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發展正在逐漸吞噬人們的心性

科技的發展正在逐漸吞噬人們的心性

愛因斯坦說:“我害怕有一天科技會取代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我們的社會將充斥著一群白痴。”的確,科技的發展正在慢慢影響人的心性,甚至還會把人毀掉。人類和動物的本質差別在於人會思考,一旦本質被丟失,我想只能用“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句話來形容了吧。

有人說現在文學不像文學,歷史不像歷史,曾經美好的東西都逐漸變得商業化、利益化,其實很多都是環境、科技潮流這些外界因素所致。 有的人可能會被影響,但是有的人可能也不會,就拿前段時間高曉松到哈佛大學入職成為研究員這件事來說,他母親教育他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出於對生命的感恩,對生活的熱愛,他始終將探索遠方、求知未來作為畢生的追求。所以成為什麼樣的人跟外界環境沒有任何關係,價值觀的建立也不是依靠外界事物的影響,而是取決於你自己。正如古人云:“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君子品性。

科技的發展正在逐漸吞噬人們的心性

“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這樣的問題漸漸不再被問起,或者說這些問題已經顯得不再那麼重要,所以需不需要知道也就無所謂了。倘若對任何事都覺得毫無意義可言,那人活著和軀殼又有什麼分別呢?這不就印證了臧克家那句經典名言: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在兩千多年前,孔聖人就教育他的學生“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 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可見要想做到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則為第一要。歷史上“士可殺不可辱”的燕趙之士,他們寧可悲壯的死,也不願苟且的活著。陶淵明“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邪”。中國古代四大清官之一的海瑞一生剛正清廉,就連自己臨終前兵部送來的柴金多算了七錢銀子,他也要算清了退回去……隨著朝代的更迭,古人也絲毫沒有在修身養性上半點馬虎,反而一直秉持著“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的傳統觀念一步步發揚光大,相比之下,今天“好死不如賴活著”的那些人的態度和古代的文人志士不免顯得天差萬別。


科技的發展正在逐漸吞噬人們的心性

寬泛一點概括,人活著無非只有兩個追求,物質追求和精神追求。從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來看,上世紀的人想的更多的是解決溫飽問題,現在的小康群體由於得到周圍人的尊重以及社會的認可而感到快樂,而身處社會頂層的人在想著如何超越自我,甚至改變世界。在這個物質不斷被滿足的年代,精神需求的缺失折射出了當今社會的常態。從最開始的無聊衍生成空虛寂寞冷再變成現在盛行的“佛系文化”,許多事物正在被人們冠上“怎麼都行”、“不大走心”的代名詞。當他們看淡一切的時候,“人生苦短及時行樂”的人生標杆似乎就成為了一種當下被大眾追捧,被社會認同的時尚熱潮。但是有時候也有人把及時行樂當作是放縱自己的一個藉口,當意志無法支配自己的自律時,就甩出及時行樂的擋箭牌,我想這放縱的背後留下的可能會是更多的空虛吧。

科技的發展正在逐漸吞噬人們的心性

儘管時代的發展迅雷不及掩耳,但是我們的思考可以放慢步伐。王小波在《思維的樂趣》中說:“對於現代科技來說,資金設備等等固然重要,但天才的思想依然是最主要的動力。一種發現或發明可以賺到很多錢,但有了錢也未必能造出所要的發明。思索是一道大門,通向現世上沒有的東西,通到現在人類想不到的地方。”如果說我們想得比前人更遠一些,那是因為我們依靠前人的思想走到了現在,然則思想無窮盡也,未來我們還將繼續上下而求索:

重新修煉自己的心性,重新審視自己的生命;重新體會生活的參差百態,重新觀察世界的紛繁複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