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昊伏羲,為何被尊稱為人祖?

太昊伏羲,為何被尊稱為人祖?

t伏羲太昊陵園正門

2018年國慶期間,我與家人一起去河南淮陽,遊覽了太昊陵園,拜謁人文始祖伏羲。伏羲是傳說中的三皇五帝中的三皇之一,是上古時期一位富有神話色彩的氏族部落聯盟領袖。關於他的傳說主要靠人們言傳身教,得以在民間以及古籍中保存下來。伏羲太昊陵始建於春秋時期,距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在歷代的維修與保護下,依然威嚴壯觀,令人肅然起敬。

太昊伏羲,為何被尊稱為人祖?

太昊伏羲

太昊伏羲不僅是人類歷史上第一位稱王的氏族部落首領,而且被奉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之一,這裡邊有怎樣的傳說和故事呢?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有一個傳說流傳比較廣泛,就是伏羲與上古女神女媧娘娘本是兄妹,居崑崙山相依為命,可是當時人煙稀少,兄妹二人都到了婚配的年齡,根本找不到婚配的對象。怎麼辦,兄妹心裡就犯了嘀咕了!雖說是混沌初開,羞恥心還是有的,兄妹倆湊合過吧,怕有違倫理,恐遭天譴;不結合吧,眼看這一枝人脈可就滅絕了!二人決定求助天神,讓蒼天指一條明道。二人就在崑崙山上燃起兩堆火,向上蒼許願,若二火合一,便結為夫妻。但見兩個熊熊燃燒的火堆忽然合攏,像一條火龍騰空而起。預示蒼天默許了這樁婚姻。從此兄妹二人結婚生子,子又生孫,子子孫孫,繁衍至今。

太昊伏羲,為何被尊稱為人祖?

太昊陵園

當然上述故事只是傳說,未免有些牽強附會。下面我從歷史發展的角度跟大家討論一下女媧娘娘與伏羲的故事,看看那個故事更為合理。在人類社會之初,生產極度不發達,需要群策群力才能生存。所以原始部落和氏族社會應運而生,各個部落則是依據血緣關係組成的較為穩定的群體。最早血緣關係主要是母系血緣關係,為社麼?當時的社會生產主要是打獵、捕魚、採摘野菜和果子,僅僅能夠維繫部族生存,而且由於是群居的生活,特別是夏季都不一定有遮體的東西,最多也就是圍上幾片樹葉了事,那時代的人覺悟能會有多高啊!如果不按照母系的血緣加以區分,很容易就把輩分、人與人的關係給搞亂套了。女媧娘娘應該就是當時最大的部落聯盟首領。傳說人類是女媧娘娘是用泥巴造的,是人們對人類起源的一種猜測和臆想。因為女媧娘娘十分漂亮又是部落聯盟首領,後世便一直把她奉為人文始祖。而母系氏族社會的一些習俗,比如男婚女嫁啊、重要的事情要和舅舅家(母親孃家)商議等等,一直延續到今天。

太昊伏羲,為何被尊稱為人祖?

隨著生產的發展,部落成員漸漸有了一些積累,開始出現以家庭為單位的社會單元,由於男性在家庭生產活動的地位日益鞏固,以及在部落衝突當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就逐步取代女性為主導的社會地位,氏族公社也過渡到了父系氏族社會。男性一掌權,首先糾正一件事,就是有能耐的爺們,可以像母系社會裡的氏族首領一樣,擁有幾個或多個配偶。伏羲是父系氏族公社的比較有作為的首領,很有思想,開始琢磨天地萬象,並根據陰陽開合,創立了陰陽八卦和易學的初始概念。這在當時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人們把他尊稱為人類歷史上第一位王(皇)。加上他的子孫後代眾多,他這一脈自然奉他為人文始祖了。

太昊伏羲,為何被尊稱為人祖?

古時候,沒有文字,家族史、部落史乃至部落聯盟的歷史全靠老輩人,一代一代往下傳,傳著傳著就有可能添枝加葉或有遺漏的地方。並且各個部落之間互相通婚融合,很難區分自己的祖先到底是誰。就有人乾脆把女媧和伏羲二位先祖撮合在一起,甚至把他們描寫成人首蛇身的人物形象,進行神話。這就和日本和韓國以及越南等文字創造較晚的國家一樣,他文字出現以前的歷史很難加以考究,甚至經不起推敲。比如韓國的國旗就是太極八卦圖,據說有很多中國祖上的東西,韓國都認為是他的,甚至說老子、李白也是他們的。但是,不論女媧伏羲是不是夫妻,都改變不了他們是中華民族人文祖先的事實。

太昊伏羲,為何被尊稱為人祖?

八卦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