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尊重,叫做“收到請回復”!

有一種尊重,叫做“收到請回復”!

決定一個人能走多快的是能力,但是決定一個人能走多遠的是人品,“收到”兩個字,是人品的體現,能夠決定一個人能走多遠。

最近一直很流行一句話,我回你是秒回,你回我是輪迴,太過分了!


很想告訴說這句話的那個人,其實還有更過分的!乾脆不回。

1

收到,這是最起碼的尊重


記得520的時候,看到公司挺多對情侶的,就決定,給他們放放假,在前一天晚上下班後,我就在公司群裡@了一下所有人,告訴他們明天放假。

說完過了快半個鍾,群裡都沒人理我,我怕他們開了群消息免打擾,不知道這個消息,於是我又@了一次,收到請扣1。

結果呢?還是沒人理我,沒收到回覆,我就覺得他們不知道這個消息,明天又跑來公司上班。

沒收到回覆,我只好再一次的群發信息給他們,這回有好一些回覆了。

雖然大部分人只是回的一個1,我心裡也舒服多了,起碼大家都知道了。

還有一些人沒回復,我就給同事小黃打了個電話,讓她聯繫一下這些人,告訴他們一下明天放假。

電話那頭沉默了一會,小黃說:

“大家都是手機不離身的人,微信時刻登著,大家早就看到了你發的微信,只是不想回罷了,要回你的人早回你了。”


我愣了一下,是啊,現在大家都是手機不離身,要回你早回了。

回個信息有多難?就算髮個1,你只需要按一下鍵盤,再按一下發送,10秒時間用不用?

收到別人的信息,不指望你能夠秒回,只求你能回,就算輪迴,都比不回要好。

收到請回復,這是我對你的尊重,同時,人都是相互的,我自然也希望能得到你的尊重。

給人一個答覆,一句收到,這是你對一個人最起碼的尊重。

2

收到,也是一種責任


前一陣子,回了一趟我曾經的大學,做校園招聘。

給以前的導師發了微信,讓幫忙推薦一下看看有沒有好的人選。

隔了幾分鐘就回我,好的收到,在忙,待會給你把學生帶過去。

校園招聘會開始了,別的單位陸陸續續的開始有學生去面試。

我這邊還空蕩蕩,隨行的助理問我怎麼辦?我們這邊都沒有人,你的導師會不會忘記了給我們推薦啊?要不催他一下,說著拿出電話準備聯繫校方。

被我阻止了,我相信導師不會忘記,收到且答應了,就一定會給我們一個交待。

直到招聘會開始半個多小時,導師帶著十幾個學生出現了。

收到,不僅是一種尊重,同時也是一種責任,一種精神。

自強不息,就是永遠在進步,永遠不滿足。有智慧的人應當效法陰陽變化日新,不斷改掉過錯,不斷創造新的業績,在歲月的流逝中修養自我,昇華自我。

《周易》中說:無平不陂,無往不復,艱貞無咎。陂是坡地的意思。這句話是說,平地和山坡是可以相互轉化的,有去就會有來。

艱、貞是兩個詞,艱是說外在環境的艱苦、窮困;貞是君子內在對貞正的堅守。君子在艱苦、窮困的環境中,保持內心和品行的貞正,終究是有福的,也必將走出困境,為自己贏得好運。

世界上時時刻刻發生的變化,循環往復,平地在某個時間會變成山坡。這就是說,困境和逆境是不斷轉變的,沒有人一輩子走運,也沒有人一輩子倒黴。人生艱難和困苦雖然不能避免,但只要我們保持一顆堅忍和貞正的心,就能將其轉變成平坦的大道。

《易經》讓我們在艱難困苦中保持忍耐和貞正之心,這樣做一定會有好的結果。無獨有偶,《論語》中記載孔子被困,已經沒有了糧食,他告訴弟子們“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君子身處困境,能夠堅持自我,熬過去,而小人卻不懂得堅持原則,一遇到困難只會變節和逃避。

《易經》說厚德載物,其實厚德載物的本質就是善良寬容。厚德是善良,用善良的心地去承載萬物,待人接物,包納萬物,就是寬容!

《易經》強調“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善良與厚德、厚道的內涵基本相同。

《易經》是“群經之始”“大道之源”,諸子百家都從其中汲取營養。其大無外,其小無內。

而這一部中國人最重要的經典,將人的修養和修行以及人的命運講到了極致。

人的命畢竟不是全靠天定,《易經》的偉大不在於創造了或者間接產生了一系列的“算命之法”,而在於它啟發我們明瞭人間的“貞正之道”,如果我們能沿著《周易》指明的這條“貞正之道”,人生道路必然能夠元亨利貞。

《易經》曾被認為是一本算命的書,後來成為中國哲學思想的總源頭,它既陌生又熟悉,既高深莫測又簡單易讀,對中華文化的形成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今天總結幾個《易經》最厲害的玄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易經》,是中國最古老的占卜術原著,也是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倫理實踐的根源,對後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易經中道出這九種人生“失態”,讓人領悟:其實只有多一點自律,等你回顧人生時,方能少一些悔憾。

01. 大喜易失言。

言多必失,特別是在高興時,因為希望分享,所以廣而告之。但是,心可以亢奮,話仍要沉穩。

02. 大怒易失禮。

怒從心起,恐怕下一步很多都會訴諸肢體動作,遑論禮節。所以,最好方式是從源頭解決:制怒!

03. 大驚易失態。

如同曹劉論天下英雄劉備驚掉了筷子一樣,大德劉備尚且如此,常人要做到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很難。

04. 大哀易失顏。

面對種種哀傷甚至哀痛,在宣洩過心底的苦與慟之後,需要節制、順變、向前,別讓頹廢左右自己。

05. 大樂易失察。

高興時,往往覺得一切都是悅目的,而此時分辨能力往往被削弱,思考邏輯會被淡化。於是,失察就乘虛而入。

06. 大懼易失節。

恐懼或誘惑之下,意志不堅的人會失去原則與底線。此時,真正的猛士會抬頭、直面,真正的勇士會堅定、堅持。

07. 大思易失愛。

想法不要瞻前顧後,思慮不要過於繁複,全心付出,愛就愛了。

08. 大醉易失德。

大醉之時,其言往往會多妄語,其行往往會出格。所以,小酒怡情,酗酒不光傷身,更易失德。

  09. 大話易失信。

不輕諾,諾必果,一言九鼎,言出即行。拍胸脯之前,先掂量掂量自己的心量與能量。

10. 大欲易失命。

所謂“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有些人慾望無度便會“失命”。“欲”從來是求而不得的,只有默默耕耘。壁立千仞,無欲則剛。福報都是修來的,而不是爭來的。

《周易·繫辭傳》中說,“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這是一句非常有名的話。“器”可以指學問、能力,就是所謂的“藏器於身”。深藏不露,還不要表示出來。有器不用可以,但不可無器。

《周易》謙卦中說:“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牧,就是養,引申為自守。卑以自牧就是謙卑自守也。謙卦是64卦當中,唯一一個六爻全吉的卦。

謙,在《易經》是一個卦名,叫做“地山謙”。它的畫像,是高山峻嶺,伏藏在地的下面,也可以說,在萬仞高山的絕頂之處,呈現一片平原,滿目晴空,白雲萬里,反而覺得平淡無奇,毫無險峻的感覺。

《周易》乾卦中說,亢龍,有悔。飛的過高的龍,必然會招致禍患而悔恨不已。

亢龍,就是飛的過高的人,代指那些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喪的人。

簡單來說,亢龍有悔就是警示我們,事不能做絕,話不能說滿,便宜不能佔盡。凡事都要把我分寸,為自己留條後路。

人情留一線,日後好相見。世事難料,什麼事都會發生變化,人情世故複雜微妙,如果把事情做絕了,就等於堵了自己的後路,一旦事情發生了變化,就沒有迴旋的餘地。

3

收到請回復,見人品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借給過別人錢?

記得我剛大學畢業的時候,當時有兩個室友找我借了錢,借了一千塊左右,他們說是要回家買車票,錢不夠,先借著,到家了就還。

那一千塊錢是我大學時省吃儉用,存了2個月的生活費,省下來的,打算給自己換部手機。

大學四年的感情,我覺得也是可以相信的,於是就借出去了,可後來卻發現,還是我太天真。

在他們上了火車以後,我給他們發了一個短信,注意安全,到家了和我說一聲哈。

我很快的就收到了其中一個人的回覆,而另一個人的我至今都沒收到。

其中一個人回去了以後,立馬給我回了個信息,已到家,錢第二天轉給你,謝謝啦,接著,過了一天就把錢給我轉過來了。

另一個人,信息沒回我,錢也沒還我。

他不會知道,他沒回信息,對我造成了多大的影響。

擔心他是出了什麼意外?還是怎麼了?手機給人偷了?

之後一次同學聚會,他們兩個沒來,聽另一個室友說起了他們:

收到信息回覆了我的那一位,自己開了一間公司,公司做的很大,因為很多人都信任他。斷掉了聯繫的那一位,開了一個廠,不怎麼守信用,經常忽悠人,沒幾個月就倒閉了,在老家到處欠錢,東躲西藏過了好一段時間,現在在一間拉麵店做服務員。


有的時候,要看一個人的人品,其實不難,就看他收到信息會不會回覆就可以知道,收到回覆,意味著尊重,也意味著責任,更加意味著人品。

成大事的人,大多都具有一種品質,那就是,收到會回覆。

4

收到,給人一個回覆,真的不難。


群裡發信息,@到你了,回覆一個收到,會省掉髮信息那個人很多時間。

公司領導發信息給你叫你辦事,回覆一個收到,能讓他們覺得你可靠。

父母發信息給你問候,簡簡單單的一個收到,能給他們莫大的安全感。

朋友之間相約,回覆一個信息,就算是否定的也好,也能讓你們的關係不會因沒有聯繫而斷掉。

別人借了錢給你,找你的時候,給別人一個回覆,給別人一個肯定的日期,能讓他們更加的信任你。

有一種尊重,叫做“收到請回復”;有一種責任,叫做“收到請回復”;有一種人品,叫做“收到請回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