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鐘知識錦囊|開源軟件的盈利模式是什麼?

1分鐘知識錦囊是36氪的日更問答新欄目,旨在每天以一分鐘為限,快問快答一個重要的商業問題。今天我們解答的是軟件相關的問題。如果你對近期的商業世界還有什麼疑問,歡迎在評論區給我們留言,錦囊負責找高手為你解答。

1分钟知识锦囊|开源软件的盈利模式是什么?

提問:@郭郭

今日錦囊答主:韓卿 開源Apache Kylin 項目委員會主席, Kyligence CEO (http://kyligence.io/zh/)

現在有個趨勢是越來越多的軟件,尤其是基礎類和工具類,在走開源的商業模式。開源對開發而言更有正反饋,項目可以更有生命力和更長久。下面我來簡單聊聊過去十幾年來,開源商業模式的幾個變革:

1、 最早最出名的開源模式,是軟件全開源,通過服務和諮詢來獲取收益,這也是相對個人的早期階段。

2、 出現了比較大的開源商業公司,最典型的是從紅帽開始的,軟件完全是開源的,服務是要收取相應費用的,尤其是維護,比如補丁和SLA的支持。

3、 到後來,大部分開源的商業模式是提供開源版和企業版,企業版會有一些開源版沒有的功能。

4、 近幾年來,又出現了開源+雲的新模式,最大的代表就是Databricks,Spark是非常火的一個開源社區,但他們沒有提供企業版,而是提供了雲上的版本,很多功能是企業級。這種方式在國外越來越流行,它降低了用戶的進入門檻。比如Google的TensorFlow,TensorFlow是免費的開源軟件,但是它在Google上跑這個服務,是要付雲的費用的。

大部分做開源商業的公司集中在基礎軟件裡面,很少看到應用類軟件。總體來說這個領域有幾個方向:一個是操作系統,Linux毋庸置疑是走在最前面的;另外是跟雲相關的開源,比如OpenStack,以及大數據方面,例如Hadoop,Spark,Kylin等,現在有非常多的創業公司在做這塊。

還有一塊比較流行的開源軟件應用是CMS,也就是做網站相關的,最傑出的代表是Drupal和Wordpress。這兩個開源軟件背後都有商業公司支持,佔了全球百分八九十以上建互聯網網站的業務,大部分功能都是免費,但是很多客戶都願意買他們商業化的服務。在大數據方面也有很多開源創業公司。

再分享我的一個觀察,關於開源軟件的商業化,美國已經有二十多年的歷史了,無論是從紅帽的公司發展,還是剛剛發生的微軟50億美元全資收購面向開源和私有軟件項目的託管平臺GitHub。最近幾年我們可以看到在國內,也有非常多的關於開源的創業公司起來了,我們是其中一家。這是非常好的趨勢,說明國內的開源生態除了在技術上有創新和投入,商業上也開始在走向正確的方向,我相信未來本土的開源公司能走出一條路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