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南昌老兵:戎馬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走近南昌老兵:戎馬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我們的國家,因為有了那些英勇的軍人,在外敵來臨的時候,可以拿起槍支打回去。生命中有過當兵的時光,是一筆財富。

在那些日子裡,那些軍人們酸澀過,甜蜜過,擁有過也失去過。今天,就讓我們走進他們的故事,感受下他們那段獨特的經歷。

1

胥殿武

往後餘生都留給你婆婆。

走近南昌老兵:戎馬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證書

1937年,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我爺爺的爸爸媽媽被日本人用刺刀活活捅死。當時爺爺才16歲,滿腔都是報仇熱血,就參加了當地自發組織的游擊隊。他只有一個信念:殺!用鬼子的血祭奠逝去的親人!


走近南昌老兵:戎馬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南京大屠殺

後來得到林彪將軍的賞識,被編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先後參與淮海戰役和平津戰役。那個年代都是拿命往前衝,由於炮火轟擊,很多戰士的耳朵都被震聾了。爺爺就是其中一個,他的左耳當時都被炸爛了,完全失聰。


走近南昌老兵:戎馬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淮海戰役

自我有記憶以來,每到下雨天或者換季的時候,爺爺的右腿就會非常疼,基本上是躺在床上不能動。當年一場戰役中右腿中彈,當時醫療條件不好,子彈是取出來了,但沒有得到好的護理。


走近南昌老兵:戎馬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獎章

退伍後,爺爺得到了1000元的安家費。在安源工作的時候,遇到了婆婆。爺爺和我說,當時他在人群中一眼就看到了婆婆,找到了一輩子要保護的姑娘。他沒念過書,大老粗一個。就用很笨拙的方法,天天接送婆婆上下班,還把自己的糧票給她。


走近南昌老兵:戎馬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糧票

後來在一起了,每個月都把工資上交給婆婆。“是你婆婆給了我一個家,為我洗衣做飯生娃子。上半輩子我把自己交給祖國,餘生所有都留給你婆婆。”

後來爺爺日漸年老,這個以前扛槍的戰士,駝著背,話也說不清了,嘴裡總唸叨著“我想戰友了,我該去見他們了。”


走近南昌老兵:戎馬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合照

即使身體老去,記憶退化,那些刻入靈魂的東西永遠不會消失。對於爺爺來說,他生命中最重要的時光,是和戰友一起,臨了了還是想和戰友一起。

遵從爺爺走前的心願,我們把他的骨灰迎風散了,這樣就可以化成天上的星星,永遠守護著山河。



2

黃旭雄

國家有需要,我們就去。


走近南昌老兵:戎馬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敬禮

“有國才會有家,我們不主動挑起戰爭,但我們無懼戰爭。國家有需要,我們就去。”這是見到這位越戰老兵時,他對我說的第一句話。

他是82年10底從南昌市東湖區應徵入伍,服役於福州軍區炮兵第三師十三團,主要是防禦臺海。84年7月接中央軍委命令,赴雲南執行輪戰任務。


走近南昌老兵:戎馬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炮火攻擊

他永遠忘不了1985年5月31日的那場戰役。當天早晨濛濛亮,兇殘的彈片擊打岩石,四處一片火光,眼睜睜地看著副指導員犧牲在他面前,倒在他身上。說到這裡,他的聲音已經十分哽咽。


走近南昌老兵:戎馬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副指導員臨時墓地

“這段歷史很多人都忘記了,但我們不會忘記。我們每年都會不約而同的去雲南文山州麻栗坡縣烈士陵園看他們。偶爾也會去看望他們的家人,給他們一點力所能及的幫助。戰友們,也會定期舉行聚會,敘敘各自的事。”


走近南昌老兵:戎馬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雲南文山州麻栗坡縣烈士陵園

比起那些犧牲的戰友、負傷累累的戰友,他比較幸運,在部隊的時候立了三等功,退伍後直接被分配到鐵路局工作。而那些參加了這場戰爭的人,80%的人在改革開放中下崗失業


走近南昌老兵:戎馬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一起去看戰友

有的出去打工,有的做點小生意,有的以開摩的為生,勉強維持日常生活。他們就怕有個小病小災,得浪費錢看病還耽誤上工。直到這幾年國家出臺了很多優撫優待政策,老兵們生活才有了一定的保障。


走近南昌老兵:戎馬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紀念品

最後我問他,有什麼心願。他說,希望大家能珍愛和平,不忘英烈。“更重要的是要善待老兵,以後還要打仗,國家需要培養更多年輕的戰士。軍隊是人民的主心骨,是人民強有力的後盾。”


走近南昌老兵:戎馬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戰友聚會

採訪要結束的時候,老先生一直對我說著感謝,感謝我們做媒體的為他們呼籲,

讓更多的人瞭解那場戰爭,瞭解那群為國作出流血犧牲的人兒。

3

張錦濤

人這一生就一個“覺”字。


走近南昌老兵:戎馬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站崗

我從來都是想到什麼,就去做什麼,做事絕對不拖拉。覺得自己正值年少,要為祖國出一份力,收拾好行囊我就去當兵了。05年入伍,13年退伍,在部隊八年,我學到了很多東西。


走近南昌老兵:戎馬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證書

最難忘的就是2006年6月海練場,當時在訓練,砍木樁的時候把自己膝蓋砍傷了,都見白骨了,血直接往外噴,我疼到麻木。當時氣溫40+℃,而且全是沙地,是我戰友揹著我飛奔到衛生隊。

足足一公里,到那裡一把我放到床上,他整個人就累癱到地上,鞋都磨破了,腳底直冒血泡。


走近南昌老兵:戎馬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合照

退伍後,我們雖然都有自己的工作要忙。但我們一直都有在聯繫,平常見面了就喝喝小酒,有時間還會一起旅遊健身。我們要做一輩子的好兄弟。

你一定不相信《危機13小時》我看了整整27遍,感觸挺深的。任何時候我們做任何事選擇都很重要,千萬不要選錯路做錯事。


走近南昌老兵:戎馬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危機13小時》

部隊這個大家庭教會了我為人處世之道。我連拼命都不怕,那就沒什麼不能失去的了。人這一生就一個“覺”字,時刻保持平常心,萬事都會有其解決方法的。

曾經喜歡過一個女孩子,為了她刪了列表裡所有女性朋友,專門寫了一段話,只為給她看,後來還是沒有在一起。現在我一心只想工作,暫時不準備談感情了。


走近南昌老兵:戎馬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正在工作

事業蒸蒸日上,愛情晚點沒關係,時間到了該來的總會來的。不強求不是不追求,做好每一步的人生規劃,每個階段要完成的目標。

不過分苛刻自己,為每一次危機都做最壞的打算,做好失去再重新開始的準備就可以了。記住,生活永遠不要失去自己的信念。

4

李濤

從小我就有一個迷彩夢。


走近南昌老兵:戎馬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狙擊槍

最後一位採訪的是位帥氣的兵哥哥。他和我說,當初去當兵,好大部分是家庭主導,但他不是。“從小我就有一個迷彩夢,想著當兵多麼的厲害,羨慕當兵的可以拿著武器保家衛國。”


走近南昌老兵:戎馬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訓練

真的到了部隊才知道什麼是軍人,人民軍隊對國家是多麼重要,那種肅然起敬的感覺,我永遠都忘不了。我們是機動分隊,每天訓練是是其他部隊的幾倍:

早操一個五公里,上午基本擒敵拳,應急棍術,警棍盾牌操,單雙槓之類的。下午摔擒,400障礙,五公里越野。晚上,一個5公里,而且24小時都有人站崗。有時候累到虛脫,半夜還是得堅持站崗。


走近南昌老兵:戎馬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訓練

高強度的訓練,晚上吃飽了,一到半夜就會餓,又沒有吃的。夜裡大家都睡著了,不敢鬧動靜,就捂著肚子忍著,咕咕的叫。有一次被我戰友發現了,他偷偷塞給我一個饅頭,大冬天的,饅頭硬的像石頭一樣,我躲被子裡吃。


走近南昌老兵:戎馬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訓練

在我們部隊流行著一句話:在崗1分鐘,站好60秒。有一次班長髮燒40度,都還在帶領我們訓練。他怕他休息了,我們會有人懶散,他忍著痛苦直到訓練結束。

走近南昌老兵:戎馬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站崗

這些經歷磨練了我的意志,讓我有了獨當一面的能力。沒有解決不了的事,過不了的坎,堅持最重要。

自己選的路,爬也要爬完,這也是我創業失敗能繼續堅持的原因。


走近南昌老兵:戎馬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證書

剛退伍回來的時候,一開始搞房地產,欠了很多債,夜夜失眠還酗酒抽菸。一個人的時候,腦海裡不斷回想起我在部隊的日子,那麼艱苦我都挺過去了,這點小事算啥呢。

花了一個月振作癒合,當時就一個想法:重頭再來,努力奮鬥!才有了我現在的事業。我不怕失敗,在哪裡跌倒就在哪裡爬起來。


走近南昌老兵:戎馬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合照

最後我問他,想對自己說什麼。他想了想說,青春無悔。

無悔一身橄欖綠,一起扛過槍的戰友,希望他們能不忘初心,記得當初我們的誓言

不要被現實生活磨平了你的稜角,做一個有擔當,有志向的人。只要祖國有需要,我們時刻準備著,隨時可以回去。


XXX

“若有戰,召必回!”這是每個退伍軍人走前的誓言。

離開部隊後他們過起了和普通人一樣的生活,忙於茶米油鹽。在這俗世中,為了工作努力拼搏奮鬥。一次次跌倒後又能站起來,是英雄夢支撐著他們。

願大家都能以夢為馬,不負韶華。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