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味道|鄉愁是一碗雞湯泡炒米+山粉圓子

家鄉味道|鄉愁是一碗雞湯泡炒米+山粉圓子

食物給人帶來的不僅僅是味蕾的體驗,讓人心情愉悅!食物背後,也是中國人特別的細膩感,更是一種愛和記憶的表達。

家鄉味道|鄉愁是一碗雞湯泡炒米+山粉圓子

中國人愛吃,每每念及故鄉,總能想起當地的美味;而通過食物本身,也會將我們帶回故鄉。

這些帶有家鄉符號的食物味道,通過歲月的沉澱與發酵,已經幻化為鄉愁的一部分。

家鄉味道|鄉愁是一碗雞湯泡炒米+山粉圓子

家鄉味道|鄉愁是一碗雞湯泡炒米+山粉圓子

故鄉或許就是一碗熱騰騰的雞湯泡炒米

始終如一的味道,能讓我們找回最初的自己。

炒好的炒米,金黃細長、香脆異常。用沙鍋盛裝正在沸滾的老母雞湯與酥脆炒米分別放在的面前。

家鄉味道|鄉愁是一碗雞湯泡炒米+山粉圓子

盛一碗滾燙飄香的雞湯,撒一把炒米。不待炒米泡化,用湯勺舀起,喝一口熱湯,咬碎這些鬆脆的炒米,“嘎吱”一聲,炒米的香味加上雞湯的鮮美,給予了味蕾的極致的享受。


家鄉味道|鄉愁是一碗雞湯泡炒米+山粉圓子


雞湯泡炒米

所需食材:

老母雞 1只

糯米 可根據需要選擇分量

製作方法:

雞湯:

  • 老母雞洗盡切碎
  • 放入砂鍋,加入適量的水
  • 用小火煨4~5小時後關火

炒米:

  • 開水浸泡糯米,待其穀子發軟
  • 撈起用冷水沖洗,防止互相粘連
  • 瀝乾水分
  • 下鍋炒作,不停翻炒至金黃

這道雞湯泡炒米,簡單,質樸,卻蘊藏著道不盡的家鄉味道,讓無數身在外地的安慶人為之魂牽夢繞。

家鄉味道|鄉愁是一碗雞湯泡炒米+山粉圓子

家鄉味道|鄉愁是一碗雞湯泡炒米+山粉圓子

故鄉又或許是一碗山粉圓子燒肉

若要問遠在異鄉的安慶人最想念的家鄉菜是什麼,十有八九的回答是“山粉圓子燒肉”。

山粉圓子燒肉,在無數安慶人的心中,已經不再是一道簡單的家鄉菜,而是上升成為關於鄉情的具體意象。


家鄉味道|鄉愁是一碗雞湯泡炒米+山粉圓子


山粉,即山芋粉,是南方常見的食材。很多地區習慣用其勾芡,但安慶人卻發揮了獨特的創造力,用它做成圓子,燴上五花肉,形成這道廣為人知的地方菜——山粉圓子燒肉。

家鄉味道|鄉愁是一碗雞湯泡炒米+山粉圓子


山粉圓子燒肉

所需食材:山芋粉 半斤

五花肉或者帶肥膘的豬肉 半斤

製作方法:

  • 將山芋粉到在乾淨的容器裡,用剛燒開的熱水(溫度一定要高,否則不能凝固)緩緩倒入粉中,邊加水邊用筷子攪拌,一定要攪拌均勻,有一定的彈性,直到看不見白色的粉子顆粒,水不能加多,多了做不成形,放置備用。
  • 豬肉切塊備用,大小參考紅燒肉即可,安慶農家肉塊一般偏大。
  • 鍋燒熱放少許食用油(豬肉夠肥則不用放油,直接放入肥肉煸炒,等油炒出後,放入瘦肉煸炒,炒成白色後加老抽翻炒上色)。
  • 鍋中注入淨水,以蓋過豬肉為準,放入八角,白糖(可不放)。
  • 將和好的成透明狀的粉用手做成圓子(不用太圓,將粉放在手掌上稍微壓緊捏成扁圓狀)一個個的放入鍋的邊上以及肉的上面。
  • 蓋上鍋蓋,小火燜20分鐘,開蓋(此時圓子的顏色應該也是成醬色,顏色不深,可加老抽),加入食鹽,用鍋鏟推動片刻,加速食鹽溶解。
  • 蓋上鍋蓋繼續悶燒10分鐘,揭蓋撒上蔥花(本身有肉的鮮味,如果想更鮮點,可以適量放入雞精),這樣,既好看又美味的山粉圓子燒肉即可出鍋啦。

家鄉味道|鄉愁是一碗雞湯泡炒米+山粉圓子


長大以後,生活半徑的擴大讓我們瞭解到其他地區的不同食物。但是最天然的喜好,可能還是從小吃的食物,這是由環境決定的。


家鄉味道|鄉愁是一碗雞湯泡炒米+山粉圓子


食物不僅是滿足口腹之慾,更是承載著家和故鄉的溫暖。

人創造了食物的同時,食物也塑造了人。

家鄉味道|鄉愁是一碗雞湯泡炒米+山粉圓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