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知道,關於宋慶齡為《中山僑刊》題字的那些事?

前 言

2018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中山升格地級市30週年,也是中山市檔案館成立60週年。檔案承載了中山這座城市的發展歷程,也見證了改革開放所取得的偉大成就,為此,中山市檔案局與中山市檔案學會面向中山檔案工作者及廣大市民共同舉辦“檔案見證改革開放”主題徵文活動,並由徵文評審委員會評選出一系列優秀徵文,陸續予以刊發。今天,我們刊出的這篇文章,向您講述了宋慶齡與《中山僑刊》之間的那些事

……

聽說,中山僑刊社有國家領導人的書法題字?

是的,《中山僑刊》創刊於1981年,刊名由孫中山先生的夫人宋慶齡親筆題寫,那時她是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國家名譽主席,這在全國300多份僑刊中是絕無僅有的。

……

你可知道,關於宋慶齡為《中山僑刊》題字的那些事?

宋慶齡手持新出版的《建國大綱》線裝本在北京寓所留念(圖源網絡)

你可知道,關於宋慶齡為《中山僑刊》題字的那些事?

1981年宋慶齡給《中山僑刊》題寫的刊名(市檔案館藏)

5月末,我剛完成一份任務:協助提供中山僑務系統反映改革開放40週年成就的文物徵集線索,碰巧有南方報業集團的媒體記者前來“找料”,我的第一個提議,就是宋慶齡為《中山僑刊》題字的書法檔案。

你可知道,關於宋慶齡為《中山僑刊》題字的那些事?

由宋慶齡題寫刊名的《中山僑刊》創刊號(市檔案館藏)

原因一

《中山僑刊》作為改革開放後,全國首個也是唯一得到國家領導人題寫刊名的僑刊,現已成為中山市擁有正式刊號,對外發行量最大、發行範圍最廣、影響力最強的中英雙語期刊,發行到五大洲的70多個國家和地區,被海外僑胞稱讚為“集體家書”,意義特殊。

原因二

中山是僑鄉,改革開放40年取得的成就,與港澳鄉親、海外華僑的參與、支持密切相關,《中山僑刊》幾乎見證和記錄了華僑鄉親支持家鄉改革開放的事蹟,在聯絡僑胞、記載僑情、說明僑史、承載鄉情、傳揚文化、推介城市等方面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37年前的那份題字書法,現存於市檔案館,寫於一張長22cm,寬11.3cm的宣紙上。“中山僑刊 宋慶齡”7個字,墨色凝重,用筆深厚,顯得端莊大氣,紙質雖有些發黃,但保管良好。這薄薄的墨寶看著簡單,背後卻蘊含著一段旅外僑胞及鄉親情繫桑梓,名人關心重視中山發展的“三部曲”故事。

一部曲:華僑鄉親議辦刊,心繫桑梓情可鑑

話說1980年,中山打開大門,推動改革的成效漸顯,香港、澳門的鄉親與家鄉聯絡日漸密切,有意回來投資辦廠、捐助公益、交流互動的鄉親日漸增多。當時,人稱“香港海產大王”的鄉親蔡繼有,有感於家鄉信息閉塞,缺乏與旅外鄉親溝通的載體,多次在不同場合向縣僑務辦公室建議:家鄉政府應該開放對外宣傳工作,發行紙質刊物,以圖文並茂的方式向旅外鄉親們說明、宣傳家鄉的僑務政策、經濟環境、社會建設等信息,以此更好地鼓勵、吸引更多人參與支持中山的改革開放。該倡議獲得許多香港鄉親、海外華僑的認可,但是當時縣財政緊缺,人力、財力都單薄的僑辦是否有條件辦刊,幾乎沒人敢表態。這正是:華僑鄉親議辦刊,心繫桑梓情可鑑。

華僑鄉親有感而發的提議,讓縣僑辦的領導很受觸動,經過詳細論證,大家認為最適宜的形式就是創辦一本僑刊,迫切為有志於參與中山經濟建設的華僑鄉親提供有價值的信息和政策服務。不過,需要解決三大問題:一是沒錢,財政經費支持十分有限;二是缺人,其時僑務辦公室僅有7名工作人員,肩負僑務、外事雙重任務;三是技術落後,本地設計印刷條件,唯恐難以達到出版要求。糾結之時,旅外鄉親開口了:“不夠錢,我們可以捐嘛,外面鄉親這麼多;印刷技術,我們來想辦法解決,大不了到香港印。”

你可知道,關於宋慶齡為《中山僑刊》題字的那些事?

《中山僑刊》是華僑精神家園,圖為讀者來信(圖源《中山僑刊》)

香港鄉親鄭振雄等立即發動在外鄉親籌措印刷經費,香港嘉年印刷廣告公司總經理楊永善力承排版印刷任務。如此各方一鼓作氣,辦刊計劃最終落地。1981年初,縣僑辦緊鑼密鼓開展創刊工作,聘請兩位退休教師義務擔任編輯,統戰部部長林藻等領導親自組織策劃、審閱稿件。“我們絕不能辜負鄉親們的期望和信任”。於是,就有了第二部曲。

二部曲:僑務部門迎難上,創刊志向不改移

刊名定為《中山僑刊》,找誰“題名”很快成了重要議題。當時意見眾多,有人建議由時任廣東省副省長的歸僑郭棣活來寫,有人提出可以從孫中山的書法作品中拼配,大家討論半天都沒結果。“不如恭請孫夫人宋慶齡題寫刊名吧。”僑務幹部陳迪秋的這句話,讓爭論的現場靜了下來。大家不置可否,普遍擔心小小的地方性刊物份量不夠,加之宋慶齡當時年近90,身體抱恙,不宜勞煩,成功邀請題詞的可能性不大。

不過,陳迪秋有自己的想法——孫中山先生說過“華僑是革命之母”,宋慶齡深有同感,中山先生的故鄉要辦與華僑有關的刊物,宋慶齡理應會重視對待。爭論到最後,陳迪秋說道:“就讓我試試吧。”就這樣,陳迪秋草擬了信件,大意是為了向海外華僑和港澳臺鄉親傳遞家鄉信息,加強認識,增進感情,鼓勵他們支持家鄉建設,中山要創辦僑刊,誠邀孫夫人題寫刊名。信用打字機打好,經領導審閱蓋章,於1981年3月初寄往北京人大常委會的宋慶齡辦公室。“當時我貼了8分錢的郵票寄出去”,如今已經退休的陳迪秋,回憶起來仍記憶深刻。

你可知道,關於宋慶齡為《中山僑刊》題字的那些事?

1916年4月24日,孫中山與宋慶齡在東京合影 (市檔案館藏)

三部曲:誠心寄信求題字,慶齡先生抱恙寫

信寄出後,大家轉身投入忙碌的創刊工作,誰想當月的18日,一封來自北京的信寄到了僑辦。“孫夫人回信啦”,陳迪秋一邊揚著印有“宋慶齡同志辦公室”的信件,一邊激動的說道。來信頗有份量,同事們邊傳邊猜,最終還是交由陳迪秋拆封。伴隨著濃濃的墨香,只見一頁信紙,一疊宣紙露了出來。“有了、有了”,同事們興奮地喊道,信中解釋孫夫人有病在身,爭取寫了4張,任由挑選,並要求出版後寄上一份。

大家看到題字歡欣鼓舞,卻不知宋慶齡當時身患蕁麻疹多月,剌癢使她痛苦萬分,3月9日又摔傷右手,手腕難以控制毛筆。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宋慶齡還親自書寫,可見有多麼重視。

這個細節恰好被作家伊斯雷爾•愛潑斯坦記錄了下來,他在著作《中國現代化的先驅》一書中寫道:1981年3月,在她(宋慶齡)逝世的前兩個月,孫中山故鄉中山縣一個小刊物的編輯來信,請宋慶齡為他們題寫刊名。這是本以廣泛散居在外地和僑居國外的同鄉為讀者的雜誌。發信之前,編輯之間發生了一場爭論,有人說,宋慶齡年事已高,恐體力不支;還有的說,我們一個小小的縣辦刊物,怎好打擾如此重要的人物。然而他們還是懷著一線希望,發出了給宋慶齡的信。而她幾乎是在收到來信的當時,就題寫了刊名,不是1份,而是4份,供他們選擇使用,真是出乎人們的意料,使他們深受感動。真是:誠心寄信求題字,慶齡先生抱恙寫。

這三部曲可謂環環相扣。試想,如果沒有香港鄉親從“改革開放”的視野提出意見,可能僑務部門不會有辦刊的啟發;如果沒有旅外鄉親的支持,創辦《中山僑刊》的信念可能會動搖,也就不會有邀請孫夫人題字的行動,更不會得到宋慶齡的親筆題字。讓人深感遺憾的是,宋慶齡在5月29日與世長辭,沒能看到6月18日出版的《中山僑刊》創刊號。

你可知道,關於宋慶齡為《中山僑刊》題字的那些事?

1925年宋慶齡在碧雲寺為孫中山守靈(市檔案館藏)

不過,宋慶齡的題字作用巨大、影響深遠,一直激勵和鞭策中山僑刊社,乃至中山僑務部門不遺餘力開展“為僑服務”工作。《中山僑刊》始終堅持愛國主義方針,以生動活潑的形式宣傳記錄華僑華人、港澳鄉親參與支持中山改革開放的各種事跡,並以華僑華人的閱讀習慣和鄉愁情感為辦刊導向,講好中國故事,說明中山市情、民生、僑情、僑史,以及經濟社會建設各領域的成果,讓華僑華人從中看到家鄉建設、祖籍國發展和民族進步的希望。

你可知道,關於宋慶齡為《中山僑刊》題字的那些事?

宋慶齡與北海幼兒園的小朋友們在一起(圖源網絡)

由於辦刊成績顯著,深受華僑鄉親好評,《中山僑刊》獲得過廣東省第三次僑刊鄉訊評比一等獎(1993年)、廣東省首屆優秀僑刊鄉訊獎(2012年)、第四屆廣東省期刊優秀作品評選一等獎、二等獎(2016年)等榮譽。

《中山僑刊》所斬獲各種榮譽

你可知道,關於宋慶齡為《中山僑刊》題字的那些事?

你可知道,關於宋慶齡為《中山僑刊》題字的那些事?

你可知道,關於宋慶齡為《中山僑刊》題字的那些事?

我加入中山僑刊社後,也深深感受到華僑華人、旅外鄉親對這份“集體家書”的喜愛。過去4年多,我每個月都會代收華僑鄉親支持辦刊的捐款:美元、澳大利亞元、加拿大元、日元、港幣……幣種繁多,金額從20到10000不等。我拆過100多封鄉親來信,很多是親筆手寫,常有客氣稱讚者,提出建議者,有要求更改地址者,有評論刊物內容者,還曾收到過一位溫哥華鄉親在書信中夾帶的20塊加拿大元捐款,內容不一而足,都帶著份親切感。我常常在想,這也許是對宋慶齡書法題字的最佳回報吧。

你可知道,關於宋慶齡為《中山僑刊》題字的那些事?

宋慶齡與周恩來妻子鄧穎超大姐合影(圖源網絡)

這些感人的故事啊,因為一份書法檔案,得以傳承、重現,彰顯了旅外華僑鄉親對家鄉的關愛情愫,體現出僑務部門的職責擔當,更飽含著宋慶齡對中山改革開放、僑鄉文化事業的厚愛與重視之情。

“看得見的檔案,說不盡的情愫”。我愈發相信,諸如這份書法的眾多檔案,會幫助人們抵禦無情流逝的時光,真實再現歷史,忠實解讀過去,讓人獲得感動、啟發與前進的動力,這當是檔案的力量吧!

作者丨溫國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