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读书方法和态度

01

我们都是心怀梦想的人。也曾一路厮杀,披荆斩棘,渴望自己功成名就,到达心中理想的彼岸。

而这些,很多时候,也只是我们心中的想象而已。

站在岁月的长河中,我们看不见头,着不见尾。心里茫然了,发虚了,不知该如何进退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人生是没有退路可言的。走过了,就是过去了,再也不可能退回去让我们重来一遍。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如此。

既然无路可退,就让我们勇敢前进吧。

前进,总是能给人希望,让我们拥有了创造不一样人生的可能性。

然而,我们又该如何前进呢?

纵观历史,很多有为之人都是喜欢读书的。所以,当你不知道该如何前进时,就去读书吧。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车马多簇簇。”书中会告诉你前进的方法。

曾国藩的读书方法和态度

当我们明确方向,将读书提上我们生活的首要日程时,我们可能又像老虎吃天无从下抓。

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开始?从哪里开始?又该如何进行?

如果我们想要从书中学到知识,那么,读书就得有目的性。这样,我们有目的的读书,才能在书中收获更多对我们有用的知识,帮助我们成长。

曾国藩曾在家信中对儿子说:书要“择要而读”

这位有着丰富阅历的父亲告诉自己的儿子:天下之书太多,人的精力有限,我们不可能把天下的书都读完。

那么“择要而读”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该如何“择要而读”呢?

读书的目的在于帮助我们解决问题,让烦躁不安的灵魂得到安放与升华。所以,我们要优先选择一些对我们工作、事业以及未来有帮助的书来读。

梦想从来都不是空谈就可以实现的。我们必须让自己羽翼丰满,才能为梦想去战斗。

站立基础,才有资格让梦想活下去。

努力学习自己所在行业的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让自己成为所在行业里的佼佼者,不可替代者,又或者不容易被替代掉的那个。

实力逐渐强大的我们,才能离梦想更近些。

曾国藩的读书方法和态度

努力,不是一句简单的空话。你若足够努力,上天一定会让幸运女神关照你。

书目选好之后,接下来就要我们拼尽全力认真研读,这样才能领悟书中精华的奥秘。

02

曾国藩说:

“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矣。”

“穷经必专一经,不可冷鹜。”

“功课无一定呆法,但须专耳。”

“或欲阅之,但当读一人之专集,不当东翻西阅。”

曾国藩用他的经验告诉我们,读书的方法是“专”。我们在阅读一本书,想要领悟到书中内容的精华,没有其它捷径可走。

曾国藩的读书方法和态度

比如在对自己感兴趣,有帮助的部分,我们要像工匠一样精雕细琢,细细品味、研究。把正在学习的内容消化掉,然后再去学习其它新的知识点。

小时候语文课本里那个掰玉米的小猴子,一会掰个玉米,一会摘个桃子,一会又摘个西瓜,结果到头来什么也没落下。

一直以来很喜欢苏东坡的诗词。偶一机会在图书馆借到了林语堂的《苏东坡传》,读完后又去寻到了苏东坡的诗词集,以及所著的《东坡诗话》、《东坡易传》等书。

通过这一系列的阅读之后,让我对苏东坡又有了一个全新、客观、真实的认识。

无论是在显赫的官位上,还是被贬往天涯海角之地,苏东坡随行的行李中书籍是必不可少的。

苏东坡一生都在孜孜不倦的读书,总是在无聊的官场之外寻找到自己喜欢的领域,并把它研究透彻。

比如诗词创作、练习瑜伽、寻求道教的长生之道,还有以身试验研究医学。他触及的领域非常广泛,但他总是将它们逐一、专一学习并深究。

我们常常匆匆翻阅了一本书之后便自认为对此领域已彻底了解,殊不知只是触及皮毛而已。

看书时,一定要将目前在读的书读完后再去翻阅其它书目。仔细阅读完一本书后自己才能判断书中哪些地方是重点,哪些是能给自己启发和帮助的内容。

不读完整本书,很可能会漏掉作者分享给我们的重要经验或方法。

书,是作者个人经历及他本人对生活的理解与感悟,是作者思想升华的结晶。我们阅读别人的著作就是为了能在书中找到我们需要的答案。

而往往最重要的就在那字里行间里隐藏着。所以,如果你正在读一本书,请将它读完,或许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有了好的读书方法,接下来就是我们读书的态度了。

03

曾国藩说:

“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

“为学譬如熬肉,先须猛火煮,然后用慢火温。”

是的,读书的态度就是“耐”和“恒”。

欲速则不达。读书不能急躁,也不宜求快,拔苗助长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在这个快节奏,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我们想要适应它并能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这就需要让自己的心在现实生活中寻找一个安静的栖息之地,而书中就是最佳选择地。

让我们先设立一个小目标。比如每天读10页书,一个月就可以至少精读完一本书。一年就可以精读完12本书。

长此以往的坚持下去,当你与人交谈或工作时,这些知识便会不动声色的显示出它的力量,让你在同事中与众不同,在工作中业绩优异。

不要小看每一小步的努力。

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当你用足够的专心、耐心和恒心之后,你会发现自己的人生真的开始不一样了。

曾国藩的读书方法和态度

屈原曾不顾长辈们反对,不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躲到山洞苦读三年《诗经》,他在以后的创作中运用了《诗经》当中丰富的知识元素,终于成为一位伟大的诗人。

传说王羲之为了苦练书法,每次练毕清洗毛笔的池塘水都变成了墨色。

董仲舒三年不窥园,潜心读书,终成西汉著名思想家。

玄奘舍弃安逸,万里跋涉,不畏生死,西行取经,终于历时十七年取得真经,完成他的使命,渡化众生。

他们的成功把“专心”、“耐心”、“恒心”诠释的淋漓尽致,无懈可击。

他们为什么那么优秀?因为他们比我们努力千倍万倍。一个人的优秀,天分除外后,其余都是靠他自身努力所得。而通往成功的道路之一就是读书。

上天总是会眷顾那些勤奋的人。当机会真正来临时,那些已准备多时的人就有了优先赢得成功人生的把握。而这些,全在于我们是否严格要求过自己决定。

优秀的人越来越努力,越优秀。那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奋起搏击,追随梦想的脚步,去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人生呢。

退一步说,即使我们没有成功,但我们的努力至少可以缩短我们的后代与那些优秀者的后代之间的距离。

曾国藩的读书方法和态度

当你努力了,坚持了。你才发现,成功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它只是在你累的快要倒下的那一刻等着拥抱你。

此时,就看你能否拼尽全力,跨过最后那一步与它相拥,享受它带给你的荣耀与自豪。

自古以来,那些成功者,出类拔萃者,无一不是善读书者。

虽然我们普普通通,但我们依旧应该努力。不为别的,只为自己的生命开出我们心中最美的花朵。

“往者不可追,请从今始。”

读书,亦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