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世人謗我太風流,我笑世人看不穿

唐伯虎:世人謗我太風流,我笑世人看不穿

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我們記憶中的唐伯虎還停留在“點秋香”時的志得意滿,無奈真正的唐伯虎一生只能用一個“慘”字形容。

1、

成化六年(1470年)二月初四,唐寅出生於蘇州府吳縣吳趨裡 ,父親唐廣德,母親丘氏。

唐家世代從商,唐寅從小衣食無憂,但是因為商人地位低下,父母對他的期望就是光耀門楣。

唐伯虎自幼天資聰敏,熟讀四書、五經,並博覽史籍,16歲秀才考試得第一名,轟動了整個蘇州城。

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氣橫溢,詩文擅名,與祝允明、文徵明、徐禎卿並稱“江南四大才子”,畫名更著,與沈周、文徵明、仇英並稱“吳門四家”。

正因為他的才華,19歲那年,江南名士徐延瑞也緊趕著將自己的愛女許配給他

年少成名,嬌妻美眷。本來以為他能擁有才子佳人的美好結局。

沒想到,世事難料,唐寅無憂無慮的歲月在他25歲的時候戛然而止。

一年之內,父親、母親、妻子、兒子相繼因病離世,妹妹也自殺身亡。

父母的心願他還沒有實現,遠嫁的妹妹那聲“哥”猶在耳邊,舉案齊眉的妻子笑靨如花恍若昨日,更別說牙牙學語的幼子不久前還喚著“爹爹”和“孃親”......

那日,唐寅一夜白頭。

料理完喪事後,他把自己關進青樓,夜夜買醉,日日歡歌。

命運是公平的,它給予你的越多,從你身邊帶走的也越多。

命運又是不公平的,被它辜負之後,連討價還價的資格都沒有。

唐伯虎:世人謗我太風流,我笑世人看不穿

2、

不過,他被命運辜負了一次,卻不想再一次辜負父母對他的期望。

在好友的規勸下,唐伯虎振作起來,潛心讀書準備科考。

唐伯虎27歲科考時名落孫山,只因為提學御史方誌厭惡他宿妓酗酒的惡劣行徑。後來,在蘇州知府曹鳳、文林、沈周等名士的求情下,方誌才同意“補遺”讓他參加鄉試。

28歲時,唐伯虎一不小心就考了個第一名解元。與此同時,這一年他重新組建了自己的家庭,宦門之女何氏成了他的第二任妻子。

天才果然還是天才,即使再頹廢,只要選擇重新站起,依然能夠傲立天下。

人生似乎又有了起色,又有了得意忘形的理由。正當他躊躇滿志,第二年赴京會試時,因牽涉科場舞弊案而交惡運。

更讓他備受打擊的是他的新婚妻子壓過來的最後一根稻草:離婚。

丟了功名,沒了愛人,他的心也徹底地孤獨了。

從揚州到杭州,從西湖到蕪湖,從廬山到黃山......他四處流浪,流連風月,窮得叮噹響的時候就用詩畫換酒錢。

倘若深情總被負,餘生盡予孤獨又何妨?

唐伯虎:世人謗我太風流,我笑世人看不穿

3、

六年之後的唐伯虎,總算生活又有了點起色,娶了妻子沈九娘,還建了一棟房子,就是桃花庵。

電影中周星馳唱的那個歌就是,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裡桃花仙。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

車塵馬足富者事,酒盞花枝隱士緣。

若將顯者比隱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花酒比車馬,彼何碌碌我何閒。

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一生坎坷的唐伯虎,到了1524年,因病去世,享年54歲,離開了帶給他無數傷心痛苦的世界。

死後葬在桃花塢北,嘉靖26年遷葬到橫塘鎮王家村。

他逝世後由其親友王寵、祝允明、文徵明等湊錢安排後事,祝允明寫了千餘字的墓誌銘,由王寵手書,刻在石碑上。

唐伯虎的一生,充滿了坎坷和悲情,完全沒有電影中的灑脫。

唐伯虎:世人謗我太風流,我笑世人看不穿

或許是後世人不忍看到唐伯虎如此落寞的一生,於是就給他附會了那麼多的風流故事,於是他真實中失意的、落寞的、愁苦的一生就漸漸被隱去,留給後人的則始終是那個機智幽默、玉樹臨風、樂觀積極、才華橫溢的風流才子唐伯虎。

“風流”是民間貼給唐伯虎的標籤,與流連風月的風流相比,我覺得與之更貼切的是“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

處於順境時,很多人都說自己是善良的、優雅的、有操守的。

可是遭遇命運之手摧殘時,很多人又會馬上暴露人性黑暗的一面,捨棄掉曾經所謂的“操守”,還要感慨一句“時也命也”,馬上把自己的過錯撇清。

當我們回顧歷史中的唐寅,可能會唏噓,會覺得這個唐伯虎一點都不風流倜儻,也不是什麼人生贏家,甚至根本就是個足以跟孔乙己比慘的失敗者。

但是,我覺得這樣的唐伯虎,比熒幕上的形象豐滿百倍。

他風流不羈,卻比誰都要熱忱;

他遊戲人生,卻比誰都有底線;

他沒心沒肺,卻比誰都要深情。

人世間的痛苦,也許並非需要歇斯底里、嚎啕大哭,那個用一張玩世不恭的臉,“笑”看人生的人,也許才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傷心人”。

一個人看似有多麼不正經,就有多深情。

願每一個痴情的人,都能不被辜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