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相凱:十二年後的意瑞大戰 伊布還是不是流動的夢魘?

“假如你有幸年輕時在巴黎生活過,那麼你此後一生中無論去到哪裡她都與你同在,因為巴黎是一席流動的盛宴。”在《流動的盛宴》一書中,海明威如此開篇。

《流動的盛宴》是海明威最後一部作品,記錄了他年輕時在巴黎的五年光陰。正是那段經歷,讓他從仰斯泰因夫人鼻息的“門徒”蛻變為蜚聲宇內的文學大師。

然而巴黎不是伊布的最後一站。下賽季,他將告別那一城的水軟風輕。球迷苦求他留下,他卻說:“如果巴黎人把艾菲爾鐵塔換成我的名字,那麼我會考慮留下。”艾菲爾鐵塔會換成伊布的名字嗎?不會。所以,伊布當然不會留下。“來時君王,去時傳奇”,這是伊布從盛宴離席前的臨別贈言。言下之意,巴黎,甚至該慶幸在他還未老去時曾擁有過他。

金相凯:十二年后的意瑞大战 伊布还是不是流动的梦魇?

但沒有對手會慶幸在伊布年輕時遇到過他,至少布馮不會。

布馮不會忘記,2004年的伊布是怎樣的存在。那記著名的蠍子擺尾,就發生在他面前5碼處。這一球,從絕無可能的角度以不可思議的方式飛來,一劍封喉。進球的過程,魔幻的如同一柄虛無縹緲的小李飛刀——未見招,已中招!

意大利不會忘記,2004年的瑞典和丹麥是怎樣的默契。藉著伊布蠍子擺尾的東風,小組賽末輪說踢2-2就踢2-2,一球不多一球不少,剛夠做掉意大利攜手出線。就像是一場事先張揚的謀殺案的遇害者,明知無法倖免於難,卻苦於無處報案。

你能看懂我在說什麼,對嗎?所以,你當然明白當意大利遭遇瑞典,不,伊布,意味著什麼。

這支意大利隊很奇怪。

意大利的防守固若金湯不奇怪,奇怪的是進攻也能蕩氣迴腸。2-0痛擊比利時之役,11名意大利球員彷彿被一根看不見的繩子串起,非但整體陣型進退有度,竟彷彿連思想都是同步的。這得益於孔蒂的調教——“來法國之前我就和球員達成了一致,我們所有人都要100%的專注,沒有如果!沒有但是!”是的,戰術得當,鬥志昂揚,也難怪這支星光黯淡的意大利隊能放射出如此光芒。

金相凯:十二年后的意瑞大战 伊布还是不是流动的梦魇?

即便如此,伊布還是令意大利忌憚。德羅西承認,“我有一點擔心伊布。”而伊布也不失時機的施壓,“茲拉坦依然能帶來威脅。”老實說伊布這句話是有語法問題的——瑞典把他的名“茲拉坦”收進了字典,詞性居然是動詞。釋義為:對某件事物達到支配和統治地位。動詞當然不能做主語。然而伊布從來都只做主人,自己的主人,球隊的主人。

對陣愛爾蘭的小組賽首戰,瑞典隊一度0-1落後,34歲的伊布也似乎消失在對方的猛漢叢林裡。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老去的北歐海盜幾乎看不到扳平的希望。誰知伊布一次在大禁區角上的拿球,和隊友打出精妙配合,那一瞬,他忽然找回了閃電般的速度,迅速下底。驚慌失措的愛爾蘭中衛克拉克方寸大亂,電光火石間竟把伊布的傳中擋入自家大門。好一個無中生有!一如十二年前那個蠍子擺尾。

也許意大利能復仇,也許不會,但重點是不要舊仇未報又添新恨。孔蒂具備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但伊布,一不小心就容易把自己又搞出個不朽。從荷甲到意甲,從西甲到法甲,無論對手披上什麼甲,他照樣進球無數我行我素。你若罵他傲慢自大,他卻讓你更加火大。在這娘炮遍地的花花世界,他一人一劍,笑罵由人,儼然便是倖存的直男癌晚期患者。你恨他,可你偏偏拿他沒有辦法。

假如你不幸在年輕時和伊布成為對手,那麼你此後一生無論去到哪裡陰影都與你同在,因為伊布,是流動的夢魘。

金相凱,新英體育資深解說。以富有激情、專業性強聞名,戰術解讀尤為到位。

金相凯:十二年后的意瑞大战 伊布还是不是流动的梦魇?


分享到:


相關文章: