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提问——倾听、观察、提问三步骤,将学习生活化

之前就说过一句话:真正的学习,一定不发生在埋头苦读里,而是发生在对生活的观察体悟里。那我们应该如何在生活中学习、将学习生活化。我们来思考一下,什么样的人,才是一个聪明的人?其实我们的汉字,在一定程度上都是象形文字,耳聪、目明还有一个心,真正的聪明,是在么样更好的倾听、怎么样更好的观察、怎么样更好的(提问)思考。

如何倾听

我们都说倾听是一种很好的品质,"听"比"说"更重要。但生活中,会"说"的人有很多,会"听"的人却很少,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听过,就结束了,并没有对一些话进行深入的思考。听一样有层次之分。

层次一:这个人讲的对不对,我同不同意;

层次二:即使这个人和我意见不统一,但有什么可取之处;

层次三:这个人的谈吐逻辑、方式、用词,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

层次四:我如何"内化"他人的谈话内容、谈话方式、思考逻辑,并在未来为自己所用。

如何观察

观察,也就是看,如何观察,就是看什么、怎么看。记得之前有篇文章里有个"看不见的大猩猩"的实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去试试。在我们的注意力都在去关注那几个人传了几次球的时候,就很容易"看不见"那个走进他们中间的"大猩猩"。所以无论我们在看什么,我们都要明白,注意力是有局限性的。我们不可能一次性关注太多的事情。

至于怎么看,其实也就是在看过之后,如何思考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就好像我们小时候,总是爱问为什么,对万事万物都有着很浓厚的好奇心。但长大之后,我们却更喜欢说就是这样,对一件事的了解也只是停留表面,生活中知道深度思考的事情其实有很多。举个例子,水池里的水,在向下流的过程中,形成的漩涡,为什么是顺时针的。这背后是和南北半球、地球自转有关的。

如何提问

可能有人就会说了,提问不就是问问题吗,那问就好了。的确,提问就是问问题,但是问很多问题很容易,自主解决问题却很难。生活中,我们很容易一碰到问题就想着去问别人,却没有想过,问问题之前,我们是否有能力自主思考、自主解决。

其实现在网络那么发达,有很多问题的答案直接去百度就好了,记得很久之前,我还是一个"老好人"的时候,有些同学啊、同事啊有问题来问我 ,其实我那时候也不会,我那个时候就会说,我给你百度一下,然后自己学完再去教他们,既费时费力,学那些对我又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用处,之后再有人问我,我就让他们自己百度,或者百度完直接把链接发给他们,让他们自己去看。

这其实是很普通的一个事情,在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先尝试自己解决,如果自己解决不了,再考虑向谁问问题,怎么问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