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脫歐走到了死衚衕,最終有可能無協議“硬脫歐”

來自蘇格蘭的一位名叫科爾的議員在2009年幫歐盟撰寫了一條規定,寫完後這條規定被補充進了《里斯本條約》裡面。科爾寫的是關於成員國如何體面離開歐盟的攻略,最核心的內容是說如果某國想要脫離歐盟的話,必須要在兩年內和歐盟談判籤分手協議,而且簽署的協議需要除了當事人以外的其它多數成員國一致同意。

科爾撰寫的這一條攻略就是就是大名鼎鼎的《里斯本條約》第50條,也就是現在英國脫歐的法律依據。當年他挑燈夜戰起草這條攻略的時候,腦子裡假設的是某個成員國發生了類似軍事政變這樣的災難,所以第50條就是用比較苛刻的條件來阻止類似違揹人民意願的事情發生。但是萬萬沒有想到,第一個使用他這條攻略的居然是他的祖國。

他的祖國在2010年到2016年期間的首相是卡梅倫,卡梅倫現在應該非常後悔和內疚,當初就不應該拿“脫歐公投”這種級別的活動作為自己競選連任的遊戲,最後他玩大了不是?英國人玩出脫離歐盟的結果後,卡梅倫引咎辭職,繼任者特雷莎·梅做了接盤俠。梅姨搬進唐寧街10號的兩年來,真的是蒼老了不少,為了能和歐盟和平分手,她在布魯塞爾和倫敦之間往返了不知道多少趟。

英國脫歐走到了死衚衕,最終有可能無協議“硬脫歐”

(在議會舌戰的首相特蕾莎·梅)

那麼英國要脫離歐盟,總共分幾步呢?答案是分三步!第一步是英國政府和歐盟談判形成一個分手協議,第二步是這個協議要在英國議會得到表決通過,第三步是這個協議要得到歐盟27個成員國裡面至少三分之二表決通過。

這個第一步花了梅姨一年半的時間,最後她和歐盟整出了一個585頁的巨型分手協議,這個協議凝聚著梅姨兩年政治生涯的心血。這個心血原來準備在去年的12月11日拿到議會讓大家過目表態的,但是線人告訴梅姨眼下時機敏感,協議被通過的可能性不大,於是表決的日期被推遲了一個月,定在了今年的1月15號。

在延期之後多出來的這一個月裡,梅姨帶著小弟們奔走相告,又是拉攏又是威脅,希望大家到時候高抬貴手,不看功勞看苦勞,對自己兩年的心血手下留情。

然而15號那天,議員們並沒有給梅姨的勞動成果多少面子,投票結果是432:202,反對票是同意票的兩倍,這個結果據說刷新了英國議會蓋成以來的最慘記錄。更慘的是一直站在對立面的工黨馬上趁此良辰吉日對梅首相發起了彈劾,工黨領袖科爾賓在小弟們的歡呼聲中對著麥克風說:英國需要一個更好的領袖和更好的政府來解決這些麻煩。

英國脫歐走到了死衚衕,最終有可能無協議“硬脫歐”

(工黨領袖科爾賓)

哎,男人啊!這都什麼時候了還想著爭權奪利,梅姨心裡充滿了鄙視和無可奈何。她面色鐵青但是意志堅定地說,請大家放下關於權力和利益的鬥爭,一起攜手解決眼前的麻煩;如果各位給我面子讓我繼續留下的話,我會在禮拜一提供一個新版的脫歐協議,供大家繼續表決。

工黨發起的彈劾在16號如期舉行,表決結果是325:306。梅姨的首相位置有驚無險地保住了,但是這個票數卻釋放了極度危險的信號,基本上可以認為支持她的人和反對她的人各佔了一半。也就說不但《里斯本條約》留給她的時間不多了,就連議會這650號男男女女對她的包容和忍耐也幾乎走到了盡頭。

這個週末註定是梅姨任職以來最瘋狂的一個週末,她需要在這短暫的三天時間裡頻繁約見不同組織的負責人,和他們交流或者吵架,然後趕在下週一拿出一個替代方案放到議會的桌子上。或許這是一個72小時不睡覺都很難實現的任務,但是歷史把這個任務交給了她,她沒有別的選擇,其他人可以在週末外出吃火鍋看電影,但是她必須加班。

兩年前英國人公投脫歐的最終統計結果是52:48,這個結果基本上就是一半對一半,有一半英國人同意脫歐,另外一半人反對脫歐,而且兩年後的今天這個比例已經發生了逆轉。這種差異很小的比分,最終都直接反映在了議會的爭吵上,也反映在了英倫三島不同地區的矛盾態度上。可以說脫歐過程中所有的艱難和反覆,都源自英國人謹慎、多疑和無知帶來的不確定

英國脫歐走到了死衚衕,最終有可能無協議“硬脫歐”

(英國人上街抗議脫歐公投)

梅姨那個585頁的脫歐協議最大的問題出在哪兒呢?其實並不在經濟和貿易領域,經濟問題在脫離歐盟之後,還會有兩年的緩衝期給雙方繼續談判,所以議員們不太糾結這個,他們糾結的是愛爾蘭和北愛爾蘭的邊界問題。

這愛爾蘭是歐盟國家,而北愛爾蘭屬於英國,過去這兩家之間沒有邊界這東西,兩國公民自由穿梭其樂融融,老婆孩子留在愛爾蘭的老家每天越境到北愛爾蘭上班賺錢是常有的事兒,幾十年下來彼此早都習慣了。現在北愛爾蘭人無論如何也不接受在兩家之間拉一道鐵絲網,如果政府想硬來的話,那麼他們寧可脫離英國併入愛爾蘭。

如果因為脫歐再弄丟一片領土,那梅姨絕對變成千古罪人。為此梅首相和他的小夥伴們沒少在歐盟和議會之間花心思,最後的解決方案是,不在北愛爾蘭和愛爾蘭之間設邊境,就讓它倆在一起好了。以後英國就玩一種一國兩制的狀態,北愛爾蘭雖然屬於英國,但是它的制度和愛爾蘭是一樣的,英國人要想進入北愛爾蘭可能還得拿著護照過關,就跟我們去特別行政區差不多。

這一條北愛爾蘭人勉強可以接受,但是國內那些脫歐派們就不樂意了。去自己國家的領土跑一趟還得用護照,這算哪門子事兒呢?而且說好的跟歐盟一刀兩斷的,現在又劃出一片地方和歐盟保持一致,這又是幾個意思?一直想留在歐盟的蘇格蘭看到這個解決辦法眼前一亮,表示自己也想要。眾口難調的狀態被帶到議會現場,最後就整出了刷新紀錄的表決結果。

英國脫歐走到了死衚衕,最終有可能無協議“硬脫歐”

(拒絕北愛爾蘭有硬邊界的抗議)

現在擺在英國人眼前的可能性有以下四種:第一個是下禮拜一梅姨提出的備選方案在議會中一次通過,然後接著往下走脫歐的最後一步。第二個是英國和歐盟商量把脫歐的最後期限再往後推一推,給他們多一點吵架的時間。第三個是在英國重新來一場全民公投,到底如何分手大家說了算。第四個是乾脆不要什麼分手協議了,直接來個“硬脫歐”。

第一條備選方案被通過的可能性不太大,因為備選方案如果可以一次通過的話,那它就應該被設為首選方案在15號表決,這個決定在梅姨四處遊說的那個月裡肯定是不難想到的,因此備選方案估計也不是什麼好方案,它的命運依然是凶多吉少。

第二條應該是這四條裡面最可行的。延期這個事兒挺有必要的,不但英國人需要更多的時間,而且眼下歐盟那邊已經在開會討論這種可能性了。但是拖延時間並不一定能解決問題,如果英國政壇的各路玩家繼續這樣各懷鬼胎互不相讓的話,給再多的時間也沒有用,最終還是會走到截止日期到來的那一天。

第三條基本上不會發生。因為組織一場公投是很麻煩的,流程複雜耗費時間長,在3月29號這個截止日期到來之前,新的公投肯定鬧不起來。而且不少議員堅決反對再次公投,尤其是以梅姨為首的保守黨,他們覺得再來一次公投是對英國民主的褻瀆和質疑,這事兒打死都不簽字。

第四條是絕大多數人最不希望發生但是目前很有可能會發生的事兒。梅姨和她的助理們前兩天對外放話說,如果在3月29號之前你們這些人否定了我們的所有努力,那麼各位就等著硬脫歐的結局吧。雖然這話有威脅的意思,但是把梅姨逼急了,誰也不能保證她不會這麼做,反正脫歐這事辦完了她是打算辭職回家養老的。

英國脫歐走到了死衚衕,最終有可能無協議“硬脫歐”

(英國議會內部的樣子)

所謂的“硬脫歐”被認為是“斷崖式”地和歐盟切斷一切聯繫的做法,如果這個變成最終的脫歐方式,那麼英國和歐盟之間的所有關係都會在3月30號那邊被粗暴地分開,比如人員流動、貨物往來、文化交流等等都會在第二天被叫停,然後大夥兒就在一種無序的混亂狀態裡等著政府和歐盟之間溝通協商。以他們民主國家的效率,估計那種混亂要保持很久,那將給英國帶去災難性的破壞。

英國人到底會把脫歐玩成什麼樣兒,現在誰也說不上來,就連英國政壇和歐盟組織那些直接參與的當事人心裡也沒底。畢竟脫歐這件事兒以前從沒發生過,無論是歐盟組織的官員,還是英國議會的成員,大家都是新手,都要摸著石頭過河。最怕的就是他們為了各自的利益而傷害了國家的利益,最終全都掉水裡。

像英國這種幾塊地方拼起來的國家,很容易出現國家概念不清不楚的情況。當國家走到岔路口的時候,不同地方首先考慮的是各自民族的利益,其次才考慮國家的整體利益,貌似國家分裂成好幾塊他們也不心疼的樣子。那作為全球最先發明並實行議會制的國家,英國在倫敦的議會里也給不同的地方留了足夠的位置,這也就給了它們叫板國家的權力,這是民主制最好的一面,也是最不好的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