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這座建於幾百年前的古剎,結構至今讓人驚歎不已……

福清这座建于几百年前的古刹,结构至今让人惊叹不已……

福清新厝鎮古稱“光賢裡”

文化歷史悠久

保存著不少自唐至清年歲不同的古廟古觀

裡面有條平行於福廈路的古驛道

在此附近就有座古今聞名的古剎

福清这座建于几百年前的古刹,结构至今让人惊叹不已……

武當別院

福清这座建于几百年前的古刹,结构至今让人惊叹不已……

武當別院位於福清市新厝鎮蒜嶺村西北500米。明天啟五年(1625)建,1980年,當地村民和華僑依照原樣進行了大規模修茸。修復後的寺院為重簷歇山頂建築。院佔地面積7000平方米,坐北向南,由大雄寶殿、玄天上帝殿、關帝殿等組成。大門牆上明代進士周如磬題“武當別院”四字遒勁有力,至今仍鑲嵌在寺院的大門頂上,寺門牆上,6幅山水動物壁畫鮮豔奪目。

福清这座建于几百年前的古刹,结构至今让人惊叹不已……

玄天上帝殿面闊三間,進深二間,廡殿頂,正脊兩端為騰龍坐鎮。樑架飾以各種彩繪或木雕的鳥獸、人物圖案。

福清这座建于几百年前的古刹,结构至今让人惊叹不已……

院內最吸睛的應該就是那座古樸別緻的古戲臺了。戲臺為重簷歇山頂,由4根磨光石柱支撐,臺外石欄圍護,造型精美。據稱古戲臺藻井中,共計用了千餘塊木構件,工匠們採用的是榫卯結構,不曾用上一顆鐵釘呢!藻井頂端則“安裝”一面大銅鑼,直徑約一米。抬頭仰望修葺後的藻井,金碧輝煌,美輪美奐。工匠們在斗拱上除了描繪波濤藻類外,怒放的牡丹、華麗的鳥雀,佈滿藻井的每個構建,可謂謂琳琅滿目、栩栩如生。

福清这座建于几百年前的古刹,结构至今让人惊叹不已……

古戲臺上方為什麼要用藻井結構和大銅鑼呢?原來這種結構是有來頭的。據瞭解,在殿堂、樓閣最高處作井,同時裝飾以荷、菱、蓮等藻類水生植物,都是希望能借以壓伏火魔的作祟,以護佑建築物的安全。關於東井,西漢大史學家司馬遷(約前145或前135-)所著我國現存較早的天文文獻《史記。天官書》中注有:“東井八星主水衡。”東井即井宿,星官名,二十八宿中之一宿,有星八顆,古人認為是主水的。這反映了古人對防火的良好願望。

福清这座建于几百年前的古刹,结构至今让人惊叹不已……

而藻井的結構和大銅鑼的存在,還有另外一個用處。原來古時候沒有擴音器,更沒有線陣音響,聰明的古人就利用藻井凹陷的空間迴旋,以及銅鑼的迴音,將後臺的器樂聲和演員的唱腔傳遞出去,達到“擴音”的目的。也難怪古戲臺上方掛有一面牌匾,上書“繞樑”。

福清这座建于几百年前的古刹,结构至今让人惊叹不已……

● ● ●

古人在建造藻井時的初衷和智慧

讓現代人由衷感嘆

今人在修葺古戲臺藻井時“修舊如舊”的理念也值得肯定

大家有時間一定得前往觀賞一番

福清这座建于几百年前的古刹,结构至今让人惊叹不已……福清这座建于几百年前的古刹,结构至今让人惊叹不已……

福清这座建于几百年前的古刹,结构至今让人惊叹不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