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南闯过北,爬过火车挨过摔,黄河边上尿过尿,赶过二年寺堌堆

小时候有这么个顺口溜:“走过南闯过北,爬过火车挨过摔(sui),黄河边上尿过尿(shui),赶过二年寺堌堆……”,这里面的“寺堌堆”是山东济宁一个古老的庙会,我们俗称它“二月会”。小时候赶会还是一件比较有趣的事,除了乡镇上隔三差五的例会,一年一度的二月会(阴历二月中下旬,为期半个月)更是每年都去,如果赶会对大人们还是物质交易的需求,那对孩子们来说更多是精神层次的及消费了。

走过南闯过北,爬过火车挨过摔,黄河边上尿过尿,赶过二年寺堌堆

寺堌堆位于寺下郝村,是汉魏朝以前“龙山文化”影响下的大觉寺古刹建筑群遗址,西汉朝年间。在寺堌堆周围有着大片大片的空场地,场地旁有树有水,那是闲暇之余的好去处。人多了便有了交易,最初的买卖成交一些剪子、刀把之类的零碎商品,后来,一些人便把一些耕作用的牲口牵去作交易,于是,牲口便成了这里交易的主要商品。每到大年过后,十里八乡的人们就牵着骡子、马儿、牛羊之类来赶趟儿。随着成交量的扩大,古会便成了有名的骡马大会。大会鼎盛时期,前来古会参与牲口交易的多来自东北地区,相传大年一过,东北人就要忙着去赶古会。他们成群结队,备好草料,过了正月十五就便相继出发,行程两三千里,图的是赚些银两。而寺堌堆周围的人们午前就开始忙活,为外地来的商人准备吃住,给牲口操敛草料。寺堌堆原来很小,只是几处富贵人家的墓地。后来,天南海北赶会的外地人很多,时值天气寒冷,有好多人饥寒劳累,染病而亡,当地村民允许他们葬在堌堆会里,于是,堌堆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大。在来年的寺堌堆会中,又有许多人来为他们烧纸添土,有的还专门捎来了家乡的黄泥厚土为他们筑坟。后来,参加古会的人越来越多,寺堌堆也越来越大。现在,寺堌堆古会仍具盛名,随着农村生产力的提高,会上咴咴骡马的声音很少听见了,后来的骡马大会逐渐成了现代生活物质的交流大会。

走过南闯过北,爬过火车挨过摔,黄河边上尿过尿,赶过二年寺堌堆

我小时候赶会还有很多的牛马驴骡在人群中抖着尘土穿梭或在木栏中嘶叫,坐在父亲肩头极目望去,尽是临时帐篷和密密麻麻的人,那时候全是土路,赶上的大风天,咬一口菜盒子能吃进去二两土。或围栏或帐篷或铺个垫子或直接撂地儿,日用品和农具,剪斧锤,绳棍钩带,耧耙杈子扬场锨。堌堆附近的小巷里还挤满了看相、算卦、看阴阳宅基的人,窃窃私语,神秘兮兮。魔术、把戏、桃木剑戟,拉洋片,捏糖人,碰碰车小孩定是围成一团。鲜亮的衣服新款的家什,女士们最愿流连。烟叶烟斗,果木锄镰,一定少不了老汉。不远处叫嚣着“人头蛇身”“脱衣舞”,那定是男人们的最爱,不过,这也是当时毛没扎齐的我最为好奇的。

如今有了互联网,有了淘宝京东,有了跨境旅游,精神和物质文化极其丰富,听说二月会的生意少了,人也稀了,堌堆依旧那样断壁残垣石龟破庙,不过整体矮了也小了,千年槐树这几年也没绿气儿了。我许多年没有关注过二月会,甚至感觉这个古老的庙会会很快消失。

走过南闯过北,爬过火车挨过摔,黄河边上尿过尿,赶过二年寺堌堆

近两年我去赶会,忽然感觉自己还是太悲观了些,或许它不会那么快的被消灭,还有一些喜欢热闹喜欢玩喜欢怀旧的人,想我这样带着孩子走走看看,吃点垃圾食品,喝口带着泥土的胡辣汤,这味道似曾相识。

记得父亲扛着我的时候说,来赶会就是来喝这个土味儿的,说得真不错。

我在寺堌堆半坡给女儿买了个甜筒,她用脏乎乎的小手接过来,笑眯眯的。

“闺女,来,爸爸带你赶大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