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學校不被小朋友們喜歡?父母別忘了教會他這些!

孩子在學校不被小朋友們喜歡?父母別忘了教會他這些!

童童是個活潑好動的小男孩,在幼兒園裡上中班。平時上學放學都是活蹦亂跳很開心的,可是最近一段時間情緒卻不好,送他上學,他總是磨磨蹭蹭,一副不想去的樣子,還經常無緣無故地發火。媽媽覺得是有什麼事情發生了,一問,果然。

孩子在學校不被小朋友們喜歡?父母別忘了教會他這些!

原來,班裡組織大家做手工,他看到一個同學做的機器人雕塑很好看,很喜歡,也沒問人家願不願意,直接就拿過來看了。那個孩子以為他是在搶自己的東西,一下子就哭了起來,還邊哭邊叫:“童童搶我的東西,童童搶我的東西了......”把老師和同學們都吸引過來。老師看到這情形,就批評了童童,說他不該亂拿同學的東西。下課以後,小夥伴們也都不理他了。

孩子在學校不被小朋友們喜歡?父母別忘了教會他這些!

顯然,一下子成了班裡不受歡迎的人,對童童是不小的打擊,心裡感到委屈和失落,又不會為自己辯解,就不愛去上學了。


孩子在學校不被小朋友們喜歡?父母別忘了教會他這些!

童童的這種情況並不少見,孩子的學校生活並不只有學習,每天還要和許多小夥伴相處,當孩子心情不好時,可能是因為和小夥伴、老師相處過程中發生了不愉快。我們千萬不能對這些“小事”掉以輕心,如果孩子不能融入到小夥伴當中,時間長了會影響他的心理健康。我們要及時發現孩子的問題,幫助他們解決,教會他們如何與別人相處,這樣他們才能很快地融入學校,受到歡迎,得到快樂。

孩子在學校不被小朋友們喜歡?父母別忘了教會他這些!


那麼,我們該怎麼辦呢?

1、上學前記得多指導孩子

讓孩子知道在學校裡和在家裡是不同的,每個人的生活習慣和性格是有區別的,要守規矩、懂禮貌、尊重別人,未經允許不能隨便拿別人的東西。

2、告訴孩子和其他小夥伴玩耍時的注意點

與別人玩耍時,一定要尊重別人,注意自己的言行,想要別人和自己一起玩遊戲或者借別人的東西時,多用商量、徵求的口吻,如“我們可以一起玩嗎?”“我能看看你的玩具嗎?”可以根據孩子的性格有針對性地要求:如果孩子性格好強,告訴孩子在學校要謙和、忍讓;如果孩子比較擔心,則告訴他要自信一些,不要害怕。

3、提示孩子遇到“意外”情況怎麼處理

平時可以和孩子一起假設在學校發生的各種情況,並提示他應該怎麼做。如不小心碰到了別人,要及時向別人道歉;如果遇到不知道如何處理或者被別的孩子欺負了,可以請老師來解決。

4、及時跟老師溝通解決

有的孩子在學校遇到狀況了,當時不知道怎麼處理,受了委屈也說不出來,做家長的發現了一定要及時弄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並告訴老師真實情況,尋求適當的解決方案,避免事態持續。

5、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指導孩子

生活中注意觀察孩子,發現孩子有做得不對的地方,如孩子搶了別人的玩具、到別人家裡做客調皮搗蛋、稱呼別人不禮貌等,一定要及時指出,並抓住機會指導孩子糾正過來。

孩子在學校不被小朋友們喜歡?父母別忘了教會他這些!

當孩子懂得怎樣去和小夥伴、老師相處,並懂得如何解決問題,不再害怕時,也就變得快樂了,厭學、亂髮脾氣的情況也就會少發生了。

孩子在學校不被小朋友們喜歡?父母別忘了教會他這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