你更舒服的哄睡喲】

我們從打生完孩子就被傳授經驗,“給孩子喂完奶,一定要豎著抱一會兒拍出嗝兒來”,媽媽們也都是這麼做的,然而拍著拍著就睡著了,慢慢的孩子就很自然的產生了依賴,只有媽媽抱著才能睡覺喲。

這個習慣一旦養成了,改起來還挺難的,我的小經驗是:

第一步,先把“吃”和“睡”分開!每次吃完奶,豎抱時不閒著,在屋裡溜達會兒,看看牆上的畫兒啊,或看看家裡的擺設什麼的,用溫和,分散注意力的的方式,打破他“吃飽就睡覺,還要掛在身上睡”的規律。

第二步,豎抱大概有個5--10分鐘左右,把娃嘗試放在床上,然後給娃輕輕的胡擼胡擼後背,從脖子根沿著脊柱往下一直胡擼到腳丫子,往復幾十下,孩子會覺得舒服,然後進入夢鄉。別怕麻煩,孩子被很享受家人的撫摸噠。

【寶寶就像小炸彈,一定要“輕拿輕放”哦】

你有沒有這樣兒一種時候,孩子抱著抱著就睡著了?這顆懷裡的“小炸彈”老抱著不行,但放下又擔心“爆炸”,讓咱們的哄睡大業前功盡棄?

來吧,看下我拍的這個視頻,對睡覺很輕的寶寶來說,咱們的胳膊抽出的那一刻,有時候就像手榴彈的拉線兒一樣危險。

【實在不睡,塞車裡試試唄】

孩子如果很長時間以來,一直習慣了抱著睡,那一開始放床上哄睡,或許沒法接受,那麼試著扔車裡試試看。一邊兒推嬰兒車,一邊暗中觀察,孩子可能會哭一會兒,歇一會兒,再假模假樣的嚎兩嗓子,也就睡著了。

反正,我們的目的,就是一點點的循序漸進的嘗試。萬一遇到那種玩命兒哭的孩子,你試試蹲下來,一邊推車,一邊拍拍他,告訴他,媽媽在身邊呢,漸漸地,也能平靜下來。

一般來說,這種反抗最多半個月,孩子也就消停了,對推車睡覺也不排斥了。當然,這是我曾經的“權宜之計”,最後還是要床上入睡才行哈。

【建立一個良好的睡眠程序,才是最重要啦】

不管怎麼哄睡,其實,我們最終都要面臨如何給孩子訂製一套睡眠程序的問題。

實話說,每個孩子不一樣,我妹妹的孩子,從來沒有睡覺問題,晚八點一覺睡到次日10點,嚇得我妹妹總覺得有人給孩子下藥。而我家老二,比起哥哥當年來說,也可以說是睡渣之王了。

現在,我們調整了一段時間,睡覺的程序變得非常簡單,有效了。那就是:喝奶,豎抱幾分鐘,拉窗簾兒,把孩子放倒在床上,完畢。

關鍵是這套雷打不動的固定流程,會讓孩子習慣於做完這些事兒,就意味著要睡覺了,慢慢的,所謂習慣,不就是一次次的重複產生的規律麼。


我的娃終於不是“睡渣”了,我有幾個小辦法想告訴你!


養孩子的很多事兒,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但有時候別人的經驗,還真就碰巧有用,所以,那就試試唄。

再多說一句,如果一開始孩子沒睡意,咿咿呀呀的興奮著,別理他,別對視,別逗他,隨他自嗨,過一會兒,也就睡著了。

各位媽媽啊,咱們珍惜這個階段吧,孩子們一眨眼就長大了,當咱們困的時候,累的時候,就想想有一天他們拉著箱子離開家的背影吧,現在的我們是多幸福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