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線背後的期貨故事

不能閉著眼睛放長線釣大魚 不加選擇地"買入並持有(buy and hold)",還美其名曰學習巴菲特做長期投資,然後能不能賺錢就看老天肯不肯幫忙了,這麼做股票的人是有的。 個別期貨投機者,也有開倉並持有甚至不管的習慣,這樣做或者是出於自己的判斷,或者是出於賭一把的心理,或者是如同股市那樣套了就拿著等待解套。有的人曾跟我說,其開倉後,就把電腦關了,不願忍受價格不利波動對自己心理的衝擊,怕看見賠錢的單子

心理不舒服,然後也怕賺錢的單子拿不住。 一家期貨公司的營業部經理給我講述了兩個把期貨當股票一樣買賣的故事。 有一個人,聽說銅價漲得高了,可能會有較大下跌,於是就到期貨公司開戶,存了十萬塊錢,空了兩手銅,營業部經理跟我講述這個故事時,是很有感慨的,他說:"十萬塊錢入市,就這兩手銅,竟然虧了二十萬!而且她只做過兩手銅。" 【風險提示】 做期貨最危險的是對行情的變化麻木不仁和視而不見的態度。 一些投機者做股票有套牢之後就不管了的習慣,有點動漫片里加菲貓的想法"閉上眼睛,睜開眼睛時一切就都好了"。 不正視事實,並不能改變事實,關了電腦,風險還在。做股票還可以長期投資等待驚喜,但做期貨閉著眼睛放長線釣大魚的做法則是相當危險的。做期貨開倉之後就關上電腦不管了,可能會讓自己愈陷愈深,以至於更難以下決心糾正錯誤。如果遇上一波大的行情則會讓自己損失慘重。 期貨交易實行保證金制度(一般是合約價值的10%左右,股指期貨在18%左右)以及當日無負債結算制度,所以看好(或看空)中國股市而做多(或做空)股指期貨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資金管理,避免在行情大幅波動時因資金不足而被強平的風險,也要注意誤判行情不及時止損所帶來的虧損不斷增加的風險。期貨合約都有到期日,合約到期後要進行交割的,股指期貨最後交易日收市後進行現金交割結算。 操縱市場害人害己 "抽乾塘裡的水,捉塘裡的魚。"一邊在電腦上查找著當年的走勢圖,某期貨公司營業部經理一邊跟我這樣講述著,說的是北京某家公司參與2003年上海期貨交易所天然橡膠期貨操縱的故事。上面的話是他引述那家公司老闆講的話,意思是要通過大幅快速地拉昇期貨價格,讓空頭因保證金不足而被迫斬倉來獲取利潤。 那家公司短時間內就賺了一兩個億,但參與操縱的最終結果是由賺一個多億變成了虧損兩個多億。 【風險提示】 總有一些人想憑藉自己的資金優勢,或者現貨優勢,來操縱市場,但是"期貨市場是產生大戶的地方,也是消滅大戶的地方"。 如今的期貨市場,監管的力度已經非同昔比,市場處於嚴格的監管狀態之中,中國證監會和各交易所嚴密監控著市場可能發生的操縱行為。此外還有《刑法》的約束,操縱市場既面臨失敗的風險,也面臨法律的處罰,操縱市場的成本也愈來愈高。 期貨市場一直在強化"五位一體"的監管工作機制,把打擊市場操縱,防範和化解風險及促進期貨市場功能發揮作為市場監管的重點,對違法違規行為做到及時發現、及時制止、及時查處。近年來中國期貨市場能夠保持快速發展,也得益於日益加強的基礎性制度建設和市場監管,期貨市場發展的基礎在不斷地得到夯實,諸如開戶實名制、統一開戶、保證金封閉運行、一戶一碼制度等等也都給操縱市場增加了難度。股指期貨方面還有股票市場和股指期貨市場跨市場監管"五方"協作協議(上交所、深交所、中金所、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和中國期貨保證金監控中心)。 重倉搶反彈風險極高 期貨交易為何風險大?其實歸根到底還在於其保證金制度,"以小搏大"的槓桿交易在放大收益的同時也放大著風險。目前國內大部分期貨品種收取的交易保證金都在10%左右,如果行情波動5%,那麼滿倉交易的收益與損失就是50%左右。 這個道理其實很容易理解,但是有些人就是不去理會,有些是屬於新來乍到者認識不深,有些則是隻想賺錢而不顧賠錢的可能。其實一些老期貨也存在著知易行難的問題,賺錢心切的時候,理性很容易被放到一邊,但市場是位非常嚴厲的先生,他會讓控制不住自己的人付出代價的,尤其是那些逆勢重倉交易的人。 有一位投機者就吃了這樣的虧。 2008年滬銅期貨從7萬元/噸以上一路下滑,國慶節之後更是垂直落體似地飛流直下三萬點,期銅價格最低跌到接近22000元/噸。 在2008年11月底的時候,期銅價格有啟穩反彈的跡象。那時,期銅主力合約的價格在28000元/噸左右,這位投資者就是這時候入場的,他也注意到了當時增倉的跡象。事情的後來的發展證明他的判斷是正確的,但是他還是早了一步,更糟的是倉位重了。 他的想法是銅價很快會反彈到35000元/噸以上,甚至用不了多長時間(一年或兩年)還會達到歷史的高點,這樣的想法之下,他愈買愈多,一直到持倉佔用保證金達到了80%左右,他也知道期貨公司收取的保證金標準是14%,他認為保證金收的已經比較高了,倉位重點也沒啥。建倉之後,他就等著收銀子了,盼著行情反彈。 但是市場總會有機會證明你錯了的。 對於他這次重倉博反彈,"市場先生"絲毫沒有給他留情面。在他建倉後沒幾天,市場就開始了探底的那最後一波快速下跌,7個交易日裡,行情下跌了5000多點,跌幅近20%,其間,有兩天連續跌停,第一天跌4%,第二天跌5%。由於過於執著每一天都應該是底部了,他就看著賬戶賠錢而痛苦地堅守著,然而隨著行情的一步步走低,他的賬戶也就不斷地排到期貨公司風險監控榜上,期貨公司就不斷地發出追保通知,他也就被動地不斷斬倉,他最後下決心全部離場時,資金剩下的已經不多了。 我們在和客戶打交道的過程中,也經常跟投資者強調《資治通鑑》裡的一句話,讓其控制過早逆勢入場的衝動——夫取果於未熟與自落,不過晚旬日之間,然其難易美惡,相去遠矣! 【風險提示】 在市場當中重倉搶反彈而賺大錢的人,有沒有? 確實有,但那確實是極少數的人,而且都是在市場中摸爬滾打多少年的短線高手。期貨投機不要有成大功於一役而孤注一擲的想法,那樣風險太大,也剝奪了自己犯錯誤的權利。 多年的期貨市場經驗讓我深深地領教了有一個定律的正確性,那是誰都逃不過的一個定律,只要你做期貨的時間足夠長,市場總會有足夠的耐心讓你出錯的。尤其是一意孤行重倉操作的人,總會領受到市場的嚴厲教訓的。那個定律是"墨菲定律":Anything that can go wrong will go wrong(凡事只要有可能出錯,那就一定會出錯)。 "遠路反而近,捷徑常誤人" 。重倉看似為發財的捷徑,但是很容易傷著元氣。相反,輕倉順勢交易,看似賺錢來得較慢,實際上由於能夠規避那些"致命打擊",賺錢反而更穩健;而且實際上,輕倉把握住大趨勢一樣賺大錢。大多數人的實踐也反覆證明,期貨交易宜步步為營,不疾而速。所以,初涉期貨的人,尤其奔股指期貨而來的股民,一定要注意保證金交易的放大效應。 聯想公司董事長柳傳志曾這樣總結自己的成功:"扛得住誘惑,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期貨市場的誘惑也很多,長期而言,想成功就要有原則,知道什麼可以為,什麼不可以為。重倉逆勢交易,就是不該做的事,這樣做成功是小概率事件,失敗的則比比皆是。 生活保障資金不應入市 聞人先生原是東北一家企業的工程師,因為工作的原因,他有一段時間接觸了期貨,並由此產生了興趣。 "下不了高粱本,喝不到老燒酒",聞人先生是這樣跟人解釋其為何辭職拿著自己的積蓄專門去炒期貨的。 不利的情況總會出現的。聞人先生就有這樣的遭遇。其實大多數投資者只要在市場時間長了,都會碰到類似的連續挫折的。害怕的就是在你沒有多少錢可賠的情況下發生這種事,聞人先生後來對此是有很深的體會的。 一場疾病的到來,讓聞人先生著實地發了慌,那是一場慢性病,花掉了他挺多錢,而且身體虛弱了很長一段時間,他開始擔心其自己的將來了。他擔心他的錢如果繼續輸下去,自己還有家人未來的生活該怎麼辦。在身體不好的那一段時間,散不去的憂慮與惆悵讓聞人先生白髮上了頭。 有工作人員曾說,聞人先生賬戶有一段時間是賠多賺少,大的行情不是沒做到,就是做對了也不敢拿,賺一點小錢就跑了,經不起市場的振盪,在行情稍有波動,實際上也並沒有達到他的止損位時,他就急忙離場了。因為怕賠,他的心理非常脆弱。在最初的三年多時間裡,聞人先生因為家庭壓力很大,投資又不順,人也變得鬱鬱寡歡。 儘管後來聞人先生成功了,但他告誡做期貨的人說,他曾一度到山中的懸崖邊上去思考人生,後來想自己不能在最困難的時候做出放棄的決定,雖有近憂,但還要遠慮,往長遠看,要相信自己,因為自己的方法是切實可行的,差的是執行。天上不會掉餡餅,期貨市場不同情弱者。聞人先生還講:"《老子》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風險提示】 和諧的生活,需要你在投資上也量力而行,並且要平衡風險。拿生活保障資金來冒險,是很難做到和諧投資與和諧生活的。個別投資者由於風險意識不強,只想一萬不想萬一,也多有"聾子不怕炮,瞎子不怕刀"的不當操作,由於看不到市場潛在的波浪滔天的風險,而付出了相當的代價。 在股指期貨方面,中金所在做了大量的關於投資者教育工作,並通過投資者適當性制度,儘量避免沒有風險承受能力和相關知識的投資者誤入期市。 衝動交易代價高 《孫子兵法》有云: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這句話在期貨市場也有著生動的體現。"先勝"思想,主張不打無把握之仗,不打無準備之仗,防止盲目冒險和蠻幹。"勝兵先勝"的思想,要求對形勢有正確的判斷和分析,把自己的決心建立在科學和客觀的基礎之上。 從我們多年接觸客戶的經驗來看,一些客戶之所以能夠取得成功,其實是成功在他們入場交易之前,在他們進場交易之前,他們就已經贏了,贏在了入市前。因為他們有著明確的投資理念和交易系統,在交易之前有著明確的計劃,包括入場與出場的條件設置、行情基本面的與技術分析的研判、頭寸大小等等都有著明確的計劃。 我們在2009年接觸到的一個客戶就是這方面的典型之一。他們是一家專門致力於鋼材期貨相關投資的公司,在2009年螺紋鋼期貨由3500點漲到4900點的過程中,他們做多;行情由4900點跌到3500點的過程中,他們做空;一多一空,賬戶資金增加了幾千萬元。他們瞭解市場處於何種狀態之中,是什麼趨勢。他們的成功就是有著明確交易計劃的"勝兵先勝"的一個典型。 好多人都想一次賺足。有些人一旦交易起來,真的是很容易失去控制而衝動起來的,比如原來說好只買5手,結果買成了50手。我們的一個客戶就是那樣。該客戶後來也有一次看著下跌趨勢中的行情增倉放量上漲而衝動地重倉跟進,結果損失了很大一筆資金。 【風險提示】 關於為什麼要有計劃地交易,而不要衝動地交易,《專業投機原理》有一段精彩的講述:在市場中交易,這是一場有關勝算的遊戲,目標是要永遠掌握勝算。為了贏取勝利,你必須瞭解並遵守規則。交易準則的最主要功能就是剋制你的情緒。市場行為會受到太多變數的影響,只要稍微心理的衝動,你便可能扭曲它們;只需要些許的藉口,你便可能承擔不必要的風險,或過早了結。 《老子》講"或損之而益",這句話期貨交易也適用。其實這個"或"字很微妙很有味道,損失會不會都帶來益處呢?不一定的。有可能,但不是所有損失都能帶來益處。沒有原則沒有計劃的衝動交易,對於檢驗與修正自己的整體交易系統是不會有什麼益處的;相反,按照計劃去進行交易,即便賠錢了,那也是自己交易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會讓自己更清楚自己交易系統不足之處。 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和滬深證券交易所都在大力做著投資者教育工作,正如交易所的領導們普遍強調的那樣,"投資者的自律是最好的自我保護"。 "謀定而後動",也是李嘉誠那句話"未買先思賣",沒有做好對策,尤其沒有對可能出現的最壞情況做好準備的情況切勿就匆忙入場。 設立止損控風險 有心理學家認為:往往不是態度決定了行動,而是行動決定了態度。 一些投機者原本就只想做短線交易,結果一套牢就變成了長線,也不設止損,就等待解套,希望老天能幫忙,更有甚者套牢後還不斷地逆勢加倉以攤低成本,然後自己就開始祈禱或者去尋找支持自己持有那頭寸的各種信息或理由。 不止損,25萬元股指期貨可以虧損1000萬元。 假定實際的滬深300指數就是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的股指期貨走勢圖,保證金按照15%的標準收取,我們可以計算一下極端的情況。 假設有這麼一個不幸的投資者,用25萬元多一點的資金,一不小心將空單空在了2005年6月的最低點807.78點,然後一路持有,不再做任何操作,需要追加保證金的時候就及時追加保證金,那麼到2007年11月最高點5891.72點時,他會賠多少錢呢? 在這兩年多一點的時間裡,指數上漲了5083.94點,漲幅為629.37%,按15%的保證金計算,就是42倍。 這是什麼概念呢? 這意味著如果空單空在了那個最低點,到最高點時,虧損的錢是本金的42倍,也就是如果在最低點投入的資金如果是25萬元多一些話,在最高點時將虧損1050萬元以上。或者換句話說,如果當初有1000萬元的資金,僅動用25萬元稍多一點資金,在底部做空,那麼到頂點時,也已經爆倉了。 【風險提示】 善戰者不羞走。人們通常不願意將損失變成現實,總是存在僥倖心理。但是真正聰明的人不僅會賺,而且會虧,且虧得很聰明——止損很及時。 投機大師索羅斯曾談到,他與別人的不同之處並不在於成功到達用鈔票鋪成的道路的終點,而在於在這條道路上的走路方式。他說:"我之所以成功,是因為我在金融市場上能夠比別人更快知道並改正自己的錯誤。"市場是嚴厲的老師,索羅斯就是最優秀的學生。 及時止損不能拖 有一個博士成立的一家投資公司,在2009年因為空銅不肯止損而一敗塗地。他們讓我想起了莎士比亞《特洛伊圍城記》裡的話"我們眼裡的錯誤引導著我們的心靈;錯誤導致的必定是錯誤"。 該客戶在期貨市場幾度爆倉,也創造了幾度傳奇,在期貨市場的業績起伏相當大,輝煌時本錢翻了300倍,那主要是其在美國市場運作的成績。在一次喝咖啡時,他跟我們講,其資產曾經一度達到1.5億元,喝咖啡時,他還有2千萬元左右,在期貨市場有1000多萬元,另1000萬元買了房產作為生活保障用。 一個人有什麼樣的想法,或者有什麼樣的性格,就會有什麼樣的操作。 他在國內期貨市場的1000多萬元,後來在2009年銅價上漲行情中幾乎全軍覆沒(那波行情倫敦銅價從3000美元漲到了7000美元以上)。他一路偏執地認為全球經濟沒有實質性好轉,期銅行情的上漲沒有實質性的需求支撐,銅的庫存也在不斷地增加,銅價肯定會跌下來。但是市場卻在不斷地上漲之中一點一點地啃掉了他的保證金。 【風險提示】 期貨市場的老手多擅長於止損。一些新手由於缺乏經驗而不知或不會設置止損,往往是要付出很大的學費的。 在期貨市場生存有時也看誰改正錯誤快。其實,賠錢是期貨投機的一個組成部分,無論是誰總是會有賠錢的時候的。 "大柔非柔,至剛無剛",這是中航油前總裁陳久霖在投機失敗之後,赴新加坡服刑前面對媒體,檢討自己沒有及時糾正錯誤時講的話。那是陳久霖的教訓,也是其他無數人的教訓。 別把套保做成投機 在上世紀90年代後期,瀋陽某粗銅加工企業的老闆固執地認為銅價在1900美元/噸已接近成本線,不可能再跌了。其實,期貨市場的很多人輸錢都輸在自己"太聰明"了,認為這不可能那不可能的,但期貨市場就是一個"一切皆有可能"的地方。 本應在期貨市場做賣出保值的企業,結果在老闆堅決看漲的情況下,執意做多。結果遭遇了不斷下跌的行情,在下跌過程中企業由於保證金不足而被砍倉,損失慘重。雪上加霜的是,該企業的生產由於沒有做套期保值,在價格不斷下跌中,也遭遇了較大規模的虧損。期貨市場和現貨市場出現雙虧,而且虧得還比較大,對企業造成了巨大影響,該企業後來由於無力償還貸款惹出了一系列問題。 【風險提示】 套期保值操作要求企業通過期貨市場的操作以覆蓋企業相關產品的風險敞口,這樣就要求期貨市場頭寸的方向與企業經營風險暴露的方向相反。如果在期貨市場的頭寸方向與企業經營的風險敞口相同,則變成了投機;如果期貨市場的頭寸超過保值的需要,也是一種投機。 但是在執行套期保值的過程中,也經常會有一些企業因為各種原因而將保值操作變成了投機。如果做的投機是——持有的大量頭寸方向與企業的風險暴露相同,就會有這樣兩個極端——或者錦上添花,或者雪上加霜。 利用股指期貨來對沖股票市場價格波動的投資者,也要注意不要把套保做成了過度投機。 相關的研究表明:股指期貨的風險管理功能具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尤其是在極端的市場情況下,是人們能夠想到和運用的快速躲避風雨的場所。和現貨市場相比,利用金融期貨避險具有成本更低、效率更高、速度更快的特點。

k線背後的期貨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