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不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國?

剛剛過去的十月一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69年華誕。歌舞昇平中網絡上出現了一些不同的聲音, 很多人說“中國已經有5000年曆史了,今天不是中國(祖國)的生日。”這種聲音,是大家心理活動的反映。

筆者對國際上通行的祖國定義和愛國主義概念做過一些瞭解,在此分享。

“祖國”這個詞,是可以有很多層面的解讀的。比如故鄉的土地,祖先的國家,國籍所在的國家,出生地等等。不同的國家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會賦予祖國不同的含義。比如前蘇聯,作為一個多民族拼合起來的國家,在抵抗德國法西斯入侵的時候,強調祖國就是偉大的蘇維埃聯盟。而在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人認同的祖國,肯定不包括烏克蘭和哈薩克斯坦,而是有了些許民族主義的痕跡。

再比如美國,土生美國人普遍認為自己的祖國是USA,而不是自己移民來之前的國家。很巧的是,美國人在7月4日那天也喜歡說”Happy birthday USA” 或者“Happy Birthday America”. (美國生日快樂) 而且也有人諷刺說 “America 早已經存在了,也有原住民,為什麼說她的生日是7月4日?” 筆者看到過美國主流的解釋是這樣的: 因為7月4日是美利堅合眾國獨立建國的日子,所以說這一天是USA的生日。而America雖然可以指代美洲大陸,但是同時也是美國的簡稱,所以說是America的生日也沒毛病。類比來看,說”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國。”情同此理。

英國也一直在努力樹立大不列顛…王國是英格蘭、蘇格蘭、愛爾蘭、威爾士人的共同祖國的觀念。在這些國家的主流觀念中,政體國即是國民的祖國。

美國、蘇聯、英國和其她很多多民族國家,把祖國定義為現在人民生活的這個國家,是符合國家利益的,是有利於民族團結的,是有利於凝聚人心、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來實現抵抗侵略和共同繁榮的目的的。目前的中國,疆域遼闊,民族眾多,面對複雜的國際環境,處於和美國英國同樣的情況。如果非把祖國認定為炎黃子孫的土地或“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的中原王朝,少數民族同胞恐怕難有同理之心,一國之內會出現多種國家認同。臺灣同胞也會被祖國不必等同於政體國的觀念帶偏,不利於祖國統一大業的實現。

什麼樣的人會把”祖國”和現在的政體國家割裂開來看待呢?在國際上,首先是被壓迫民族,被殖民佔領地區的人民,被迫遷徙的人民或者被滅國的國民。他們往往懷有強烈的民族主義情緒,對現實統治者不滿。二戰前有大量這樣的例子。其次是沉浸在昔日榮光裡的衰落帝國的懷舊子民。我國顯然並沒有這兩種情況的存在。我們在任何海關,任何外交場合,任何證件表格上,都有權並且也應該自豪地說:“我的祖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愛國主義高於民族主義,是符合我國實際情況的正能量。而愛國主義是集體行動和政治動員的能量所在,是為團體利益服務的,與國家政體密不可分。所以,筆者贊同我們的祖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簡稱中國),我們是中華民族的一員,我們的文明源遠流長。

熱烈慶祝祖國華誕!

今天是不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