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日系四大車廠的猥瑣發育,看盡島國四強的愛恨情仇!

前言


深度解析日系四大車廠的猥瑣發育,看盡島國四強的愛恨情仇!


在寫這些文字之前,戰車我剛剛看完一部日本輕喜劇《悠哉神去村》,之所以看這部影片,倒不是因為裡面有一點摩托的鏡頭,而是因為喜歡摩托,而對日系的產品有好感,近而愛屋及烏的看看日本風土人情介紹,找點日本電影看。


深度解析日系四大車廠的猥瑣發育,看盡島國四強的愛恨情仇!


深度解析日系四大車廠的猥瑣發育,看盡島國四強的愛恨情仇!


深度解析日系四大車廠的猥瑣發育,看盡島國四強的愛恨情仇!


當然,假若一提日本電影,你立即想到那種從開始到結束只有兩三個人出演的動作片,也間接說明了你受到的來自日本文化的影響。罪過,罪過,灑家居然藏有這種圖片,阿彌陀佛~~~


深度解析日系四大車廠的猥瑣發育,看盡島國四強的愛恨情仇!


戰車我散漫慣了,寫東西更是秉承己不欲不強加於人的風格,之所以本次取這種大俗的題目,是希望通過自己混跡行業二十年來對中、日系產品的認知,來對日系產品做一個自顧自的評述,各位讀者可酌情閱讀,能接受得了多少無所謂,不喜歡可直接關掉。


深度解析日系四大車廠的猥瑣發育,看盡島國四強的愛恨情仇!


從學校洗完踏足社會後,腦袋裡基本都是這樣的內容:李鴻章喪權辱國,慈禧太后專權賣國,吳三桂引狼入室,汪精衛是頭號漢奸,日本鬼子地球第一壞,美國鬼子地球第二壞。有人說這是判斷一個人是否犯二的標準配置。你要是跟他們說:你能不能多看幾本書,動點腦子再說話?丫基本都是眼珠子一翻,脫口叫道:你是漢奸!

深度解析日系四大車廠的猥瑣發育,看盡島國四強的愛恨情仇!


隨著民智漸開,動不動給人扣漢奸帽子的糞青聲音已然比以前少了不少。大家開始更多以思考來代替盲目。

深度解析日系四大車廠的猥瑣發育,看盡島國四強的愛恨情仇!


各位摩托愛好者們,從玩車至今,相信基本都接觸過日系的產品,有很多擁有過日系的摩托,對日系產品的印象,必然是耐用皮實、性能馬力出眾。

深度解析日系四大車廠的猥瑣發育,看盡島國四強的愛恨情仇!


而表象之下,我們也可以思考另一個現狀。那就是,日系摩托產品,正疲態盡顯。古往今來,每有王朝更迭,必提前有種種亂象異象出現,各位不妨就跟著戰車來通過一些表象,來解讀日系摩托王朝的盛衰。

深度解析日系四大車廠的猥瑣發育,看盡島國四強的愛恨情仇!


看到這裡,你可能覺得戰車危言聳聽,最多半信半疑。為了能讓更多人明白,我們就要去探尋日系摩托車廠家的過往,以便更好的瞭解這個摩托車中龐大帝國的興起。

第一章 囤積


深度解析日系四大車廠的猥瑣發育,看盡島國四強的愛恨情仇!


每每我們提起國內摩托車製造業的落後,大多數比較客觀的車友都會說,沒辦法,我國的摩托工業起步晚,底子薄。

深度解析日系四大車廠的猥瑣發育,看盡島國四強的愛恨情仇!


呵呵,我們來看看日本摩托工業。

深度解析日系四大車廠的猥瑣發育,看盡島國四強的愛恨情仇!


日本主要文化的傳承源自盛唐。明治維新後,日本幾乎從封建社會一步跳進當時的主流社會。脫亞入歐的口號喊得十分驚人,比我們當年的趕英超美口號更為囂張。極具諷刺意味的是,嘴裡喊著脫亞入歐的日本,卻把很多傳統文明保留傳承至今。

深度解析日系四大車廠的猥瑣發育,看盡島國四強的愛恨情仇!


▲世界上第一輛摩托車,是戴姆勒創造於1885年。


深度解析日系四大車廠的猥瑣發育,看盡島國四強的愛恨情仇!


百度百科給出的解釋是:“明治維新”後,日本經過20多年的發展,國力日漸強盛,先後廢除了幕府時代與西方各國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重新奪回了國家主權,最終進入了近代化。可以說,“明治維新”是日本歷史的轉折點。日本從此走上獨立發展之路,並迅速成長為亞洲強國,乃至世界強國。日本走上強國之路,同時也走向擴張之路。

深度解析日系四大車廠的猥瑣發育,看盡島國四強的愛恨情仇!


怎麼說呢?自打GOOGLE掛了之後,我們已經被百度帶壞了。

繼續引用一下百度百科對明治維新的內容:……社會文化方面,提倡學習西方社會文化及習慣,翻譯西方著作……引進西方近代工業技術;改革土地制度,許可土地買賣,廢除各藩設立的關卡;統一貨幣,並於1882年設立日本銀行(國家的中央銀行);撤消工商業界的行會制度和壟斷組織,推動工商業的發展……教育方面,發展近代資產階級性質的義務教育……軍事方面,改革軍隊編制,陸軍參考德國訓練,海軍參考英國海軍編制……司法方面,仿效西方制度,於1882年訂立法式刑法,於1898年訂立法、德混合式民事法,於1899年訂立美式商法……


深度解析日系四大車廠的猥瑣發育,看盡島國四強的愛恨情仇!


給大家看這些內容,是為了告訴各位,日本,尤其善於效仿,可謂摩托行業裡的山寨鼻祖是也。連國家都在全面復刻當時的歐美強國,使自己強大。

深度解析日系四大車廠的猥瑣發育,看盡島國四強的愛恨情仇!


強大後的結果,就是侵略。各個國家,歷朝歷代,莫不如此。秦始皇時代之前我們就在不斷征服蠻夷了。而萬惡的日本軍國主義狼子野心膨脹後,也只剩一個目標:一統天下。

深度解析日系四大車廠的猥瑣發育,看盡島國四強的愛恨情仇!


當然,偉大的毛主席告訴我們,一切反動派都將被滅亡。於是,小日本被打回原形。二戰結束後,日本作為戰敗國,基本被洗白。長崎廣島兩個重要經濟軍事港口被原子彈夷為平地,各行業一片頹勢。而軍事帝國的覆滅,卻令日本多個行業帝國開始崛起。

深度解析日系四大車廠的猥瑣發育,看盡島國四強的愛恨情仇!


日本無條件投降三年後,本田宗一郎的摩托技研所開張了。接著,雅馬哈,鈴木,川崎先後登場。今日的日系摩托帝國四大支柱,其前身分別是開汽車修理鋪的、造樂器的、造紡織機的、造船的。可謂都是些不務正業的傢伙。


深度解析日系四大車廠的猥瑣發育,看盡島國四強的愛恨情仇!


而四大公司進入摩托行業的時間,距戴姆勒研發第一輛摩托車,已落後63年。五十年代,日本蜂擁而起的近百家摩托企業令競爭變得慘烈,本田選擇了以幼獸開拓海外市場,這個時候,MV奧古斯塔等歐洲老牌勁旅的賽車早已稱霸世界摩托車格蘭披治賽場。

深度解析日系四大車廠的猥瑣發育,看盡島國四強的愛恨情仇!


不到十年時間,本田已問鼎TT曼島的125cc和250cc組別。


深度解析日系四大車廠的猥瑣發育,看盡島國四強的愛恨情仇!


起步比本田晚了七八年的雅馬哈公司,用YA-1挖到了第一桶金,積攢了經濟基礎後,立刻投身日本國內賽事並積極開發海外市場。

深度解析日系四大車廠的猥瑣發育,看盡島國四強的愛恨情仇!


用了跟本田差不多的時間,雅馬哈的車手也開始站上全日本賽事,以及世界摩托車錦標賽的獎臺。

深度解析日系四大車廠的猥瑣發育,看盡島國四強的愛恨情仇!


失學兒童出身的本田宗一郎,從學徒工混到大師傅,到有了自己店面,再到開始生產活塞等配件,最後到成立公司生產汽車摩托。讓本田的產品充滿了一個特色,那就是底子紮實。本田宗一郎曾數度徘徊在破產邊緣,接近四十一歲才正式靠製造摩托車起步,成立本田技研,五十二歲才讓產品進入TT曼島賽事,多次危機的化解都靠賽事打破,恐怕這也是本田宗一郎沉迷賽事的原因之一。而本田宗一郎的發跡之路,與國內一個知名摩托車企業幾乎雷同,那就是宗申公司。而產品製造風格上,本田宗一郎卻被豪爵公司的王老闆COSPLAY。


深度解析日系四大車廠的猥瑣發育,看盡島國四強的愛恨情仇!


只懂樂器不懂業務的雅馬哈創始人山葉寅楠同學,令雅馬哈走向下坡路,二代社長又趕上日本一九二幾年的金融危機大蕭條,搞的雅馬哈瀕臨破產,直到東大工學部的高材生川上嘉市接任雅馬哈第三任社長,令雅馬哈出現轉機。而真正令雅馬哈開始爬起來的,是第四代社長川上源一。作為三代社長的長子,在其接任社長後,把他在樂器方面的審美造詣轉化到摩托身上,YA-1推出時就可以看到音符一般圓滑的造型和優質的鋼琴漆水,同時川上源一在任內又將雅馬哈發動機剝離出總公司,令雅馬哈雄起。最牛逼的是,在退任社長之後,又被作為第六任社長重新請回來,由此可見其人氣與業績。雅馬哈模式未能被內地模仿,反而被臺灣光陽三陽學了個七七八八,不管產品是不是驢屎蛋子,必須得外面光。


深度解析日系四大車廠的猥瑣發育,看盡島國四強的愛恨情仇!



深度解析日系四大車廠的猥瑣發育,看盡島國四強的愛恨情仇!


農民工起家的孝子鈴木道雄,從小就喜歡搞發明創造,因此剛及而立之年就事業順風順水,當年結構複雜的織布機製造完全不亞於摩托車的生產,正因此,當鈴木道雄的織布機廠因為戰爭空襲和勞資糾紛陷入經濟危機的時候,也想當然的把目光盯在了汽車和摩托車製造上。並緊隨本田和雅馬哈的拳頭產品之後,推出了自己的代表作KOREDA250TT。但鈴木道雄的主要精力並不在摩托上,他的主收入來自微型轎車的生產。順帶著調戲調戲摩托。

深度解析日系四大車廠的猥瑣發育,看盡島國四強的愛恨情仇!


老牌貴族出身的川崎正藏,算得上官二代+富二代合體,可謂呼風喚雨型兒童。戴姆勒同志還沒造出世界上第一輛摩托車之前,川崎正藏就在造船。日軍的第一艘國產潛艇、日軍的第一架飛機乙式一型偵察機,以及飛燕戰鬥機、五式戰鬥機、一式運輸機、榛名號戰列艦、加賀號航空母艦,等等等等,都是由川崎正藏主持下的川崎重工提供。可以說,川崎正藏與當時的ZF交集很深,雖然咱們國內的嘉陵公司也是軍工企業,但地位跟川崎在日本的地位相比,一個堪比左膀右臂,一個只能算腳指甲蓋,還是小腳趾上的。可以說,川崎是四大公司裡面唯一一個不愁吃喝的摩托車企業,因此,在川崎正藏老先生準備搞搞摩托,作為業餘娛樂項目的時候,立刻收購了當時有一定實力的日本明發公司,在本田雅馬哈鈴木的拳頭產品都已經成名了,川崎的H1才現身。不想說啥了,就算以現在的眼光看,H1還是很好看。


深度解析日系四大車廠的猥瑣發育,看盡島國四強的愛恨情仇!


手段強硬的川崎正藏,在還沒生產摩托之前,就將川崎重工和川崎車輛以及川崎飛機三個公司強行合併,那個年月裡敢玩這股狠勁兒的,上頭沒人罩著是不可能的。大家不妨一起看看這個老頭。

深度解析日系四大車廠的猥瑣發育,看盡島國四強的愛恨情仇!


我們可以看到,本田和鈴木以汽車製造為主業,雅馬哈以樂器為主打,川崎更是牛逼到用軍工跟政界打成一片。他們的共同特點就是身後有一個牛逼的總公司,捎帶著摩托車這個小弟。

深度解析日系四大車廠的猥瑣發育,看盡島國四強的愛恨情仇!


也正因為這樣,在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全日本270多家摩托車企業大洗牌的時候,這四大家踩著一堆屍體走了過來。當然,這期間他們都有生猛的單兵作戰能力,其拳頭產品,或橫掃國內,或揚名海外。

深度解析日系四大車廠的猥瑣發育,看盡島國四強的愛恨情仇!


廣大摩托車愛好者們,在評價一個國內摩托車企業的時候,往往會以日本四大家制造公司為例,要求國內的企業注重質量,注重新品,注重口碑,但大家都往往忽略了一個問題:特麼,沒錢。

深度解析日系四大車廠的猥瑣發育,看盡島國四強的愛恨情仇!


他們即便有本田宗一郎的上進心,想搞搞新品開發和技術創造,也得身後有個川崎正藏的家族財團支持才行。而目前國內的現狀是,即便身後有個財團,也都忙著去徵地搞房地產,誰特麼願意把重心扔在這個夕陽產業上。

深度解析日系四大車廠的猥瑣發育,看盡島國四強的愛恨情仇!


我們且將四大日系廠家的後臺拋開,僅談摩托。從五十年代~六十年代,日本四大廠家,已經依靠小排量的摩托車產品,順利的完成了原始積累。此時,他們的目的很簡單,本國內已經蕩平諸侯,互相之間也已經漸漸磨合出定價的默契,四分天下,此時只求能將觸手伸出海外,分廠分公司開起來。

深度解析日系四大車廠的猥瑣發育,看盡島國四強的愛恨情仇!


所以這時候,日系四大家主要活躍地在賽場上。不過二十年時間而已,日系四大家已經在國際打出一定的知名度。曾幾何時,我們的當年的輕騎、金城,也曾在國際小有名氣,但卻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從國內開分廠上,不去試圖走出國門與國際接軌,反倒造就了後來的新大洲等一堆由分廠而發展成的品牌,實在是莫大的諷刺。

深度解析日系四大車廠的猥瑣發育,看盡島國四強的愛恨情仇!


二十年內,本田、雅馬哈、鈴木、川崎,都完成了自己的囤積階段,如同魔獸爭霸、星際爭霸一類的遊戲,基地已經開啟,各處礦脈資源已經佔好,經濟正穩定的源源不斷的供給中,一股力量蠢蠢欲動,全都盯準了歐美市場這塊肥肉。

深度解析日系四大車廠的猥瑣發育,看盡島國四強的愛恨情仇!


今日吹牛暫且告一段落,感興趣的同學不妨且聽下回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