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度大轉變!多家掛牌公司放棄摘牌:“政策好,不走了!”(附名單)

180度大转变!多家挂牌公司放弃摘牌:“政策好,不走了!”(附名单)

2018年,尤其是下半年,新三板存量制度優化改革密集推出,股份回購辦法,引領指數等相繼出爐。

如此密集的改革措施,難道真的連點水花都沒濺起來?

實際情況並非如此,此前我們已經多次報道了新三板做市商增持、掛牌公司回購股份、特定事項協議轉讓活躍等積極案例。

記者注意到,近期又出現了部分擬摘牌公司放棄摘牌的現象,這或許也是新三板存量制度改革帶來的積極影響。

恆精感應:政策好,不走了!

1月16日,新三板公司恆精感應(834094)公告,其股東大會否決了申請在新三板終止掛牌的議案。

否決原因是臨時股東大會召開前,股轉公司出臺了關於掛牌公司股份回購的實施辦法,公司股東經過慎重研究,認為這對公司的發展和經營能夠起到非常有利的幫助,因此決定不再辦理摘牌手續。

180度大转变!多家挂牌公司放弃摘牌:“政策好,不走了!”(附名单)

恆精感應於2018年12月27日召開董事會,審議通過了終止掛牌議案,參加會議的5名董事全部投了贊成票。公司給出的理由是,基於自身的經營需求和長遠發展規劃。

1月14日,恆精感應召開股東大會審議摘牌議案,參加會議的股東有7人,佔公司總股份數的100%,這7名股東全部投了反對票。

公司稱,否決摘牌議案是公司股東基於最新政策作出的決定,有利於公司的長期發展。

從全票同意摘牌到全票反對摘牌,恆精感應對於新三板的態度出現了“180度反轉”,其原因還是政策的變化。

在恆精感應董事會通過摘牌議案次日,股轉公司於2018年12月28日公佈了《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回購股份實施辦法》,這是一項市場期待已久的制度。

該辦法出爐後,掛牌公司直接通過二級市場回購股票成為可能。

恆精感應掛牌後在二級市場雖然沒有成交,公司也沒有進行過增發,但公司依然認為回購政策出爐對其發展經營有利,並因此放棄摘牌。

近期多家公司放棄摘牌

恆精感應的情況並非特例,雖然近期依然有不少新三板公司摘牌,但中途放棄摘牌的公司也有明顯增加。

據記者統計,2018年12月至今,共有13家新三板公司公告放棄摘牌,其中2019年以來的12個交易日共有7家掛牌公司公告放棄摘牌。

180度大转变!多家挂牌公司放弃摘牌:“政策好,不走了!”(附名单)

除華名華居、凱立德兩家公司放棄摘牌與保護異議股東利益有關外,其他公司放棄摘牌,主要還是與新三板的市場環境變化有關。

比如元工國際就表示,基於公司長遠戰略規劃,經與會股東充分討論,一致認為現階段新三板市場更利於公司發展。

該公司2018年12月7日召開董事會審議通過了摘牌議案,理由是為了配合公司業務發展及長期戰略發展規劃。

1月16日,西部資信也公告摘牌議案被股東大會否決,公司稱這是經與會股東充分討論,並聽取其他列席會議的董監高意見,基於公司長遠價值考慮作出的判斷。

“基於股東長期利益考慮,結合市場整體發展環境”,這其實是一個比較“官方”的理由。

雖然不能說這些公司放棄摘牌都跟新政有關,但股轉公司的一系列作為也確實讓掛牌公司看到了希望。

政策效果或逐漸凸顯

2018年以來,新三板存量制度優化改革密集出臺。

2018年10月26日,股轉公司修訂股票發行業務規則,主要內容為實施並聯審查機制,縮短募集資金閒置時長,推出授權發行制度,提高小額髮行決策效率等。

同一天,做市商評價機制出臺,對於評價結果優秀的做市商給予交易費用適當減免,經過測算,做市商評價正式開展後,全市場做市商轉讓經手費將平均降低55%。

2018年12月28日,新三板股份回購制度出爐,掛牌公司可通過二級市場回購股份;今年1月11日,海能儀器發佈回購股份預案,成為首家“嚐鮮”的掛牌公司。

1月14日,5只新三板引領指數正式生效,進一步降低了投資人的信息蒐集成本,提高了新三板優質企業的辨識度,也為投資者提供了更豐富的指數跟蹤分析標的。

這些制度可能不會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其作用將在今後一段時間內陸續顯現。

比如2018年4月21日,股轉公司與香港交易所簽署諒解備忘錄,掛牌公司可以到香港聯交所上市,同時無需在新三板終止掛牌。

至今,已有多家掛牌公司籌備赴香港聯交所發行H股,2018年12月24日,首家“新三板+H”公司君實生物也成功上市。

再如2018年6月1日,股轉公司發佈特定事項協議轉讓業務暫行辦法,主要滿足因收購、股份權益變動或引進戰略投資者等特定事項的協議轉讓需求。

該政策發佈後不溫不火,直到6月29日,才有2家公司完成首次特定事項協議轉讓。但此後,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使用特定事項協議轉讓完成股權變動。

據記者統計,2018年7月份的22個交易日,新三板共發生10起特定事項協議轉讓;到了2018年12月,20個交易日內新三板就發生了23起特定事項協議轉讓。

提升流動性呼聲依然最高

在新三板出現積極因素的同時,也應該看到,成交量清淡、掛牌公司摘牌、做市商退出依然是“主流”現象。

2018年,新三板市場整體成交金額為888億元,僅為2017年2271億元的39%,是自2015年以來的最低值。

2018年新三板股票換手率僅為5.31%,而2017年換手率為13.47%,2016年換手率為20.74%。

流動性一直是新三板市場最大的癥結,記者與多家掛牌公司董秘交流發現,流動性也依然是最受關注的問題。而提升新三板流動性,僅僅依靠存量制度改革是很難完成的。

對於近期股轉公司推出的一系列新政策,新三板市場參與者看法不一。

知名財經學者布娜新認為,股轉公司推出的五大指數有利於新三板長足發展,有利於機構設計指數產品,下一步需要藉助國家大力發展註冊制的機會,推出更多改革措施。

入選引領指數成分股的企業,表現出來的狀態也不一樣。

深圳深昇投資諮詢有限公司一位高管告訴記者,他們所服務的新三板企業有一部分入選了引領指數成分股,一部分入選的企業,對此比較感興趣,但也有些入選企業不太關心。

記者向多名董秘瞭解他們對新政的看法,有董秘表示,對於回購制度、引領指數等沒有太多關注;也有董秘直言,存量制度改革僅僅是錦上添花而已,大的方向依然沒有改變,因此意義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