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老的詛咒,圖特安哈門的詛咒是什麼?

代的君王認為,人死後會進入另外一個世界,都會還在活著的時候修建自己的陵墓,而陵墓則是給自己進入另外一個世界的住所。在古埃及也不例外,法老們死亡後會將自己下葬於自己生前修造的陵墓內,並帶一些生前所使用過的物品作為陪葬品。這些陪葬品個個都是價值連城,致使有很多盜墓賊光臨,盜走了無數財寶。而每一位法老為了能在死後安息,不願被打擾,都會在自己的古墓內下有惡毒的詛咒,然而這並沒有阻擋盜墓賊的腳步。但是在古埃及有一個古墓,幾千年來從沒有被盜墓賊光臨過,這到底是為什麼呢?他的詛咒是真實存在的嗎?迫使盜墓賊不敢對其下手。

法老的詛咒,圖特安哈門的詛咒是什麼?

“這墓是我在西方的墓地中建造的,位於潔淨而 適中的地方,任何貴人、任何官員、任何人,若從此墓中取走一塊石頭或磚頭,我會在大神面前求公道,我將如抓一隻雞脖子那樣抓著他的脖子,我會令所有在世上的人害怕那在西方的精靈。”這是古埃及某位法老的墓 志銘中的一段話,清楚地表明對盜墓者的詛咒。然而, 人性的貪婪往往驅使人鋌而走險,即使再惡毒的詛咒也 不能遏制人們對財富的貪心。因此,儘管古埃及的法老 們精心地建造自己的陵寢,設置重重機關,卻仍然不能 逃脫死後被凌辱、不得安息的命運。幾乎所有古埃及法 老的陵墓都被盜劫一空,只有一個例外,那就是新王國 時代第十八王朝的法老圖特安哈門。1922年,考古學 家打開圖特安哈門法老的陵寢,驚喜地看到一個完整的 墓穴,眾多精美絕倫的隨葬品。開羅博物館現有的 10萬件展品中,從圖特安哈門法老陵墓中出土的 文物就達7000餘件之多,成為開羅博物館的 鎮館之寶。

法老的詛咒,圖特安哈門的詛咒是什麼?

但是,對於已經長目民的法老們來 說,出於私利的盜墓與出於公心的 考古是沒有什麼區別的,他們 一樣打擾了安眠,他的咒語 一樣臨到那些走進他的陵寢,接觸他的法體的人們身上。這一切無疑為神秘的 古埃及文化再度蒙上一層詭異的面紗。

法老的詛咒,圖特安哈門的詛咒是什麼?

埃及的歷史一般分成四段:舊王國、中王國、新 王國與晚期。這些中間又夾有所謂的中間期,即第一中 間期,第二中間期、第三中間期。一直到最後的托勒密 時代,著名的克里奧佩特拉女王自殺身亡,埃及成為羅 馬帝國的一個行省,本土的埃及王朝才告結束。

法老的詛咒,圖特安哈門的詛咒是什麼?

關於古埃及法老的陵墓,人們印象深刻的是那些 恢弘雄偉的金字塔。那是自第三王朝開始的。一位名叫 左塞的國王開始利用石材來建造自己的墳墓,開創了埃 及的金字塔時代。左塞的墳墓在今日開羅西方的塞加拉 地區,是一個長方形6級階梯式的建築物,完全用石材 建成。每層的大小遞減,如同生日蛋糕,如今被稱為階 梯金字塔。左塞基本奠定了金字塔的主要形態,它一般 由3個部分構成:一個是墓的本身,一個是向國王獻祭 的寢廟,另一個是給負責祭祀的祭司們住的房子和儲藏 室。它的主要目的是著重強調國王的中心地位,尤其是 他在古埃及宗教體系中的神聖地位。

法老的詛咒,圖特安哈門的詛咒是什麼?

而作為古埃及文化的代表,金字塔形象的代言 人,人們熟知的那種四角錐形金字塔,則是第四王朝法 老胡夫的傑作。自第四王朝開始,金字塔的建築技術已 經達到了完美的程度。胡夫建於吉薩的金字塔是空前絕 後的巨構。這個金字塔底部為754英尺見方,高471英 尺,由大約230萬塊石塊建成,每塊石塊重約兩噸半, 最重可達15噸。最驚人的是它的四邊分別正對地理上的 四極,最大誤差不超過5度30分,而四角呈現幾乎完全 的正方形。人們至今不十分清楚沒有現代科技與設備的 古埃及人是如何將如此巨大的石塊搬運、吊舉上去的, 這讓現代科學家們都歎為觀止。胡夫的兒子哈夫拉緊接 著他的父親又在吉薩建了他的金字塔,雖然稍小,底部 也有708英尺見方,同時,它的地基較高,所以看起來 比胡夫金字塔還雄偉。

法老的詛咒,圖特安哈門的詛咒是什麼?

從這些金字塔的建造我們可以看出,在第三、第 四王朝的時候,國王在宗教或現實社會中都具有最高的 權威。到了第五王朝時期,對太陽神的崇拜興起,國王 在人世間的崇高地位相對打了折扣,雄偉的金字塔也不 復出現了。雖然後世的法老仍然建造金字塔作為自己死

後的安息處,尼羅河西岸 佇立著近30座這樣的金字 塔,但它們都沒有胡夫時 代那樣的規模。自然,這 也與國力的衰退、後來者 的節儉意識有關。

法老的詛咒,圖特安哈門的詛咒是什麼?

金字塔作為國王陵 墓的形式由舊王國時代一 直延續到中王國時代。古 埃及有厚葬的風俗,每個 法老的墓中都有大量的隨 葬品,這必然引起黎民百 埃及盧克索帝王谷:遠處姓的覬覦。因此,盜墓成為古埃及一項古老的職業,由 (A1-來已久,屢禁不止。舊王國時代的金字塔到中王國時代就幾乎已被偷盜一空。到了新王國時代,自十八王朝至 二十一王朝,法老們不再使用金字塔的形式,開始尋找 一個更為隱蔽的山谷作為自己最後的憩息地。這一方面 來自宗教觀念的改變,一方面也是出於防止盜墓的實際 考慮。法老們在尼羅河西岸的底比斯山谷中,深挖巖 洞,建造秘密的地下墓穴,並派警衛看守,那裡遂被後 人稱做“帝王谷”。“西”的方位選擇出自古埃及人的 傳統觀念,他們從太陽每天東昇西落得出結論,認為西 方屬於安息之處。尼羅河東岸是高大的神廟,西岸是帝 王的陵寢,如此東西對峙,代表了生死循環。

法老的詛咒,圖特安哈門的詛咒是什麼?

雖然陵寢遷入山谷,極力低調,但帝王死後的奢 侈鋪張並沒有隨之遞減。法老們的陵墓仍然極盡奢華之 能事,從華麗的壁畫裝飾,到各式隨葬的珍品,依然向 世人炫耀著他們在世的權力與死後永享富貴榮華的意 願。因此,盜墓者也絡繹不絕。從留存的文獻資料來 看,當時盜墓的手法和組織均十分嚴密,盜墓集團往往 原本就是修建王陵的工人,因此他們對地形和墓的位 置瞭如指掌。許多時候,盜墓者不是由墓門進去,而是 從墓的後面挖洞進入,若不是對墓室的方位有精確的把 握,是不可能辦到的。並且,警衛常常也是盜墓的一分 子,他們裡應外合,十分容易得手。在現存的審訊材料 中,有盜賊這樣交代:“我們去到……區,進入一個 墓。我們將它打開,取出一具內棺,它覆有的金子一直到頸部。

法老的詛咒,圖特安哈門的詛咒是什麼?

我們用一隻銅鑿把金子剝下來取走,再將它在 墓中放火燒掉。”而盜墓的被發現,則常常是因為盜墓 者內部分贓不均引起內訌,被告發的結果。二十一王朝 鈕,由於盜墓者仍然十分猖獗,國王就下令將十八王朝 以來的各法老的木乃伊放在一處隱秘的小墓中。這些歷 盡滄桑的法老們終於能夠不再受到干擾,一直到19世紀 末才又重新被發現。

圖特安哈門是新王國時代第十八王朝法老,公元 前1336年9歲時即位,公元前1327年年僅17歲即去世,在埃及歷史上無甚作為。臨終前他將名字改為圖特安哈 門,意思是安夢的生像。因為在其他的洞穴中已經發現 過刻有圖特安哈門法老與其王后的物品,人們普遍認為 他的陵墓也已被人盜掘過。不過,英國人赫伯特?卡爾 納馮爵士和考古學家霍華德?卡特不這樣認為。他們查 閱了大量資料,選定一個地點,於1917年秋天開始挖 掘》艱辛的挖掘工作歷經5年,直至1922年11月,他們 的工作終於有了成效:在一大堆沙土被清理掉以後,出 現平整寬大的石階。沿著16級石階上去,通向一個石 門,門上蓋著圖特安哈門法老的印章。這無疑就是圖特 安哈門法老最後的棲息地。可惜,自此以後,令人驚 愕的悲劇性事件就接二連三地發生了,50餘人先後死 去。人們認為這是圖特安哈門法老的咒語。

法老的詛咒,圖特安哈門的詛咒是什麼?

圖特安哈門法老的隨葬品的確華貴異常,令人目 不暇接。有精美無比的立碑.包金的神龕;包金的木料.上鑲嵌玉_彩色玻軸鏡盒,輔雜;還雜牙和寶石的烏木扶手椅;棺槨全部由黃金打造而成。尤其精貴的是那個華麗的黃金面罩,仿照圖特安哈門國王的樣子,面貌如 生,雙手交叉放在胸前,手裡握著權 杖,前額鑲嵌眼鏡蛇與兀鷹,分別為 上埃及與下埃及的圖騰。眉眼都用寶 石和彩色玻璃做成,金碧輝煌,美不勝收。

遺憾的是,卡爾納馮爵士沒有看 見這一切精美的隨葬品,他於1923年 4月15日凌晨逝世,當時他們正在就 法老陵墓的發掘事宜與埃及政府進行 磋商。據說,卡爾納馮進入法老陵寢時曾感到被什麼東 西蜇了一下,左邊臉頰腫了起來。幾天後又在刮臉時不 小心切進了腫塊,得了敗血症,不治身亡。傳聞卡爾納 馮爵士臨終前高燒40多度,一直昏迷不醒,不斷地發出 “啊,圖特安哈門國王……哦,原諒我……”等囈語, 於驚恐萬分之中離開塵世。更為奇特的是,當後來人們 用x光檢查圖特安哈門國王的木乃伊時,發現他的左臉 頰上居然也有一個傷痕,無論大小形狀甚至部位都與卡 爾納馮爵士的一模一樣。隨後,一連串的厄運降臨到卡 爾納馮身邊的人身上,包括曾護理過他的護士、他的弟 弟、他的遺孀。其他接觸過法老的人也相繼遭到不幸, 他們是:美國考古學家梅西、參觀法老陵墓的英國實業 家烏爾、第一個解開圖特安哈門裹屍布、給屍體做x光 透視的理德教授、親手接觸過金面罩的道格拉斯?李德 博士……如此眾多的意外使人們不得不對法老咒語將信 將疑。

法老的詛咒,圖特安哈門的詛咒是什麼?

卡特很幸運,風平浪靜地度完一生,終年65歲。 但法老的詛咒似乎降臨到了他的家人身上,據說這是更 為可怕的報復。卡特的助手亞博?麥斯與理查?範爾相 繼猝然逝去,卡特的女兒伊布琳得了憂鬱症,最後上吊 自殺。據不完全統計,自1923年4月到1929年,至少有 22個直接或間接與發掘圖特安哈門法老陵寢有關的人去 世,先後至少有35名參與法老陵寢考古工作的專家學者 意外地或莫名其妙地死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