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葦杭書院戊戌會講:用“仁”喚醒我們做人的自覺性

「快讯」苇杭书院戊戌会讲:用“仁”唤醒我们做人的自觉性

葦杭書院戊戌會講:

用“仁”喚醒我們做人的自覺性

孔子二五六九年歲次戊戌臘月初八日庚戌

耶穌2019年1月13日

2019年元月12至13日,以“仁”為中心議題的葦杭書院戊戌年度會講在北京大學舉行,吸引了來自社會各界的200餘名儒門同道及國學踐行者。

樓宇烈、張祥平、張祥龍、韓星、程方平、任劍濤等20餘位學者專家,從“仁”的基本內涵、“仁”的傳統與現代精神、仁學與儒家修身工夫、“仁”與西方宗教博愛觀念等角度展開討論。

「快讯」苇杭书院戊戌会讲:用“仁”唤醒我们做人的自觉性

活動由葦杭書院和北京大學經典與人文研究中心聯合主辦,北辰青年計劃、衡水學習社協辦。

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開幕式首先以起立默哀、視頻講述的方式,追思剛去世三個月的當代知名儒者、葦杭書院創院山長楊汝清先生,並對書院十年會講進行了回顧。

今年以“仁”為主題的年度會講,適值會講十週年紀念,楊汝清先生早在2018年4月份即開始籌劃,但10月份出差途中不幸因病驟逝。

本次會講,他的父母、妻子和兩位弟弟作為特邀嘉賓出席,以行動支持葦杭書院的講學活動,讓現場嘉賓與觀眾為之動容。

「快讯」苇杭书院戊戌会讲:用“仁”唤醒我们做人的自觉性

開幕式之後,葦杭書院戊戌年度會講第一場正式開始。本場會講由北京大學博士蕭偉光擔任主持人,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樓宇烈,北京農業大學張祥平,中國人民大學韓星、程方平以及西南政法大學董衛國同臺論道,並與現場聽眾熱烈互動。

「快讯」苇杭书院戊戌会讲:用“仁”唤醒我们做人的自觉性

樓宇烈:用“仁”來喚醒我們做人的自覺性

著名學者、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北京大學宗教研究院名譽院長樓宇烈先生在首場會講上表示,“仁”是儒家核心的理念,儒家的仁義,口語說的仁義道德或者道德仁義,把道德和仁義融為一體來講,其實先秦時道德與仁義,概念分別來自於道家和儒家,是有所不同的。

道德強調的是天性,道德為萬物所有。仁義是人為的,人為裝扮起來的。偽,我們不要以為偽就是虛偽,“偽”字的結構是人為。人之所以跟動物有區別,就在於人可以自我裝扮自己,能夠把自我和動物區別開,文明就是通過文飾來顯示的。

樓宇烈說,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文明”這個概念是人的自覺性的體現。文明的進步就是人離動物(性)越來越遠,把動物的完全自然而然的自發行為變成自覺行為,這才是文明的標準。以此參看今天的社會,文明是在進步還是在倒退,值得大家思考。仁義就是人的自覺。

我們都知道“仁者愛人”,作為人應該相互敬愛,而不應該像叢林法則那樣,優勝劣汰、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作為人就應該弱者強扶,這才是人的社會。所以,究竟什麼是文明呢?就是人的自覺的體現。

樓宇烈進而指出,在中國傳統話語裡,法、禮、仁這三個字非常重要。孔子學問的核心就是仁學,單說禮學不是很準確。

在禮崩樂壞的時代,孔子認為當時最重要的事是讓大家能對禮規定的言行規範自覺遵守。而他所說的“仁者愛人”,更重要的含義是人的自覺。

因此,作為人,要遵法、要守禮,還要有自覺性。法是最外在的、是強制性的;禮是一種習慣自然的行為規範,也有一定的自覺性,但還沒那麼高。

只有用“仁”來作最終的區別。所以,仁的根本精神就是人的自覺和自律,也只有這樣,才能挽回禮崩樂壞的情況。

如果人沒有自覺性,就不可能挽回禮崩樂壞的局面,再強大的法治力量也不可能做到。仁學的意義,對於社會的治亂有直接意義和直接影響。

“人要自愛,人要自尊,人要自信。”樓宇烈說,儒家的文化裡非常強調“誠”,誠信、誠實。“誠”在儒家文化裡面是是一種天德,天所具有的德行。

《中庸》說:“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孟子》說:“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我們講“天人合一”,在這個意義上,就是“天人合德”。

什麼德呢?就是“誠”。在古人看來,誠則明,誠信則神。誠者為仁所守、為義所行,所以“誠”的內涵就是守仁、行義,這也就是儒家核心的“仁義”。一個沒有自覺、不能自律的人,不能稱為“仁”。

他的一切行為都是自發的,想怎麼樣就怎麼樣,這就不能稱為“仁”。仁還有一個核心就是自己做主,這也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特徵,是反求諸己的,必須看到仁的作用在什麼地方,要用“仁”來喚醒我們做人的自覺性。

「快讯」苇杭书院戊戌会讲:用“仁”唤醒我们做人的自觉性

張祥平:“仁”就是真誠待人待天下

儒家學者、北京農學院副教授張祥平先生的發言,重點從儒家修身的層次來解讀“仁”。他說,“仁”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真誠待人待天下,也就是孔子說的“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張祥平首先分析了儒家的“禮”和“仁”,認為“禮”是分層、分工的資源分配規則和再分配協調規則。

《周禮》可以分為六個部分,其中前三個部分是分層:即中央、地方、基層;後三個部分是分工,包括軍隊、司法和工匠。當我們“克己復禮”的時候,就和整個社會大結構整合到了一起,所以說:“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他援引《論語》顏回三月不違仁的實踐故事,指出仁的表現,應該是像孔子和顏回這樣,真誠待人,真誠待天下,“苟非其人,道不虛行”。

由此,張祥平提出儒家修身五層次,即孝悌、謹信;愛眾、親仁、為義;好學、致用;克己復禮依於仁;與民同患道虛行。儒家是二人本位,所以首先要孝悌、謹信,要愛眾、親仁、為義。

談到家國天下,就是克己復禮依於仁。所謂人生的“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就是要做到“與民同患道虛行”,所謂“與民同患”,就是《周易》“繫辭”中說的“聖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密,吉凶與民同患”。

儒家修行的第二層次是愛眾、親仁、為義。就是要以志士仁人為榜樣,以孔子的優秀生為榜樣。他們的心靈世界,就是《論語》中出現的師生教學相長的精神大餐。

中國人民大學韓星教授的發言,主要針對孝與仁的關係展開。他引用朱子的註解,認為從理解性理的角度看,仁德是孝悌之本;而從實踐的角度看,行仁則應以孝悌為本為始。

儒家的愛是以同心圓的方式,發源於血緣親情,然後一層一層推導至天地萬物。他強調,仁不僅僅是一個概念,不僅僅是一個哲學範疇,更主要的是人的生命實踐。我們要把仁看成安身立命之本,是須臾不可離的。

程方平教授在會講中指出,“仁”的概念也不是孔子發明的,但它是孔子為中華文明的發展所做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選擇。在某種意義上,孔子所做的工作,就是中國最早的文藝復興。他提倡仁道,就是通過教育,讓人成為人。“仁”的思想不只是中國化的思想,也是人類的共同利益。

來自西南政法大學的董衛國老師認為,一部儒學史,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就是一部關於“仁”的詮釋史。孔孟對於“仁”的教導是非常全面的,蘊含豐富的內涵,包含了諸多可能性的詮釋方向。

漢唐儒學對“仁”的詮釋比較看重的是政治層面,比如董仲舒說“仁”是“天心”,即愛人利物之心,所以仁政乃是天道的要求。

宋明時期,仁道的詮釋比較重視精神境界和修養工夫的詮釋方向,從而挺立超越性的價值層次。到了近代,譚嗣同、康有為等人在消解西方的啟蒙精神時,第一個想到重新詮釋的就是儒家的“仁道”。

譚嗣同《仁學》稱“仁”以“通”為第一義,它包含著西方的自由、平等、博愛的精神。“仁道”是我們民族文化的根基,任何一個時代,要尋求社會治理、道德教化之基礎,振興文化,都要對仁有一種自覺,有一種新的詮釋和理解。

「快讯」苇杭书院戊戌会讲:用“仁”唤醒我们做人的自觉性

據介紹,葦杭書院由民間儒者楊汝清先生2006年在北京創辦,以講學論道為主旨,通過修習儒家經典,踐行儒家生活方式來影響和帶動以青年尤其是高校青年教師和學子為主的具有文化情懷和公益理念的同道。

這所民間書院秉傳統書院精神,藉民間公益模式,先後舉辦了以孝、禮、信、恥、廉、義、和、忠、恕、仁等為主題的年度會講,邀請著名學者和躬行踐履國學價值精神的各界精英,“以儒家解釋儒家,用經典詮釋經典”,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回應現實關切,是全國知名的公益儒學傳播平臺。(圖片由葦杭書院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