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的媽媽,應該是要讓女兒遠離束縛,遠離乖乖女的標籤!

文|嘟媽

大家好,我是嘟媽,立志做有思想、有溫度的媽媽。

昨晚看了《悲傷逆流成河》哭的不行,大部分的情節說不上感同身受,卻能夠引人情感,想讓人一探究竟。坦白說,在我的學生時代,並不是那種酷愛看小說的學生,也不是那種老師眼裡的乖乖學生,但很多時候卻也是缺少了表達自我的勇氣。

成熟的媽媽,應該是要讓女兒遠離束縛,遠離乖乖女的標籤!

看完電影,又看了很多的影評,評論者大都是電影情節的感同身受,又或者是郭敬明的鐵桿粉絲。看著一片片的評論,我發現存在著一個奇特的現象,中國的家長一方面對於孩子過分溺愛,一方面又讓孩子與人相處中要時刻剋制!影片中易遙在沒有遇到顧湘西之前,從來都是忍受來自於同學的謾罵、欺侮,也都是從不還手、不還口!

當然,我們今天要討論的並不是電影的情節,我要說的是在普遍的家庭教育當中,對女孩子的教育真的需要改一改了。一方面的嬌生慣養,另一方面又因為擔心女孩子受到欺負,於是對女孩子也提出了種種束縛的要求。比如,我們小的時候,媽媽就告訴我們,女孩子要學的溫柔一些,乖巧一些,甚至是面對同學的欺侮,要打不還口,罵不還手。

成熟的媽媽,應該是要讓女兒遠離束縛,遠離乖乖女的標籤!

可是,生活賦予我們每個人的色彩都是不一樣的,不可能每一個孩子都可以平安不受欺負的成長。很多成長過程中因懦弱被欺負 ,被霸凌的女生,她們在很長一段時間,甚至是一生都可能會因為一段話,一個故事而自卑,甚至是抑鬱。

要想讓女孩子學會愛自己,父母就不要給太多的限制。

成熟的媽媽,應該是要讓女兒遠離束縛,遠離乖乖女的標籤!

正如張韶涵在《吐槽大會》裡說的那樣,那些傷害我的人,我為什麼要感謝他們?

是的,傷害了就是傷害了,我們沒有必要去感謝他們,甚至是接受他們的道歉,道歉並不能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作為女孩子的父母,我們更應該去鼓勵她們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說自己想說的話,善良是基本良知,但聖母般的善良,有些時候也可能是助紂為虐的利器!

在你的童年裡,媽媽的哪些教育方式,讓你在生活裡自我感覺低人一頭呢?歡迎分享出來,給更多年輕的媽媽改變自我的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