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杉股份鋰電池材料業務營收佔比約8成 正負極材料大規模擴產中

摘要:杉杉股份正極材料現有產能5萬噸,目前長沙10萬噸的產能規劃,根據市場情況逐步實施;負極材料現有產能6萬噸,包頭10萬噸一體化項目將根據市場需求逐步階段實施;電解液現有產能3萬噸。

杉杉股份鋰電池材料業務營收佔比約8成 正負極材料大規模擴產中

近日,杉杉股份(600884)在與投資者交流互動時透露,正極材料現有產能5萬噸,目前長沙10萬噸的產能規劃,根據市場情況逐步實施;負極材料現有產能6萬噸,包頭10萬噸一體化項目將根據市場需求逐步階段實施;電解液現有產能3萬噸。

杉杉股份還透露,2018年前三季度,公司鋰電池材料業務營業收入佔比約80%;該業務板塊是公司營業收入和利潤的主要來源,也是公司業務發展重點。

問題1:公司發展戰略,主要業務是什麼?

答:公司會聚焦鋰電材料業務,做大做強正極、負極和電解液,穩固鋰電池材料行業龍頭地位;另外,新能源車業務正積極引入戰略投資者,其中電池PACK業務(引入戰略投資者“紅杉智盛”)和分時租賃業務已經出表,未來公司將繼續推進新能源汽車相關業務戰略調整,引入外部資本,推進其市場化運作;服裝及類金融業務已分拆H股上市,經營業績穩定。

問題2:公司鋰電池材料營業收入佔比多少?

答:2018年前三季度,公司鋰電池材料業務營業收入佔比約80%;該業務板塊是公司營業收入和利潤的主要來源,也是公司業務發展重點。

問題3:公司三元前驅體產能?

答:約1.2萬噸產能,其中對應7200噸高鎳三元的產線是2018年投試產的。

問題4:補貼退坡後,新能源市場競爭會更加激烈,公司在產品策略上會有所調整嗎?

答: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系既定的國家產業政策,行業已有明確預期。長遠看,車企補貼退坡是新能源車行業健康發展的必然趨勢。車企補貼退坡,將直接加大對車廠自身降成本的要求,從而倒逼電芯廠和材料廠在動力電池領域加快技術革新,提升產品性價比,對消費電池領域基本無影響。公司將在技術研發上持續加大投入,根據下游客戶需求方向,做好新產品(包括但不限於高鎳三元、硅基負極、三元動力電解液等)的研發與推廣,積極應對未來可能的市場變化。

問題5:公司做正極、負極和電解液三種材料,會有側重優先發展其中一種材料嗎?

答:正極、負極和電解液分屬不同的技術學科,產品工藝也大不相同,故由不同的子公司和經營管理團隊獨立經營,股份本部對上述版塊的支持和服務力度是一樣的,主要取決於各版塊拓展和發展情況。

問題6:公司未來的擴產計劃?

答:正極現有產能5萬噸,目前長沙10萬噸的產能規劃,根據市場情況逐步實施;負極現有產能6萬噸,包頭10萬噸一體化項目將根據市場需求逐步階段實施;電解液現有產能3萬噸。

問題7:公司鋰電池材料客戶情況?

答:公司憑藉優質的產品和技術服務,已與多家全球知名的鋰電池製造商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包括ATL、LGC、CATL、比亞迪、國軒高科、SDI、比克、力神、孚能等國內外主流的電芯企業。

問題8:公司正極業務行業地位如何?

答:公司正極業務子公司杉杉能源在規模與技術上,均處於行業領先地位,在2018年度中國鋰電新能源產業鏈年度競爭力品牌榜單上,杉杉能源已連續五年位列正極材料第一。

規模上,現有總產能約5萬噸/年,並規劃於2025年前分期建成年產10萬噸高能量密度正極材料項目,其中一期一階段1萬噸項目已陸續投試產。

技術上,杉杉能源是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憑藉其強大的研發實力和研發投入,在鈷酸鋰領域始終保持領導地位,其自主研發的4.45V 高電壓鈷酸鋰產品,具有優異的循環性能、高溫存儲性能以及安全性能,主要應用於高端3C 領域,為全球首款4.45V 產品,具備一定的市場獨佔地位,2018年已完成部分國內外主流客戶認證,並實現小批量供貨,客戶有ATL、力神、光宇、LGC、三星等;高鎳三元技術也已突破,其高鎳811 三元產品,容量高達200mAh/g,低殘鋰,循環性能優異,多項性能指標優於市場同類產品,並於2018年起陸續通過相關客戶認證並實現批量銷售。

問題9:公司下屬子公司是否有科創版上市計劃?

答:科創板尚未出臺具體的制度和規則,公司會持續關注政策動態,將視政策條件、可行性、公司整體規劃等具體情況而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