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車企又鬧合併,2022年完成,百車爭鳴的時代,該質疑還是堅信

論及中國特大型汽車集團,不是如日中天的吉利,也不失名噪一時的長城,更不是聲名鵲起的比亞迪。早在2009年,便有了一汽、東風、上汽與長安四大花旦一說。這些車企實力雖不說富可敵國,但也佔據著巨大的經濟總量。比如長安汽車,雄踞重慶,早些年更是貢獻了將近15%的GDP,對重慶崛起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三大車企又鬧合併,2022年完成,百車爭鳴的時代,該質疑還是堅信

早在南北車合併之時,許多腦洞大開的車友便以此類推國內車企的合併方式。至於確切消息則是在今年7月,一汽、東風、長安三大央企合併的說法傳的"有鼻子有眼"。不過合併時間過於緊張,內容也很不靠譜,加上後來三家車企的官宣闢謠,第一次合併風波就此打破。

三大車企又鬧合併,2022年完成,百車爭鳴的時代,該質疑還是堅信

不過,雖然不合並了,但三家車企在戰略合作層面愈發緊密,至於T3出行公司事宜,算是昇華到一個新的高度。所以,很多車友不禁懷疑"官宣闢謠"的準確性,更為甚者,拿出"南北車闢謠"事件來予以反擊的也不再少數。

三大車企又鬧合併,2022年完成,百車爭鳴的時代,該質疑還是堅信

昨晚,牛車網轉載"算數界"的《三大汽車集團2022年前完成合並…》一文迅速走紅,並得到網友的持續關注。文中稱,"2022年取消乘用車合資股比限制,這將是一汽東風長安重組的最晚時間。在合併之前,將繼續探討新業務合作以及成立投資事業板塊。並將成立乘用車及商用車研發中心,分別位於重慶和武漢等內容"。

三大車企又鬧合併,2022年完成,百車爭鳴的時代,該質疑還是堅信

這次合併內容更像"官話"的性質,也得到了不少人默認,看來這次"一汽東風長安"的合併很可能將會提升日程了。

三大車企又鬧合併,2022年完成,百車爭鳴的時代,該質疑還是堅信

三大車企的合併一經傳出,立即不脛而走。對於車企合併,網友為何也如此激動呢?最大的原因恐怕就是"情懷"了。

中國汽車工業落後也不止一兩天了,近幾年長安發展的不錯,但車型也都在低端市場遊走,還不足以到抗爭合資的地步。加之,汽車市場蛋糕基本做成,為了攻佔彼此市場,國產汽車開啟了"一鍋粥"亂燉的模式,"黑公關"、"起訴百度"等事件鬧得沸沸揚揚,"窩裡鬥"已成為"常態"。

三大車企又鬧合併,2022年完成,百車爭鳴的時代,該質疑還是堅信

加上後面的合資股比一旦放開以及外資車企獨立建廠,自主品牌將會面臨"生死存亡"的挑戰。而一旦合併,將會以新的姿態、品牌效應去助推產品力升級,進而響應消費升級;通過資源整合,消除資源冗餘增加品牌力。併成為國內車企的精神領袖及成功範式,帶領自主車企新一輪抗擊合資的浪潮。

三大車企又鬧合併,2022年完成,百車爭鳴的時代,該質疑還是堅信

所以,合併後機會多、優勢大、資源廣,但唯一不足的就是三大車企牽涉數十萬人,太難整合了。

三大車企又鬧合併,2022年完成,百車爭鳴的時代,該質疑還是堅信

當然,也有不少網友持懷疑態度,比如"三個臭皮匠,未必賽過半個諸葛亮"、"合併就是一起死"等,也是比較多的。

三大車企又鬧合併,2022年完成,百車爭鳴的時代,該質疑還是堅信

現在說什麼都為時過早,拋卻合併的優與劣,你希望三大車企合併嗎?說說你的理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