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點評丨韻達快運上線韻準達;安能成立獨立公司專攻大包裹市場

微点评丨韵达快运上线韵准达;安能成立独立公司专攻大包裹市场

郵政局:預計2019年快遞業務收入同比增19%

1月3日,2019年全國郵政管理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

國家郵政局黨組書記、局長馬軍勝表示,預計2019年全年郵政業業務總量完成15000億元,同比增長22%;業務收入完成9300億元,同比增長18%。其中,快遞業務量完成600億件,同比增長20%;業務收入完成7150億元,同比增長19%。新增直接通郵建制村5000個。

點評:2019年快遞業務量又將突破新高度,在剛剛過去的2018年12月28日,中國快遞便突破了500億時代。我國快遞業保持著高發發展的階段,每年以100億件的增幅,見證國家發展改革的偉大進程。而且,隨著重大戰略和國家政策的推動,快遞業的服務網絡也在不斷健全,各大物流行業的企業也在不斷研發新的物流技術推動物流行業高效運行,服務能力大幅提升。

當然,不能只是看到好的一面而忽略了不好的一面。快遞業務量的極速增長,反面也助長了快遞垃圾的增長,環境汙染的嚴重。同時,推動物流行業發展的措施不斷出臺,推動“綠色物流”的措施也緊跟著出臺,那麼“綠色物流”又會何遍地開花成為另外一匹跟隨快遞業務量發展的“黑馬”呢?

優速快遞獲得20億元銀行授信

1月3日,優速快遞與榮邦科技有限公司、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與上海銀行、中國銀行、民生銀行、廣東農商銀行簽署授信協議,並獲得20億元銀行授信。

點評:想要生存和打仗,沒有糧草萬萬不行。優速此次20億銀行授信的背後會是一場更大的資本引入,優速的新一輪融資也已經在路上。

面對德邦、安能等如此多的強勁對手,優速的下半場競爭可謂是“進可攻,退可守”。進,或是殺出重圍,獨立上市;守,強化協同能力,併入巨頭棋盤。當然,想要立足於大包裹市場中的巨頭地位,也需要跟上現在的物流科技之路,革新傳統模式、提高服務效率、實現車輛管理調度等,未來好的物流公司一定是好的科技公司。

安能被曝成立獨立公司,專攻大包裹市場

1月3日,安能方面發佈《關於啟動〈安銳速運產品〉的通知》。內部人士稱此舉可以理解為安能快遞打通30kg以上公斤段的一個大包裹產品,可以視為轉型大包裹的又一新動作。

《通知》顯示,安能快遞、安銳速運獨立運營,安銳速運獨立招商,安能快遞網點優先享有加盟權。

點評:2019年剛開始,安能便爆出重大消息,大包裹市場的2019年註定不平凡。而且,新誕生的安銳速運在收費模式上依舊是傳統的面單費+子單費+派費+幹線費,與安能物流的快運產品上有何區別?

對於安能這次的“換血”行動,隔岸觀火也好,身處其中也罷,安能本計劃今年5月上市,是否還能成?各位讀者,你們怎麼看?

交通部:加快建設農村物流網絡節點體系

1月4日,交通運輸部辦公廳近日發佈《關於推進鄉鎮運輸服務站建設加快完善農村物流網絡節點體系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加快建設縣、鄉、村三級農村物流網絡節點體系、培育龍頭骨幹物流企業、推廣先進運營模式和信息技術,構建資源共享、服務同網、信息互通、便利高效的農村物流發展新格局。

《意見》中提出的主要任務有:(一)提高農村物流網絡節點覆蓋率,優化服務功能,增強基本公共服務能力;(二)創新農村物流運營模式,整合農產品供應鏈資源,增強扶貧攻堅支撐保障能力;(三)加強農村物流信息化建設,促進資源整合與合理配置,提高運營效率;(四)推廣應用先進的物流裝備,提高運輸裝載效率,增強專業化服務能力;(五)培育龍頭骨幹企業,健全服務標準規範,提升服務品質。

點評:農村物流市場一直以來不止是國家的痛點,也是物流行業企業的痛點,農村物流不僅是在新零售中處於一個尷尬境地,在推動其發展道路上也是一個強勁的阻礙,物流曲折、技術落伍、人才青澀等都阻礙著農村的發展。

但是,反過來,農村的消費力卻有十足的潛力。國家政策的支持、企業的助推,都在加大農村物流投資力度,加強農村物流網絡基礎設施,助推農村物流與農村信息化建設緊密結合,未來,農村物流不止縮小城鄉之間的差距,還會拉動農村的經濟水平。

韻達快運上線韻準達

1月4日,韻達快運正式宣佈推出最新重磅產品——韻準達。

韻達快運同時也描述了韻準達產品在寄裝轉派4個環節改變如下:①韻準達將在寄件環節中打造產品專屬標識,並且加固對異形貨物的包裝;②裝車環節中,工作人員將合規操作,標準化運輸,確保貨物高效流轉;③轉運環節中,實時監控在途情況,精準分析在途軌跡;④派件環節中優先派送,保證客戶時效體驗。

為了對標同行大件時效產品,韻準達提出了3大服務:①通過智慧物流系統全程可視化監控;②是精準轉運極速送達保證時效;③是專屬的團隊服務和專業的管理制度保證服務品質。

點評:韻達快運的“準時達”很類似於京東的“京準達”,韻達在零擔業務又一次的優化佈局,也足以說明2019年註定是大件快遞行業不平凡的一年。

當然,大件快遞市場的玩家們在細分領域推出新產品的同時,大件快遞的競爭也逐漸滲透到末端服務當中,時效、服務質量、破損、維修等方面進行持續性優化,大件快遞化的步伐將加快。2019年是關鍵的一年,對此,讀者們你們更看好誰呢?

順豐與“鐵老大”合作升級,開通電商班列

1月5日,載有超25000件貨物,由上海閔行至深圳石龍的X107/108次滬深特快班列發車。從以往的單列裝貨、復興號車廂中載貨,到開行特快貨運班列,中鐵與順豐的合作再次升級。

據順豐方面介紹,本次列車全列共13節車廂,標記滿載283噸貨物、容積近2000立方,運距1640公里,相當於13輛30噸長途貨運汽車的裝載量。而且車廂還將使用集裝籠裝載電商快遞,裝卸效率可提高1倍。

點評:早在2018年8月,順豐控股就與“鐵老大”旗下的中鐵快運組建了合資公司“中鐵順豐國際快運有限公司”,這次合作再次升級,無疑是讓市場對這個強強組合的CP給予了更多的市場期待。而且,鐵路擁有著豐富的物流運輸路線和節點,範圍基本覆蓋了直轄市、省會城市、中東部地區及經濟發達地區,順豐藉助班車可以更快速的開拓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服務和渠道,利於拓展在全球的版圖。

未來,不免其他快遞企業會與央企展開合作,這給予了市場充分的想象空間。

德邦針對廣東省客戶推出大件快遞“次日達”

1月5日,德邦打出了今年的第一張反擊牌——針對廣東省內客戶的大件快遞次日達產品,主打上至60kg的快遞大件,同時附加100%免費上樓的在那個只服務。

相較在小件時效件市場混跡了多年的快遞公司,德邦快遞大件產品在時效性方面一直是有苦難言,特別是如何在保證時效的前提下還能降低成本這類問題。本次針對廣東省推出時效件,範圍上只有一個省,屬於戰略上試探深淺的階段。

點評:大件快遞雖然市場廣闊,但大件體積、重量、運輸難度和風險均高於其他快遞,這也是物流行業企業佈局大件快遞市場的痛點所在。德邦此次推出的“次日達”再次刷新了大件快遞的派送時效。

當然,這時效背後也離不開德邦的分揀設備效率、IT技術優化、後臺管理等步驟,未來更能大件快遞企業還會再加大智慧收派系統、運輸網絡、黑技術等投入,時效趕上了,服務效率也不能落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