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大河》播出,又推古裝劇《知否》,正午陽光年底狂“衝量”

時隔一年,正午陽光攜4部新劇重歸熒屏,題材覆蓋古裝、年代、都市、軍旅。就在今天(12月20日),由趙麗穎、馮紹峰主演的古裝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看片會在京舉辦。

同時,於12月10日首播的獻禮劇《大江大河》,開播後勢頭良好,豆瓣評分達8.9分;除此之外,都市家庭題材劇《都挺好》以及與八一電影製片廠聯合出品的軍旅題材劇《尉官正年輕》也將陸續推出。


《大江大河》播出,又推古裝劇《知否》,正午陽光年底狂“衝量”



如果將國產電視劇製作出品團隊視作一座金字塔,毋庸置疑,正午陽光的位置就處於頭部。這個“年輕”的團隊,憑藉一部部精品劇集,似乎已成功進階為“國劇標杆”。

1

進擊的前3年,各異的11部劇

算上剛播出不久的《大江大河》,正午陽光目前共出品了11部電視劇(網劇),平均豆瓣評分達7.7分,這其中,不乏《琅琊榜》《偽裝者》《歡樂頌》這樣社會知曉度和傳播影響力都上佳的作品。


《大江大河》播出,又推古裝劇《知否》,正午陽光年底狂“衝量”



2015年,《偽裝者》的開播讓正午陽光在業內聲名鵲起。其實,國產劇中優秀的諜戰題材電視劇並不在少數,但《偽裝者》卻少有地做到收視、流量、口碑齊飛。在《偽裝者》熱播期間,正午陽光交出了收視率破2,豆瓣評分8.4的成績單。截至目前,《偽裝者》的累計網播量已達83.2億,不僅如此,該劇還助力胡歌、靳東、王凱等演員登上了事業高峰。

2015年下半年,正午陽光接連推出《琅琊榜》《他來了,請閉眼》《溫州兩家人》,徹底打響了招牌。尤其是《琅琊榜》,這部胡歌、靳東、王凱“鐵三角”再度合作出演的力作,取得收視率破3、網播量近180億、豆瓣評分9.2、總彈幕數642萬條的佳績,成為國產古裝權謀劇的經典之作;而《他來了,請閉眼》《溫州兩家人》則是正午陽光分別在都市懸疑、創業題材上的嘗試。


《大江大河》播出,又推古裝劇《知否》,正午陽光年底狂“衝量”



進入2016年,正午陽光又打造了一部現象級“爆款”《歡樂頌》,再度引發全網熱議。主創團隊將觸角延伸至都市職場,並以女性視角出發,用近2

的收視和200多億的累計網播量,擊碎“男人做不好女人劇”的質疑;另一方面,正午陽光還挑戰了改編大IP,於2016年年底推出網劇《鬼吹燈之精絕古城》,在網劇口碑普遍較差的當時,逆勢收穫豆瓣8.0的評分。

雖然,此後一年,正午陽光推出的幾部作品均呈現出“不溫不火”的狀態,有些劇集收視不甚理想,有些劇集在口碑上引發爭議。但總體來說,正午陽光出品的電視劇在詮釋“正劇範”的同時,契合了當下多數觀眾的審美,無論涉及哪個領域、哪種題材,都保證了劇集處在較高水準。

2

正午陽光的“斷舍離”


正午陽光如何能在短短几年時間成為“國劇標杆”?這一切要從2011年說起。

2011年,脫胎于山影、並由3位從山影出走的導演孔笙、李雪、孫墨龍創辦的公司——正午陽光問世。創立初期,正午陽光還只是一家純粹的後期製作公司,在發展初期承包了山影大部分劇集的製作,因此一度被外界認為是山影的“馬甲”公司。

2014年對正午陽光來說是充滿轉折的一年,這一年,在山影工作了20年的侯鴻亮在山影上市的前一天遞交了辭呈。用他自己的話來說,讓他離開“體制內”的真正原因在於:與其帶著鐐銬跳舞,不如走出去,選擇一個沒有牽絆的、真正市場化的公司大展拳腳。

就這樣,侯鴻亮順勢加入正午陽光,和孔笙、李雪重新搭起了班子,並將公司從單純的製作公司調整為獨立製作公司,為“正午出品,必屬精品”提供了一個先決條件。

從策劃、宣發到製作、經紀,業務不斷擴展的同時,人才隊伍也在不斷壯大:孔笙的加入似乎提振了另一些人的勇氣,一些師從孔笙的山影旗下的導演諸如張開宙、簡川訸、黃偉等人也紛紛加入正午陽光。至此,正午陽光基本聚齊了曾經打造了《闖關東》《生死線》《溫州一家人》《戰長沙》《老農民》等精品劇作的主創人員。


《大江大河》播出,又推古裝劇《知否》,正午陽光年底狂“衝量”



作為一家電視劇製作公司,好劇本無疑是一部劇作成敗與否的關鍵。因此,除了壯大和優化內部人才之外,正午陽光還特別注重和一線編劇達成合作,劉和平、蘭曉龍、高滿堂、袁克平都是正午陽光的合作拍檔。除此之外,一些優秀作家也成為正午陽光的“目標”之一:譬如海晏之於《琅琊榜》、張勇之餘《偽裝者》,以及阿耐之於《歡樂頌》、朱朱之於《外科風雲》。

2016年5月,《歡樂頌》的躥紅讓侯鴻亮意識到,當年改組之初立下的flag——用五年時間把正午陽光做成一個品牌,在過去一年半的時間已經達成了現實。站在新的起點,是堅持內容製作,還是趁勢將正午陽光打造為一家覆蓋影視全產業鏈的公司?迷茫之時,侯鴻亮帶著一批人走出國門,深入好萊塢的影視公司尋找答案。


《大江大河》播出,又推古裝劇《知否》,正午陽光年底狂“衝量”



回國之後,正午陽光下了決定,開始大刀闊斧地改革,停掉了之前啟動的建影城的計劃,並於兩個月後砍掉了藝人經紀這塊業務,發佈公開稱:“面對市場日益嚴苛的要求和觀眾的期待,我們意識到需要將全部精力投入到內容創作中;正處於事業上升期的藝人,也需要更專業的規劃和戰略佈局。因此,在多次內部討論和深思熟慮後,我們決定做出雙贏的改變。”

即便剝離掉多種業務,致力於全心全意打造精品劇作,但這並不意味著正午陽光是一家以劇集數目取勝的公司,近些年一直保持年均3-4部的產出量。

從近三年情況來看,2016年的正午陽光算是最為“高產”的一年,包括《鬼吹燈之精絕古城》《如果蝸牛有愛情》《外科風雲》《歡樂頌2》《琅琊榜之風起長林》在內的五部劇陸續開機;而在2017年,僅有一部張開宙執導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開拍;進入到2018年,也只有《尉官正年輕》《都挺好》《大江大河》這三部劇啟動。值得注意的是,同年開拍的劇作基本都是由孔笙、李雪、張開宙、簡川訸、黃偉等人輪番操刀,並在開機時間上打出時間差,給團隊一定的“補血”時間。值得注意的是,正午陽光的劇集基本可以在獲得發行許可證後半個月即可播出,效率十分之高,這也給減少庫存、提升現金流,從而為繼續投入下一部作品提供了有益助力。


《大江大河》播出,又推古裝劇《知否》,正午陽光年底狂“衝量”


外界稱正午陽光是“處女座”。從最近播出的《大江大河》來看,無論是革委會辦公樓,還是富有年代感的綠皮火車,亦或是角色身上洗得褪色的褲子,都體現了正午陽光“細節控”的特質,讓觀眾第一時間進入劇情本身。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正午陽光沒有“失手”的時候,2016年播出的《琅琊榜之風起長林》口碑、熱度大不如前作,《歡樂頌》到了第二季,豆瓣評分甚至被網友打上了不及格的分數。好在,正午陽光對好內容的探索從未停止,正如侯鴻亮在今日《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看片會上所說,“哪些內容會讓觀眾產生興趣、會讓觀眾感動,這需要我們拿出誠意,然後盡力去挖掘並呈現出來。”

-END-

作者丨九月 宵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