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門虎子兵敗將死,臨行一席驚世之語,令朱棣立馬刀下留人

導讀:隨著1368年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終結了元朝一百多年的統治。大家都知道,朱元璋出身並不好,自由喪父喪母,孤苦無依,嚐遍了人間疾苦,做過乞丐、長工、和尚,最終在郭子興的紅巾軍中才漸漸站穩了腳跟,緊接著娶了郭子興的義女馬秀英(孝慈高皇后),逐步成為郭子興的心腹,後在郭子興去世後更是直接接管了紅巾軍,朱元璋憑藉諸多追隨他出生入死的兄弟終於在1368年成功圓了自己的皇帝夢。做了皇帝的明太祖,漸漸地開始對自己的兄弟們開始忌憚懷疑,於是在太祖在位的31年間,朱元璋誅殺了許多開國功臣,如藍玉、胡惟庸、李善長等。而小編今天要講的這位並非是太祖朝要誅殺的功臣,而是在明成祖時期要誅殺的,最終因這位將領臨刑前的一句話得以使朱棣大驚失色並命令刀下留人,這個人就是明朝開國第一功臣中山王徐達的長子徐輝祖。

將門虎子兵敗將死,臨行一席驚世之語,令朱棣立馬刀下留人

朱元璋劇照

一、背景介紹

公元1392年(明洪武二十五年)四月二十五,明太祖朱元璋的長子朱標(時已被封為太子)英年早逝,享年僅38歲,時年已66歲高齡的太祖皇帝痛不欲生,他萬萬沒想到自己一直最看好的兒子卻在自己之前離去,白髮人送黑髮人,特追諡朱標為懿文太子,朱標走後,朱元璋便把目光放在了朱標的次子朱允炆的身上(因長子虞王朱雄英早殤,所以朱允炆實為長子),封其為皇太孫,把朱允炆當做接班人來看待和培養。果不其然,1398年,71歲的朱元璋駕崩,遺命皇太孫朱允炆繼位,是為建文帝。

將門虎子兵敗將死,臨行一席驚世之語,令朱棣立馬刀下留人

朱允炆劇照

二、戰功赫赫

話說小編今天要講的這位主人公,他的父親是中山王徐達,妹妹嫁給了時為燕王的朱棣(後為仁孝文皇后),算起來是朱棣的大舅子了。徐輝祖並非是他的原名,他原名叫徐允恭,因為和皇太孫朱允炆的名諱衝突,故改名為輝祖。這個徐輝祖不但長相英俊還是個文武全才,在父親徐達去世後繼承了爵位,先後在陝西、北平、山東、河南等地練兵,甚有乃父當年之風。1398年,建文帝朱允炆繼位後封其為太子太傅,第二年的四月份,正好是太祖皇帝的忌辰,因太祖當年“藩王無詔不得入京”的鐵令,時為燕王的朱棣便派了自己的三個兒子赴京盡孝心。身為朱允炆三大謀士之一的齊泰建議將三個世子扣留作為人質以防燕王有大動作,而另外一位謀士黃子澄卻不同意,此時身為三個世子親舅舅的徐輝祖卻上演了一場大義滅親的戲碼。他建議將三子中最有反心的次子朱高煦留下,最終建文帝未聽取徐輝祖的建議,將三位世子都遣返回封地了。到了靖難之役爆發,果然不出徐輝祖所料,燕王次子朱高煦屢為先鋒甚是彪悍,此時的建文帝才後悔不已,發出“吾悔不用輝祖之言”的感嘆。

將門虎子兵敗將死,臨行一席驚世之語,令朱棣立馬刀下留人

徐輝祖劇照

三、驚世之語得以保命

靖難之役中,徐輝祖將他的忠心和勇猛發揮的淋漓盡致,屢次擊退自己妹夫和親外甥的大軍,就在燕軍已經攻打到南京之後,徐輝祖仍在帶兵抵抗。1402年,靖難之役結束,以燕王朱棣勝利為告終,建文統治被永樂統治取代。此時朱棣可是對自己這個大舅子恨得牙癢癢,偏偏此時徐輝祖還堅持留在父祠不去迎接朱棣,最後被打入大牢,朱棣氣憤至極要殺了徐輝祖出氣,就在臨刑說遺言的時候,徐輝祖突然說了一句話,這句話乃是當年太祖皇帝留給徐家的遺詔,即為“開國功臣,子孫得以免死”,當朱棣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大驚失色,自己的這場戰役本來就打的名不正言不順,所以更不能失了民心,於是免去徐輝祖死罪,最終在其去世後還以“中山王不可無後”封其子徐欽襲爵魏國公。

將門虎子兵敗將死,臨行一席驚世之語,令朱棣立馬刀下留人

明成祖劇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