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大悲是什么?

今天在朋友圈看到一句话,“少年失志,中年失业,老年入花丛,人生三大悲。”

这是一名大V博主发的,我平时也看她的文章,但是这条朋友圈就不苟同了。对照来看,岂非人人皆可自怜自悲了?

据说这话原本是许巍常常对朋友说的:人生三大悲,少年得志,中年失业,晚年入花丛。还好,我都没有。

人生三大悲是什么?

我十分存疑,许巍自己就是这句话的代表人物呀。年少追逐音乐梦想吃了不少苦,放着好好的军队文艺兵不做,去北漂,去驻唱,最穷的时候5个人,吃一碗面,要5碗汤;功成名就之后的许巍,拒绝参加综艺节目,远离娱乐圈,推掉不少机会,商家觉得他没有商业价值,歌迷以为他消失了;如今的许巍,远离人群,自得其乐,隔一阵子就背包走进山林,浸泡在大自然里。

少年失志,中年失业,晚年入花丛。这不就是许巍的人生写照么,可是我一点感觉不出悲, 只觉得这样的人生,快意恩仇,肆意潇洒,正如他歌里所唱的那样,仗剑走过天涯,还看了世间的繁华,让人羡慕。

少年失志算不得悲


实际上,越是年轻越是应该多经一些波折,历一些劫难,心境才能比同龄人更为平和、稳重。如果年少轻狂还事事顺遂,反而是危险的征兆,过早的养成志得意满的心气,以为自己有多了不起,越是如此,越是容易为一点小小挫折而失了志气,反而成不了大事。

年少得志,早早享受了身居高位的滋味,未必是好事。比如神童方仲永,5岁无师自通既可作诗,父母大喜把他当做造钱的工具,如此等到仲永12岁时,作诗已经大不如前,再长大时,已经和普通人没什么区别了。

王安石感念伤怀,故而写下《伤仲永》,叹息神童年少成名,不爱惜自身才华,没有好好培养读书进益,反而早早被名利误了一生。


人生三大悲是什么?

古语说: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登高必跌重。还有一句话更有用处:人生有两种,一种是先苦后甜,一种是先甜后苦。

如果你早早食过了苦的滋味,就能明白甜的可贵,反之,你如果一早就浸泡在蜜糖罐儿里,那么今后的一点点苦,也会觉得比旁人辛酸数倍。

少年失志,还有一种可能是志气全无,沉迷享乐不思进取,这就是选择了先甜后苦的人生,早早挥霍了甜蜜,最后剩下的苦涩只能独自品尝。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中年失业已是寻常


在这个发展如此之迅猛的时代,人工智能都可以随时取代大批工作岗位,各大行业相争随时可能合并,稍不注意就会被大浪拍到沙滩,中年失业算什么?

失业了,不代表无能,只能说跟不上这个时代的节奏。如果还想跟,还想再拼一把,那就先调整心态,让自己归零,像年轻时一样来次轮回,重新学习,再次上路,并且随时保持探索和进取的心态。

人生三大悲是什么?

但是人到中年,走过一半高山,迈过无数险滩,已经有了自己的阅历和经验,已经摸索出了一套生存法则。习惯一旦养成,极难去除,习气一旦生成,想要改不亚于刮骨疗伤。更难的是上有老下有小,一人要背负太多责任,因此不敢有错,中年失业,最难迈过的是自己的心坎儿。

正因为难,所以做到了,就等于重获一次新生。即使没能做到,以中年人累积的生活经验,也可以用作别处,不必在一棵树上吊死,既然条条大路通罗马,那么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中年人失业,先修心,再择业,然后靠时间,还有运气。

其实不少大佬都是失业之后,反而在新的行业发光发热。试想一下,如果当初马云没有失业,那么他现在或许还是一名英语老师;如果当初李嘉诚没有失业,那么他还是一个塑胶厂推销员;如果当初张艺谋没有失业,那么他还是一名棉纺厂工人。

这些失业,有因为世事变幻,有因为自我选择,但没有当初的一次转折,哪儿来今天的成绩?人生的转折,未必都是错的。

老年入花丛何其风雅


我一直觉得人最单纯快乐的年龄段,除了幼年就是老年。幼年时是不知世事,觉得一切都新奇,人生还有漫漫长路可走,充满了新鲜的血液和气息;而老年是走过了万水千山,人生已经定了性,该看透的也看透了,该放下的也忘记了,一切尽人事听天命,不必再到红尘里去追名逐利了。

这两种心智一个是头,一个是尾,都趋于孩童,都更显透明,都没有杀伤力,都更愿意去寻找生活中细枝末节的乐趣,而且做什么事,都不为名利或其他,而是凭着心性而为。

如果老年得以入花丛,有山水花鸟为伴,也算是极其风雅了。比如老年的杨丽萍,住在大理整日和花花草草为伴,过着避世成仙的日子,真是让旁人羡慕不来。

即使不如杨丽萍那样仙,但是晚年愿意在大自然里陶冶情操,总归是一种幸福的生活状态,会更加享受生活中一草一木的美好,性情也平和淡然。

人生三大悲是什么?

晚年入花丛还有一层意思,就是流连烟花巷柳。我想起蜷川实花的一部电影,里面就有这样一位老来流连花丛的角色,这位老先生喜欢和歌姬下棋跳舞,最后平静满足的死在当红花魁的膝上,竟然不觉得有多难堪,反而让人想起一句话,“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老入花丛更有代表性的人,就是柳永。一生流落在烟花场所,无缘仕途但红粉知己遍地有,他的诗词被歌女传唱,因此“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他真心与歌女交朋友,得到无数歌女真心实意的仰慕,歌女们“不愿君王召,只愿柳七叫”;甚至柳永死后,都是青楼女子一起筹钱为他办理殡葬,还出现了“众名妓春风吊柳七”这样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壮举,也是轰轰烈烈、花团锦簇的一生了。

觉得悲吗?人家可是十足快意呢!

人生三大悲是什么?

少年失志,中年失业,晚年入花丛,这句话很符合现代人对世俗成功的定义,但古语认为人生的三大不幸,分别是少年得志、飞来横财、出身豪门,可见幸福并不是由财富多寡来决定的。

人生的悲欢喜乐,哪儿能用一种标准来衡量呢?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都不同,你追求的未必是别人想要的,你认为的苦或许是别人口中的甜,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各自的山水都漫长。

人生如登山,有高就有低,悲欢喜乐都是一种状态,起起伏伏的是境遇,不变的是心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