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總結:弱轉強模式在實戰中的運用

今天坐而論道,探討一下弱轉強模式。

首先要強調,我是專搞漲停板的,所有研究都基於漲停這個核心,即使是弱,也得是漲停板,不漲停的票是不在我研究範圍的。

先說強。在傳統的漲停板理論中,強勢漲停板非常好理解,那就是奧運精神:

更高、更快、更硬、更持久

按硬度,一字板當然是最強,然後是T字板,高開秒板等等,很好理解,越是買不到的,當然硬度就越強。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這就是人性。

按封板時間,肯定是越早越好,早盤板比尾盤板溢價率顯然更高,因為早盤封板要承受更多的壓力,理應獲得更高的回報。多數純粹的漲停板選手都只做早盤板,尾盤板直接不看。

按分時強度,越流暢越好,一波直線封板比二波三波更好,封單越多越好。

這些都是板客常備的基本常識,任何漲停板書籍、教程都會告訴你的,實踐中也確實如此。

就好比我們說什麼是美女?標準很簡單:

大胸長腿,膚白貌美。

像柳巖,我想應該沒什麼異議吧:

美醜強弱都是相對概念,知道什麼是強,那麼什麼是弱就非常明顯了,幾個典型的特徵:

特徵一:封板爛,反覆開口,封單小


乾貨總結:弱轉強模式在實戰中的運用


以百邦科技為例,之所以出現爛板,當然是板上資金情緒不穩,有很多資金砸盤跑路,但同時又有主力不斷維護盤面,回封漲停。這樣的板,往往誕生於大盤弱勢環境中,是盤面資金情緒交鋒的產物。

次日的走勢是這樣的:平開,直線拉昇秒板,嚴重超預期,絕佳買點。


乾貨總結:弱轉強模式在實戰中的運用


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它們的次日走勢,打板族應該都如數家珍:


乾貨總結:弱轉強模式在實戰中的運用



乾貨總結:弱轉強模式在實戰中的運用




乾貨總結:弱轉強模式在實戰中的運用



正常預期下,爛板次日是低開低走大跌的,但如果該跌不跌,那麼就要重視了。所謂爛板出妖股,說的就是這樣的爛板:有相當的市場地位,尤其是高位分歧後回封板,走出妖股的概率很大。越是位置高、人氣足的弱轉強,市場關注度越高,歷史上的換手大妖股,莫不如是。

特徵二:封板時間足夠晚,默默無聞


乾貨總結:弱轉強模式在實戰中的運用


我們都知道,早盤板容易成為明星,尾盤板多數都是偷襲,次日很少有人接力。如果這不是覆盤,而是今天的走勢,請問誰會看好這樣的票?事實上,當天沒有任何概念消息,沒有任何自媒體吹它,完全是默默無聞。

次日直接一字開盤,但還給了競價買入的機會,隨後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乾貨總結:弱轉強模式在實戰中的運用


收盤後就會有無數人給安排概念、題材,第二天繼續享受溢價,這樣的例子一挖一麻袋:


乾貨總結:弱轉強模式在實戰中的運用


乾貨總結:弱轉強模式在實戰中的運用



乾貨總結:弱轉強模式在實戰中的運用



乾貨總結:弱轉強模式在實戰中的運用



這樣的弱轉強,含金量往往非常高。因為首板足夠弱,足夠晚,足夠醜。這樣的票,憑什麼享受高開,享受連板?那麼一旦出現高開連板,比昨天的板更早、更快、更高、更強,這就是真正的弱轉強,是短線的黃金買點。

事實上,不要說尾盤板,正常的下午板,一般來說次日預期並不高,但一旦出現超預期高開連板,都可以視為短線弱轉強值得博弈。

比如1月3日的銀邦股份:


乾貨總結:弱轉強模式在實戰中的運用



正常預期來說,這樣的板最多也就是套個利。但1月4日早盤卻走成了加速秒板,並且不給開盤後打板族以買入機會,強得喪心病狂:


乾貨總結:弱轉強模式在實戰中的運用


弱轉強的買點

一是競價高開直接追漲,高開超預期的情況下,符合弱轉強的模式,競價直接上,比打板更有成本優勢,而且可以避免打板臨盤的變數。與打板相比,如果正確,可以多出幾個點的利潤,如果失敗,可以減少幾個點的損失。把勝負交給市場,靠概率取勝,這是短線的精華。

比如泰永長征一進二:


乾貨總結:弱轉強模式在實戰中的運用


二是打板,在開盤不能確定是否足夠強勢的情況下,打板是追求確定性的一個好方法,比如光洋股份一進二,打板就是確定的買點。


乾貨總結:弱轉強模式在實戰中的運用


又或者弱轉強一字開盤,這時候可以用力頂一字板:


乾貨總結:弱轉強模式在實戰中的運用



三是半路,主要適合於小幅低開,看不出明顯的弱轉強,但盤中直線拉昇,越猛越好,這時候要敢於市價追漲或者直接掛漲停價掃板,搶先手。比如湖南發展一進二,恆立實業二進三,上海三毛三進四:


乾貨總結:弱轉強模式在實戰中的運用



乾貨總結:弱轉強模式在實戰中的運用



乾貨總結:弱轉強模式在實戰中的運用


小結

弱轉強,是短線的精華模式之一,是市場情緒的教科書。核心就在於超預期,在分歧中走強,讓持籌者安心,讓搶籌者瘋狂,從而享受高溢價。

正所謂,與人鬥,其樂無窮,市場永遠是變化的,人性也是最難捉摸的,沒有一成不變的模式,也不可能有百分之百完美的操作。

做好我們自己該做的,盡最大能力去順應這個市場,跟上時代的潮流,才是長久的生存發展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