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不少餐饮店几近“冬眠”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贵阳,近段温度都很低。天空还不时飘着毛毛雨。走在大街上,没有人不缩着脖子。

阴雨伴着愁云,此刻文刀刘发现,不少餐饮店,也和这天气一样,冷了起来。

这是近段时间不少餐饮店上演的画面,已经是傍晚6点多了,华灯初上,可是很多餐饮店里,还没见几个光临的客人。

天冷了,客人们都去冬眠了?要知道,天气暖和的时候,这些店门口不是这番景象啊!正因为天气好的时候不是这番景象,所以,在贵阳花果园,你什么都可以看不到,但是餐饮店和酒店,闭上眼睛都可看到。

类似黔八方这样的餐饮店在花果园扎堆,不过眼下看上去黔八方的生意也一片清冷。

为何餐饮爱上了花果园?当然不是因为花果园听起来像种菜的地方,而完全是由于这个原因。别看花果园坐拥数十万人,但是在花果园,真正的餐饮消费主力,绝对不是这数十万人,而是别的人。这些别的人就是游客。

得益爽爽的天气,夏无酷暑的贵阳成了不少人前来旅游避暑的圣地。其中,以广东、广西、重庆、长沙等地的游客最多。而他们来到爽爽贵阳的首站,必是花果园。因而,不少媒体评价称,坐落于花果园的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成了这些游客“打卡”的必经之地。这也就是为何花果园酒店和餐饮店扎堆的原因。花果园除了有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还因为它是游客进入贵阳的近水楼台,因为高铁站贵阳北站就近在咫尺。


不过,由于客人们青睐的是贵阳夏天的“清凉价值”,所以到了冬天,清凉不在,游客自然稀少,这些扎堆于花果园的餐饮店以及酒店,生意也跟着“冬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