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我們都是“地球村”上的孤獨村民

20世紀60年代,麥克盧漢提出了著名的“地球村”理論:預言信息時代的來臨後,信息時代的每個人、每個地區都成為了彼此相連的有機整體,人們在信息網絡中成為地球村落的居民。

如今社交網絡的大發展下,曾今的預言似乎已經成為了現實,我們都成為了“地球村”的村民,隨時取得聯繫和保持聯絡,所謂的“分開”和“孤獨”都失去了原來的意義,可是,不知不覺中,我們似乎都患上了名叫“群體性孤獨”的病症。

或許我們都是“地球村”上的孤獨村民

人們與線上社交網絡的聯繫越是緊密,與周圍現實世界就越是疏遠。

微信的朋友圈刷出了閨蜜秀恩愛的消息,點完贊後我愣了一下,她什麼時候要結婚了?我竟然一點消息都沒聽到,想要打開對話框說一句祝福的話卻發現翻了很久都找不到她的頭像,藉助「搜索」才發現,上一次我們的對話還停留在去年。

是的,我們已經有太久沒有聯絡過了。

還記得曾經我們是無話不談的好朋友,也曾幻想過將來要一起生活,一通電話可以聊兩個小時,可是,為什麼現在會變得如此生分呢?是從“在上班,晚點說”開始,還是從忘記回覆她的每一條消息開始呢……

我的微信通訊錄有200位好友,我可以每日花數個小時瀏覽微博、新聞,除了睡覺我都處在“隨時聯繫”的狀態,可是,不知不覺中我似乎喪失了現實溝通的能力和樂趣,我離現實世界越來越遠了。

或許我們都是“地球村”上的孤獨村民

不再慶祝我們在互聯網上的生活

假期與朋友約飯,本來該是一次開心的約會,對著美食瘋狂拍照,上傳朋友圈:生活與美食都不可辜負。然後呢?發現簡單的寒暄過後,兩個人竟然都相顧無言,只好一邊吃飯一邊不斷的刷手機,用很忙的假象掩蓋尷尬的時光。

其實我真的有很多話想要說出口,卻怎麼都無法開口。

曾經我們是那麼有默契的人,卻在有了不同的興趣後逐漸陌生,你開始喜歡追星,打call、買紙片、飯圈,說著我不太明白的詞彙,無數次我想要約你一起打遊戲看電影都被拒絕,你說喜歡的明星C位出道,我卻只知道英雄聯盟的C位是下路ADC。

我們走上了各自的道理,也不必再慶祝互聯網上的生活。

或許我們都是“地球村”上的孤獨村民

每個人看上去都很忙,每個人卻都感到孤單。

下班乘地鐵的時候,我突然絆了一下,慌張的抬起頭卻發現,滿車廂的人都在低著頭,大家似乎都很忙,沒人發現我的小尷尬,還好。

移動社交時代下,我們似乎都成為了“諮詢強迫症”,我們不願錯過所能接受到的任何信息,因而會忍不住整日查看手機和電腦,我們害怕被發現“這個東西我沒看過/沒聽說過/沒見過”,無論是等公交還是吃飯的時候,我們都要拿出手機瀏覽每一條新聞,不斷刷新微博首頁,深怕錯過什麼。

“分心”也越來越成為日常,我們幾乎在所有時候都拿著手機,習慣於一邊開電話會議,一邊瀏覽手機上的新聞;一邊聽老闆訓話,一邊偷偷淘寶。

生活開始變得一點點無趣了起來。

或許我們都是“地球村”上的孤獨村民

逃離互聯網,選擇不孤獨。

又一次在寒風中等公交,我卻意外地收到了新同事的短信:今天聽說你也住在望京,昨天剛買的WEY,正好我們一路,一起回家吧,我在前面的路邊等你,最帥的那輛黑車就是我的哈哈^^。

從一次搭車開始,我和他成為了好朋友、好兄弟。工作日的時候,我們開著WEY一起回家,在悠揚的歌聲裡渡過堵車的漫長時光,週末他勸我不要宅在家,多出去走一走,大家一起去郊遊野餐,偶爾外出跑業務的時候,他也會把WEY的車鑰匙給我,讓我見大領導的時候也有面兒……

刷手機無聊的日子變得少了,堵車不再是煎熬,週末經常出行也讓我身體變得更強壯,下個月我也打算買一輛藍色的WEY。

或許我們都是“地球村”上的孤獨村民

感謝WEY的陪伴,讓我們逃離互利網,逃離孤獨的日子。

或許我們都是“地球村”上的孤獨村民

與其把生命中美好的時光荒廢在手機和毫無意義的互聯網上,不如自己走出怪圈,發現生活中本該有的樂趣。

不在時代中沉默和放棄抵抗,不讓友誼被互聯網打敗,我們本不該是“孤獨的村民”。

或許我們都是“地球村”上的孤獨村民

選擇了WEY品牌的車主,他們對生活抱有著同樣的熱情,對豪華SUV的挑剔眼光,讓他們因WEY相識,因WEY相愛。

或許我們都是“地球村”上的孤獨村民

堅定對未來的目標,WEY陪伴她每一個日夜,努力,讓她變得自信、美麗。

或許我們都是“地球村”上的孤獨村民

WEY不僅是一輛愛車,更是一個知心朋友,兩載風雨,WEY陪伴20萬車主共同走過每一個精彩時刻。

或許我們都是“地球村”上的孤獨村民

安全,是出行的關鍵詞,對生命負責,對愛負責,WEY讓每一個人都走的堅定、走的更遠。

僅僅是兩年的時間,WEY從零開始,現在已經獲得了20萬車主的青睞,WEY讓豪華變得觸手可及,讓更多的人擁抱生活,擁抱愛。每一位選擇WEY的“地球村民”,都是在和WEY一起共同打造中國豪華SUV品牌。

擁抱明天更溫暖的陽光,在WEY的品牌兩週年之際,和WEY一起“超越WEY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