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只用28個字,寫盡雨夜之思,但全詩卻沒有提到一個“雨”字!

談到寫雨夜的唐詩,我們首先可能會想到李商隱的《夜雨寄北》。“君

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這是李商隱在唐詩當中最柔情的表達,全詩充滿清麗之美,膾炙人口。雖然跨越千年,依然是我們在雨夜最容易想起的唐詩詩句。

再晚唐的時候,杜牧是能夠和李商隱能夠相提並論的著名詩人。李商隱在雨夜寫出一首非常精彩的唐詩,杜牧在雨夜當中也曾經寫出一首精美絕倫的詩作。

杜牧只用28個字,寫盡雨夜之思,但全詩卻沒有提到一個“雨”字!

雖然杜牧的這首古詩在名氣上比不上李商隱的《夜雨寄北》,但是他用28字,卻寫盡了雨夜之思。而且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在杜牧的這首唐詩當中,雖然句句寫雨,但是全詩卻沒有一個“雨”字。且看:

連雲接塞添迢遞,灑幕侵燈送寂寥。

一夜不眠孤客耳,主人窗外有芭蕉。

這首唐詩的題目是《雨》,可謂非常簡單明瞭。通讀這首古詩,我們發現這首古詩確實比李商隱的那首古詩更不容易理解,而且知名度也要小了很多。這首古詩的前兩句今天的我們來看非常的拗口,但是這只不過是我們所熟悉的場景而已。

杜牧只用28個字,寫盡雨夜之思,但全詩卻沒有提到一個“雨”字!

連雲接塞添迢遞”,是這首古詩的第一句,也是詩人眼中所看到的下雨場景。因為這場雨下的很大,天空當中形成了一道雨幕。雨幕非常之大,使得杜牧產生了一種錯覺。就像是天邊的烏雲和地面直接連接起來,而且不斷地延伸,一直到邊塞的城堡,都形成了一個連接在一起的整體。

而後的第二句唐詩則寫出了雨夜之思的感觸,“灑幕侵燈送寂寥”,這場大雨從白天一直下到晚上,所形成的這一道雨幕直接給夜晚的燈光帶來了衝擊,更使得杜牧所居住的房間當中,增添了幾分寂寥之感。

杜牧只用28個字,寫盡雨夜之思,但全詩卻沒有提到一個“雨”字!

前兩句古詩主要描述的是夜雨的景色,後兩句則主要是杜牧的抒情了。“一夜不眠孤客耳,主人窗外有芭蕉”,再這樣夜雨不斷的晚上,杜牧幾乎一夜未眠。而且,第三句唐詩當中的“孤客耳”說明此時的杜牧遠離故鄉,只不過是在他鄉羈旅。此情此景自然讓杜牧心生感慨,畢竟這樣的夜雨最容易讓人傷感,也最容易讓人想家。

也就更不必說“主人窗外有芭蕉”,雨打芭蕉的聲音是如何的擾亂杜牧的思緒,以至於他無法安然入睡了。

杜牧只用28個字,寫盡雨夜之思,但全詩卻沒有提到一個“雨”字!

李商隱的那首古詩充滿了一種溫暖的情調,畢竟是寫給妻子的古詩。但是杜牧的這首古詩所表達的情感就非常的淒涼,因為這他抒寫寫自己獨在異鄉為異客的那種淒涼之感。值得注意的是,在這首古詩當中,除了題目當中有一個雨字,全文當中雖然句句都在寫雨,但是卻沒有出現任何一個雨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