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没钱才贫穷,而是没福报

不是没钱才贫穷,而是没福报

前段时间,以707分考上北大的河北女孩王心怡一篇《感谢贫穷》让无数人泪目。

一时之间,“贫穷”这个从古到今都没有消失过的话题又被抛到台前,遭无数人争论。

有人认为贫穷对于人生是有价值的,它带来的苦难可以磨练人;也有人认为“感谢贫穷”只是又是一碗聊慰的鸡汤,贫穷自身并不值得赞美。

更有人往深层次去探讨,真正的贫穷是怎么样的?仅仅是物质上的匮乏或者是精神上的缺失吗?

没钱,穷吗?是穷,但也不穷。

精神空虚,穷吗?是穷,其实也不穷。

真正的贫穷是没福报,一是不思进取,二是咎由自取。

不是没钱才贫穷,而是没福报

01

人要有福报,就不能人穷志短,不思进取

老祖宗说:“人穷志短”。

没钱不一定穷,没钱又不思进取才是真穷。

战国纵横家苏秦出身于农民家庭,家里很穷,但他却志存高远。

他读书时,生活非常艰苦,饿极了就把自己的长发剪去卖点钱,还常常帮人抄写书简,这样既可以换饭吃,又在抄书简的同时学到很多知识。

后来,苏秦以为自己的学识已差不多了,就外出游说。他想见周天子,却没人为他引荐;他见秦惠文王,却得不到赏识。

苏秦回到家里,一副狼狈的样子,一家人很不高兴,都不理他,父母不与他说话,妻子坐在织机上只顾织布,看也不看他。他放下行李,又累又饿,求嫂嫂给他弄点饭吃,嫂嫂不仅不弄,还奚落他一顿。

在一家人的责怪下,苏秦非常难过。他想:我就这么没出息吗?出外游说,宣传我的主张,人家为什么不接受呢?那一定是自己没有把书读透,没有把道理讲清楚。他感到很惭愧,但是他没有灰心。他暗暗下决心,要把兵法研习好。

白天,他跟兄弟一起劳动,晚上就刻苦学习,直到深夜。夜深人静时,他读着读着就疲倦了,总想睡觉,眼皮粘到一块儿怎么也睁不开。他气极了,骂自己没出息。于是想出了头悬梁锥刺股的法子。

就这样他苦苦地读了一年多书,掌握了姜太公的兵法,还研究了各诸侯国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利益冲突,他又研究了诸侯的心理,以便于游说他们的时候,自己的意见、主张能被采纳。这时苏秦觉得已有成功的条件,他再次离家,风尘仆仆地走上了游说之路。

这次苏秦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不是没钱才贫穷,而是没福报

苏秦刺股

公元前333年,六国诸侯正式订立合纵的盟约,大家一致推举苏秦为“纵约长”,把六国的相印都交给他,让他专门管理联盟的事。

受挫自省,不怨天尤人;刺股律己,终成大器。人生的福报,不是单纯的等待能够等来的。在逆境当中不断磨砺留下的底气,才会变成你时来运转风云际遇的福气。

02

人要有福报,就不能虚耗光阴,咎由自取

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在他的中篇小说《查第格》中写过这样的一个谜语:

最长又最短的东西是什么?

最快又最慢的东西是什么?

贫穷在另外一个意义上是“没有”。但就算我们真的一无所有,至少还拥有时间。

时间是人生最大的财富,它与生俱来,但常常不被人珍惜。

一个人如果虚耗光阴,那么他的贫穷不是偶然,而是咎由自取。

不是没钱才贫穷,而是没福报

李时珍

西汉时的韩信“刺股驱倦”,夜以继日,刻苦攻读;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明朝名医李时珍,走遍天涯海角,经过不知多少磨难,花了27年工夫,三易其稿,写出了《本草纲目》这部传世之作,书中记载了1892种药物,附药方11096则,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医学遗产。

一切在事业上有伟大成就的人,都与他们充分利用时间分不开。他们每个人无一例外地都有自己的一部奋斗史。

《菜根谭》中有言:“天地有万古,此身难再得;人生只有百年,此日最易过。”

时间是人生最大的资本,我们每个人生来都很富有,最大的天赐鸿福就是我们仍有时间,而如何利用好时间,才是我们“脱贫致富”的真正关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