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花高價買了一個消災去病銀手鐲,卻被我狠心扔掉了

去年秋天,剛剛退休的老媽終於也加入了天南地北的退休旅行購物團,就這麼去了雲南。

一直不能理解,為什麼大部分退休老同志旅遊的時候,都一定要跟一個旅行團,明知道導遊是賣東西的推銷員,卻也還是要死心塌地的跟著“上車睡覺下車拍照”,大抵那才是他們心中的旅遊吧。

旅途必須勞累,導遊也必須能說會道。

據我媽描述,每到一個景點都有一種不買點什麼,就感覺欠了導遊很多錢的感覺。所以去時我媽只拖了一個小行李箱,回來的時候小箱子扔了不說,竟然拖了兩個半人高的手提箱回來。什麼耗牛肉、普洱茶、紀念品……

當然,還有她專門在景區花5000多為我買了一個據說能消災祛病的銀手鐲。

媽媽花高價買了一個消災去病銀手鐲,卻被我狠心扔掉了

“現在的孩子們啊,一天到晚家裡的飯吃不了幾口,盡在外面吃些油炸不健康的食物,身體裡肯定積累不少毒素,這不,媽專門從西雙版納給你買了這個手鐲,人家可說,體質不好的人長時間戴這鐲子就會發黑,這就說明在幫你排除體內的毒素呢……”

我媽說得無比堅定,就好像如果我下一秒拒絕了她,她一定得揪著我的耳朵罵我不知好歹。

可是對待事物要持有質疑的態度,難道不是90後的一貫作風嘛?一言不合就問度娘!於是我開始搜索西雙版納旅遊區的銀飾,結果真真假假眾說紛紜,既然存在有人被騙的情況,那我更要多加留意了。

於是第二天,我就專程找了打銀匠做鑑別。果不其然,檢測結果顯示,這個銀手鐲的含銀量低於80%。

媽媽花高價買了一個消災去病銀手鐲,卻被我狠心扔掉了

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

按照國家標準,銀飾品通常有四種純度,即s800、s925、s990、s999。

標記為s800,代表含銀量為80%;標記為s925,代表含銀量為92.5%,稱為標銀;標記為s990,表示含銀量為99%,稱為足銀;標記為s999,代表含銀量為99.9%,也就是千足銀

而銀含量低於80%的鐲子,甚至都稱不上銀飾品,卻打上了一個999的標記。


如我們所認知,白銀具有很高的價值,從過去的貨幣,到現在的飾品,它不僅沒有被珠寶耀眼的光芒所掩蓋,反而憑藉著它物美價廉、造型美觀的特點,深受消費者的青睞。

當然,除了擁有這些獨特的魅力,真正的白銀確實有殺菌的功效,長期佩戴有利於身體健康。可若是偽銀飾,不僅沒有這些益處,反而會因汗液激發其有害元素的釋放

,導致皮膚過敏,甚至誘發呼吸系統等疾病。

所以,如果你沒有辨別真偽的能力,就會像小M的媽媽一樣,誤把劣質飾品當成千載難逢的“消災祛病銀手鐲”。

結合小M在當時檢驗銀手鐲的方法,今天特意給大家整理出9種鑑別真假銀飾的有效方法,希望大家在選購時提高警惕、以免入坑。

看顏色

媽媽花高價買了一個消災去病銀手鐲,卻被我狠心扔掉了

首先在選擇純銀飾品的時候,要看它的顏色。一般來講,純度越高,銀色也越潔白,整個首飾的表面看上去會有均勻發亮的潤色。當然如果是含有鉛,那麼銀飾會出現青灰色,如果含有銅,銀飾表面會顯得很粗糙,顏色沒有潤澤感。

媽媽花高價買了一個消災去病銀手鐲,卻被我狠心扔掉了

上圖這個被磨過的鐲子基底泛出銅黃色,很明顯是假銀飾!

如果你的銀飾在佩戴一段時間後,表面出現不均勻的深色或表層剝落,即可以判定為有鍍層,基底很可能是黃銅或其他廉價金屬材質。而純銀只會在花紋凹陷處出現淡黃色或灰色的氧化物,是可以清洗掉的。

看硬度

媽媽花高價買了一個消災去病銀手鐲,卻被我狠心扔掉了

圖為黃銅和純銀的對比,用同樣的力度,劃痕有明顯區別。手感也不同,銀的質地要更柔軟一些。

媽媽花高價買了一個消災去病銀手鐲,卻被我狠心扔掉了

純銀的硬度要比銅的低,而要比鉛、錫的大,可用大頭針劃銀飾不起眼的地方進行測試,如果針頭打滑,表面很難留下痕跡,那麼可以判定為是銅質的飾品;如果痕跡明顯,則是鉛、錫質地;如果留下有痕跡而且又不太明顯的,那麼可以判斷為是銀飾。

掂重量

媽媽花高價買了一個消災去病銀手鐲,卻被我狠心扔掉了

挑選銀飾的時候一定要先拿在手中掂掂重量,純銀密度較一般常見金屬略大,一般來講:“鋁質輕、銀質重、銅質不輕又不重”,所以純銀掂在手中有一種渾厚感。

可以拿手機做參照,iphone7的重量大約在150g,一枚銀手鐲的重量在50g左右,拿3枚同等重量的銀手鐲與手機做對比,你大致就會有個判斷。

若飾品體積較大而重量較輕,則可初步判斷該飾品屬其它金屬

,就像小M在拿到媽媽買的銀手鐲時,就明顯感覺重量略微單薄。

聽聲韻

媽媽花高價買了一個消災去病銀手鐲,卻被我狠心扔掉了

左邊是黃銅戒指,右邊是純銀戒指,二者大小、重量、降落高度均相似。

純銀首飾落地聲音悶響不亮,沒有彈力!!純度越低,聲音越尖越高;如果是銅製的,聲音更高且尖,急促而短;如果是鉛,錫等,則置地聲音沉悶,短促。

折彎法

媽媽花高價買了一個消災去病銀手鐲,卻被我狠心扔掉了

用手輕折銀飾,純銀軟而柔韌,易彎不易折;如果是含量較低的,折彎時則感覺僵硬,或只能勉強折動;如果是仿銀飾品,經摺彎或用錘子敲幾下會裂開,易斷裂。

磁石法

媽媽花高價買了一個消災去病銀手鐲,卻被我狠心扔掉了

如果是純銀,就不會被磁鐵吸住。這種方法僅用於仿銀中含有合金銅鍍鎳和合金鋼鍍鎳,因為鎳(niè)跟銀的色澤非常像,價格卻很便宜。但是現在仿銀中還會摻雜其他重金屬及鎘合金,也不會被磁鐵吸引,且長期佩戴危害身體健康。所以,小M還是建議大家多用幾種方法去檢測。

銀藥抹試

媽媽花高價買了一個消災去病銀手鐲,卻被我狠心扔掉了

銀藥,又名吃銀虎,是用95%以上成色的白銀面和水銀調和而成的軟體狀物。將銀飾品在試金石上磨出銀道後,在銀道上塗抹銀藥。成色越高,掛銀藥越多,假的則完全不掛銀藥。

看缺口

媽媽花高價買了一個消災去病銀手鐲,卻被我狠心扔掉了

觀察銀飾缺口的顏色,如果飾品較柔軟,裡面顏色與外表一樣,為純淨的柔白,初步可判為95%左右

;如果用手彎折較硬,缺口為白色略帶灰色,或帶微紅色,黃白或帶灰色,可判為80%左右;如果彎折較堅硬,缺口為微黃、土黃、微紅等色,成色可判為70%左右;如果缺口紅中帶黑,或黃中帶黑,成色約為60%左右。

用酸測試

媽媽花高價買了一個消災去病銀手鐲,卻被我狠心扔掉了

如果銀飾上沒有純度標記的話,你就可以考慮做一個化學實驗。

在銀飾的內側滴上一滴濃鹽酸,會立即生成

白色苔蘚狀的氯化銀沉澱。而其它金屬則無此現象。不過這種方法會對銀飾稍有損耗,而且有一定危險性,不建議大家使用。

以上9種方法綜合運用鑑別銀飾真偽是沒有問題的,如果造假者能做得天衣無縫,那麼他的成本要比真正的純銀高得多,也就沒有利潤而言了。

不過在此還是提醒大家,如果是大型的銀器貴重的銀飾,最可靠的辦法就是去專業的鑑定機構做檢測

好的銀飾是一種很容易被歲月雕琢的飾品。它承載著佩戴者的故事,伴隨汗液的融入和肌膚的摩擦,會慢慢變成其專屬的色澤。那種超越時間,超越語言的印記,古樸又真實,這是黃金和鉑金無法替代的。

媽媽花高價買了一個消災去病銀手鐲,卻被我狠心扔掉了

銀飾融入了更多的設計靈感和潮流元素,雖不及鑽石珠寶那般璀璨耀眼,但它就這樣等待著你賦予它一萬種可能。

把你的心情、你的故事、你的憧憬抑或你們的愛,變成獨特的符號;你的溫度、你的呼吸、你去過的地方、欣賞過的風景都將成為它的催化劑,就這樣可以留在它的身上,看到了它,也就永久留在你的心裡。

媽媽花高價買了一個消災去病銀手鐲,卻被我狠心扔掉了

如果你也被銀飾獨特的魅力所吸引,就按照小M的方法精心挑選一枚真材實料的銀飾,當然你也可以自己手作一枚,賦予它特殊的意義,讓它陪你到老,記錄你所有的喜怒哀樂。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