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過點起晚了,第一節課還有考試,看我們如何“拯救時間”

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時時刻刻地教育我們。

睡過點起晚了,第一節課還有考試,看我們如何“拯救時間”

因為汽車限號,孩子媽6點多就走了,早了半小時,而我竟然昨晚忘記定鬧鐘了,一睜眼:7:25,暈,徹底睡過點了。

平時7:25都已經開始吃飯了,現在還要起床、穿衣、梳頭、吃飯……整整晚了25分鐘,還是時間最緊張的早晨。

孩子看時間晚了,馬上開始抱怨起來:我第一節課就要考試啊,我還沒吃飯呢,怎麼回事啊……

我自知理虧,邊給孩子穿衣服邊說:“然然,我們一起做個遊戲,叫做“拯救時間”——把我們因為睡過的時間拯救回來好不好?”

孩子一聽有遊戲,眼睛馬上亮了:“好的”!

睡過點起晚了,第一節課還有考試,看我們如何“拯救時間”

“今天不做飯了,你也別刷牙了,我們去奶奶家吃現成的,你先穿鞋,爸爸去穿衣服~”

“好”!

在路上。

“然然,你想想啊,如果今天是在奶奶家起晚了,會怎麼辦?你抱怨奶奶沒早叫你,奶奶抱怨爺爺飯沒做好,爺爺送你時候因為趕時間騎車太快和別人撞車了,爺爺那麼胖再摔個骨折啥的,你不僅會遲到考不了試,爺爺還要去醫院看病、難受、花錢……是不是會有一連串的壞事情發生呢?”

“嗯……有可能”。

“對,既然已經晚點了,那一家人就要團結起來,把損失降到最低,如果把時間浪費在抱怨和著急上,又浪費時間、又影響心情,是不是得不償失?心情不好了還會影響你考試,是不是?”

“嗯……

“所以,我們今天的“拯救行動”就是第一就是不抱怨、不著急;第二就是提高時間效率;第三就是綜合利用資源,只有這樣,才能成功……”

睡過點起晚了,第一節課還有考試,看我們如何“拯救時間”

說著說著,我們已經到了孩子奶奶家,飯已經準備好了,可以直接吃。

吃飯的時候,我又把昨晚複習的考試要點給她說了說。

最後,我們出門的時間和平時一樣,8:05,絲毫沒有晚。

孩子的臉上也充滿了喜悅,因為,我們在“拯救時間”行動中,贏了!

睡過點起晚了,第一節課還有考試,看我們如何“拯救時間”

經過這一次“小事故”,讓孩子明白了幾個小道理,希望在她的成長過程中真正有用吧:

學會放棄:比如放棄早上刷牙,拯救3分鐘;

利用資源:去附近的奶奶家吃現成的早飯;

時間管理:邊吃飯,邊把昨天覆習的考試要點溫習一遍;

不要抱怨:既然已經出現了失誤,就要想辦法把損失降到最低,抱怨沒用;

不要著急:越是緊急越要冷靜,清晰明確的從容心態可以力挽狂瀾。

生活中,時時刻刻都面對著教育、面對著成長,面對著進步,我們要把握每一次機會陪伴孩子,無論這樣的機會是“好事情還是壞事情”,沒有白走的路——父作用

睡過點起晚了,第一節課還有考試,看我們如何“拯救時間”

以後可不能忘記定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